2009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累计(中国对东盟投资额)

在全球经贸格局复杂多变、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加深的今天,作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中国和东盟,政治互信日益牢固,对话合作更加迫切,逐渐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区域共同繁荣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恰逢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同时也是东盟第二个50年的起步之年。李克强总理将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的首次出访定在印尼,足可见东盟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继往开来,站在时代新起点上,李克强总理的此次访问,必将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为新时期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走向开启新篇章。

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 共筑中国-东盟和平繁荣新梦想

首先,回顾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十五年来的历程,双边合作取得巨大成就,政治关系不断加强。2003年10月8日,中国与东盟在第七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例》,由此确立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中国是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第一个同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的国家,反映了中国对发展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坚定承诺,为东亚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2014年11月,中国邀请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参加“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各方舒适度,不强人所难,不干涉他国内政,增强彼此战略互信”。这是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在坚持各国平等地位,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矛盾冲突,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核心原则。

在政治关系不断加强的同时,双方经贸发展进入快车道。据统计,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3年的782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5148亿美元,涨幅高达558%。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还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在相互投资方面,到2017年底,中国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了1800亿美元,我国对东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印尼、新加坡、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投资领域涉及能源制造与供应、制造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正呈方兴未艾的势头。

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自2002年双方启动自贸区谈判并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到2004年的《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的《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的《投资协议》,双方经济合作从范围、广度、深度上得以不断加深,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建成了惠及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贸区,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下降到0.1%,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由12.8%下降到0.6%;双方服务贸易领域合作拓展至航运、金融、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劳务合作等诸多方面,东盟发展成为继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日本之后我国第五大服务贸易合作伙伴。2014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启动,2016年双边签署升级自贸区相关协议,双方建立了数十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及超过二十个高级官员对话机制。中国承诺最大限度地对东盟开放国内市场,鼓励中国企业将投资区域重点投向东南亚区域,帮助东盟利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进行产业承接和升级,东盟十国与六个自贸伙伴(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谈判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东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2016年度,中国在东盟国家设立的直接投资企业4300家,雇佣当地员工28.39万人,投资最大领域是制造业,占整个投资的18.4%,总金额达131.5亿美元,投资在1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2017年5月,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该论坛有138个国家参加,东盟国家代表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中,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为主要流向地。随着中国—新加坡(重庆)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正式建成,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市,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进而辐射南亚、中东、大洋洲等区域;向北与中欧班列连接,利用兰渝铁路及甘肃的主要物流节点,连通中亚、南亚、欧洲等地区。2018年,国内首个中心跨境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目前已接入了7500万家中国企业和40万家新加坡企业的信息数据,将有效促进中心双边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进入新阶段。

在人文交流方面,中国与东盟合作更加密切。如今,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境外游客来源地,双方在教育、科技、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遍地开花,2016年,双方人员往来突破3800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近10倍。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14届,未来双方还将在科技论坛方面深入合作。

其次,展望新时期中国—东盟关系,双方都有着打造升级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迫切诉求和坚实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盟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仅次于欧盟、美国、中国和日本),是世界第四大进出口贸易地区(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德国),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之一。当前,亚洲格局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国际体系中的治理方式、规则制定等都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文化多元、政策各异、人口众多、优势互补的东盟已经成长为亚洲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同时也是全球经济稳定的驱动力。与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东盟主张世界多极化,反对单边主义,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致力推进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由此可见,中国与东盟之间不存在涉及核心利益的战略冲突,鲜有地缘政治纠葛,随着双方合作日益紧密,已经成长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力量。在双边关系的着力点上,中国与东盟一直以来都拥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持续变化,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与传统人口红利优势的弱化,需要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具有人口红利的东盟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亟待完成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的互联互通规划相对接,双方还在国际产能合作、港口经济发展、跨境产业园合作共建、高科技产业合作集聚区共建等领域强化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前五位中有两位是东盟国家,由此可见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潜力巨大。在自贸区框架下,我国还将通过积极推进北部湾、大湄公河等次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建设与开发,进一步谋求与东盟各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间的合作。

最后,对于如何加强和升级新时期中国—东盟双边关系,此次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已经为未来十年双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第一,中国愿与东盟做共建和平的伙伴,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打造以东盟为中心、开放包容的亚太安全架构,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将南海打造成为和平之海;第二,中国愿同东盟做开放共赢的伙伴,共同推动早日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第三,中国愿同东盟做开拓创新的伙伴,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在东盟大力推广“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验”,共同建设创新发展新高地;第四,中国愿同东盟做包容互鉴的伙伴,合力打造“互信、互谅、互利、互助”的中国—东盟合作精神。

尽管中国与东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诸多差异、竞争、冲突与分歧,部分领域的投资与市场准入、自贸区领域谈判等绝非一蹴而就,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减慢,中国与东盟共同开辟繁荣美好未来的决心不会减弱。2018年,中国与东盟将携手打造一系列重磅活动,包括制定“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同东盟互联互通规划对接,启动“中国—东盟创新年”,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成果落地,全面落实《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打造人文交流合作新之助,共同引领区域一体化进程等。未来,中国与东盟应当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加强战略互信,不断提高合作水平,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持续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以共商共建、互利共赢为原则加强合作意愿,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强化合作保障,希冀中国与东盟双方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加务实的行动,促使新的十五年双边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总监、区域合作与开放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原标题:新时期共筑中国—东盟和平繁荣新梦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景朝阳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

欢迎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2009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累计(中国对东盟投资额)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Lin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