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也是七亏(美国股市也是七亏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美国股市也是七亏这个问题,美国股市也是七亏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美股暴涨一天,接着就暴跌?
  2. 炒股为什么呈现“七亏二平一赚”呢?
  3. 你见过股市亏最惨的有多惨?
  4. 林肯总统和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后美国股市怎样的反应?

为什么美股暴涨一天,接着就暴跌?

3月9号美国特工在沙特发动政变失败的消息被疫情淹没,沙特90后王储萨勒曼差点被叔叔夺权,之后的沙俄石油战实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月18日萨勒曼明目张胆对美国桥水基金下手造成猛跌30%巨量伤害,桥水有可能步雷曼后尘引发金融海啸,美国被暴击沙特游弋在战争边缘,不等我们出手,已经有太多国家和民族希望美国死,死得透心凉。

炒股为什么呈现“七亏二平一赚”呢?

我炒股只记住4个字:低买高卖。赚了钱卖,套住了死等,等赚了钱再卖。从96年入市至今,只有一支华锐风电因退市到了三板,其他股票都是赚了钱卖的,胜率几乎百分之百,至于持股时间,最短的一天就卖,最长的套了7年半才守得云开日出。股市总投入累计五六十万,盈利一百六十万以上,超过我工作三十多年的工资总收入。

我的股市字典里绝对没有“止损”字眼。所谓止损是庄家忽悠散户的一种说辞,散户不止损,庄家怎么到得了韭菜?至少我在股市摸爬滚打25年,从未止损操作,最多时亏损70%以上,都还是坚持不止损。交通银行从16.8入手,最后跌到2.99,我套在里面7年半,最后在2014年下半年解套卖出,赚了约30w。

为什么90%散户会亏损?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所谓止损,买一个亏一点就卖,换一个又亏一点又卖,散户本来资金有限,止损几次,本钱也差不多亏损完了。二是选股跟风跟荐股,这些都是己经涨到半空的,入手被套概率大,加上凡炒作的股票基本面都不咋的,套了解套机会很小,如我那样死守也守不到解套的机会。

你见过股市亏最惨的有多惨?

因为炒股妻离子散家业败光,一点也不夸张。

我姑妈家的儿子,我的表哥,比我大两岁。从小成绩优秀,脑瓜子比一般人灵活很多。1998年高考读了上海的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当时上海房价没这么离谱,所以表哥一工作,姑妈就给他在上海买了一套120平的房子,虽然有贷款要表哥还,但是不影响他的生活。

表哥在大学读书时就开始炒股,凭着灵活的头脑,确实也赚了点小钱。所以工作以后,他也不时地进去淘点金补贴家用。那时他每次回老家,就跟亲戚同学说他的炒股战绩,引来一片艳慕之声。

大概在2006年左右(我不炒股,具体时间记不大清了),他回家筹集资金,准备在股市大干一场。按照他的承诺,一次性借20万,三年后返还30万,并且低于20万他是不接收的。这个利息远高于当时的银行理财,而且大家看他这么硬气,我想着办法凑钱,有的亲戚两家三家凑满20万,再借给他。那一次回家,他带走了亲戚朋友省吃俭用攒下的120万。

那时的股票蹭蹭往上涨,亲戚们传说他将一百多万变成了四五百万。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可惜好景不长,遇上股市暴跌,大量散户被套牢,他也不例外。最高时的四百多万一下子剩下60来万,而且还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当时表哥已经结婚,表嫂生孩子还没出产假,两人为股票的事经常吵架。估计那时表哥心情也不好,不知道哄着表嫂,吵了几次,表嫂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表哥自认为聪明,对股市进行了重新判断。他觉得股市急剧下跌之后,必然会有个触底反弹的过程。于是,他将房子进行了抵押。那时上海的房价已经有了明显的涨幅,但是因为房子还有一部分贷款,所以只能抵压出一半左右的欠款,也有150多多万。他要拿这些钱加上股市里的那些钱,东山再起——按照他和亲戚的约定,他离还款时间还有将近两年,他觉得他肯定能抓住机会。但是人倒霉起来连喝水都塞牙———当别人的股票在回涨的时候,他手里的股票却像坐了滑滑梯,一路向下,基本是买啥亏啥。不仅翻本无望,连本金都越来越少。

表嫂看他没经过商量就将房子抵押出去,大失所望,提出了离婚。房子抵押的房子,表哥连续几个月没法还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银行将他拍卖。

老婆孩子跑了,房子没了,亲戚那边的钱也还不出来,老家也不敢回了。姑妈和姑父将仅有的钱拿出来,帮表哥偿还了亲戚的部分欠款,但是离欠款总额还是有比较大的距离。这一点,让姑妈和姑父在乡亲们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姑妈和姑父想让表哥回老家找个正经的工作,一家人努力个几年,将跟亲戚借的本金还上,至于承诺的利息,大部分的亲戚是不会追究的。但是表哥坚决拒绝回老家的建议,他觉得在大城市的机会会多一点。于是他孤身一人在上海租了十多年的房子,据说债务越来越大。今年过年之前,家庭聚会,听白发苍苍的姑妈说,表哥在上海借了网贷,催债的人将电话打到了他们老两口的手机上。具体借了多少,表哥也不说,想来不是个小数目。姑妈哭诉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那个已经十多岁的大孙子,因为家庭原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果表哥不炒股,踏踏实实地工作,现在应该是家庭幸福,充满欢笑。别的不说,他那套房子,怕是也要价值上千万了。哪会像现在这样,无家可归,妻离子散,还害了孩子。

林肯总统和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后美国股市怎样的反应?

首先总统被刺杀对于股市来说有一定影响,下面提供一些被刺杀时间段美国股市的变化,希望对你有用:

美国财富的伟大崛起

在南北战争刚刚开始不久的1861年7月,联邦军队意外地在布尔河战役当中败给了南部军队。这场战役的失败向北部的战略家们发出了信号-战争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为此,他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金融业与工业总动员。布尔河战役结束两个月后,国会通过立法征收收入所得税和其他一些新税,征税的范围涉及企业税、红利税和遗产税等各个方面。但是,新征税收收入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尽管关税收入和个人银行贷款有了迅速增长,也只能满足军费需求的7%~10%。在这种情况下,债券的发行和销售就成了政府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1861年冬到1862年,费城的杰伊·库克银行开始销售政府债券,在此后3年的时间里,债券的销售总额达到了12亿美元。其中有将近8亿美元的债券发行期为3年,年利率7.3%;约4亿美元的债券为发行期不低于5年(或是高于20年)的可赎回债券,年利率6%。其他银行也在销售政府债券,但发行规模都不及杰伊·库克银行。1860年时,美国政府的国债总额为6500万美元,而到了1865年,美国政府的国债总额已经攀升到了26.78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战时国债增长中最快的增长速度。

战时债券的大规模销售帮助政府筹措了大量资金,也导致了战争末期市场价格翻倍增长。实际上,美国历史上6次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浪潮都是由战争所引起的。战争引起的通货膨胀似乎不可避免,但不同社会阶层在战争中所承担的经济负担和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却很难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影响着战时财富效应的发挥。战时财富效应是政治家和政府能够施加影响的最强有力的效应。

在1861~1862年,北部的大多数制造商和政府合同商的收入都源源不断。在战时纸币泛滥、各战场军事行动进展状况趋同,以及战时市场供应瓶颈的共同作用下,基本商品的市场价格增长速度比整体的通货膨胀率还要快2~3倍。

1861年,每英吨①生铁的价格是20.25美元,而1864年,每英吨生铁的价格已经涨到了59.25美元。每桶原油的价格也从1861年的0.49美元上涨到了1864年的8.08美元。铁路运输和船运价格也在这些年中大幅增长。然而,在物价上涨的同时,工人的收入水平却没有任何提高。企业利润增加的同时,工人生活水平却直线下降。

总之,在南北战争期间,与战争相关的产业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得益于国家的特惠政策,商业企业和新建立的国有银行大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后者的发展更为迅速。从总体上看,在1861~1865年年间,股票市场呈现出上涨趋势,股票经纪人过着优越舒适的生活。但是,股价受战势发展的影响较大,时常随着某一战役的结束而出现波动。例如,当联邦军队在奇克哈莫尼战役中战败的时候,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就出现了连续下跌,而当联邦军队取得了维克斯堡战役的胜利和葛底斯堡大捷的时候,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又出现了连续上涨。

度。

战时债券的大规模销售帮助政府筹措了大量资金,也导致了战争末期市场价格翻倍增长。实际上,如图1-1所示,美国历史上6次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浪潮都是由战争所引起的。战争引起的通货膨胀似乎不可避免,但不同社会阶层在战争中所承担的经济负担和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却很难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影响着战时财富效应的发挥。战时财富效应是政治家和政府能够施加影响的最强有力的效应。

在1861~1862年,北部的大多数制造商和政府合同商的收入都源源不断。在战时纸币泛滥、各战场军事行动进展状况趋同,以及战时市场供应瓶颈的共同作用下,基本商品的市场价格增长速度比整体的通货膨胀率还要快2~3倍。

1861年,每英吨①生铁的价格是20.25美元,而1864年,每英吨生铁的价格已经涨到了59.25美元。每桶原油的价格也从1861年的0.49美元上涨到了1864年的8.08美元。铁路运输和船运价格也在这些年中大幅增长。然而,在物价上涨的同时,工人的收入水平却没有任何提高。企业利润增加的同时,工人生活水平却直线下降。

总之,在南北战争期间,与战争相关的产业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得益于国家的特惠政策,商业企业和新建立的国有银行大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后者的发展更为迅速。从总体上看,在1861~1865年年间,股票市场呈现出上涨趋势,股票经纪人过着优越舒适的生活。但是,股价受战势发展的影响较大,时常随着某一战役的结束而出现波动。例如,当联邦军队在奇克哈莫尼战役中战败的时候,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就出现了连续下跌,而当联邦军队取得了维克斯堡战役的胜利和葛底斯堡大捷的时候,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又出现了连续上涨。

在1860~1900年间,美国的财富增长经历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1860~1873年,另一次是从1873~1900年。因此,我们对于1860~1900年间美国财富状况的讲述也将遵循这样两个时间段的划分。但是,我们的讲述将从这两个历史时期财富发展的一些共同特征开始。战争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明显的分水岭,更是造就杰出企业和企业家的温床。19世纪末期,在美国商业和金融业巨头中,有相当惊人的一部分都是战争期间没有服兵役的北方年轻人,其中包括J·P·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杰伊·古尔德、马歇尔·菲尔德、菲利普·阿默、柯林斯·亨廷顿,以及其他几位铁路业大亨。他们通常都花钱培植自己的代理人,利用战争的机会迈出走向未来财富阶梯的重要步伐。在南北战争开始前已经成名的富翁,他们的财富在战争期间也获得了更快的增长。1861年时,范德比尔特拥有的财产已经达到了1500万美元,而在战争期间和战后初期,他的家产翻了5倍,这主要得益于铁路业发展给他带来的收益。1877年,范德比尔特去世的时候留下的财产价值1.05亿美元,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比这个巨大的财产数额更重要的,还是战争对财富增长所具有的温床效应。

从1860~1900年的40年当中,重工业的发展状况严重影响了美国财富的地域格局。早在1805~1830年年间,航运业、银行业的发展就很引人注目,与政府的特殊关系更是发财致富的关键。后来在1830~1860年年间,地产业成了新的财富增长点,无论是南部的种植园还是北部的城市商业地产,其发展都超过了航运业、商品贸易和新英格兰地区的早期制造业。然而,南北战争把航运业和商品贸易、甚至是地产业都统统推到了边缘地位。这一历史时期是铁路运输业、钢铁制造业、煤炭和石油工业以及与这些产业结盟的金融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成了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日益激烈的竞争。

战争导致的美国财富结构重组具有持久的地域、文化和政治特征。一方面,尽管波士顿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繁荣状态,但相对于其他地区,其经济地位明显下滑。另一方面,北部新兴富豪阶层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新英格兰人的后代,与新英格兰地区和纽约州北部的一些小城市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这些人中包括摩根、洛克菲勒、菲尔德、阿默、塞奇、古尔德、亨廷顿、斯坦福、克罗克、霍普金斯和哈里曼。他们在南北战争期间忠于联邦政府,在政治上支持共和党。战争为他们开辟了广阔的新商业舞台。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这些新兴富翁中的一些人过着朴素节俭的生活,很多人有着相当虔诚的宗教信仰。约翰·D·洛克菲勒后来在解释他的计划-将新兴的石油产业发展成未来的垄断企业-标准石油公司时说,这个计划是"一种超我意识",是"我和上帝之间的事情"。从吉拉德、阿斯特或是范德比尔特的口中,我们是不可能听到这样的话的。

本书后面的章节会详细介绍19世纪和20世纪美国财富的创造历程,会反复谈到技术的重要作用,讲述银行如何又成为公众反对的对象,会谈到华尔街和"金钱的力量",谈到政府高层影响力的重要性,谈到与资本家的财富积累相伴随的政治和思想腐败。现在,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明战争及其结果对于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富增长所起到的推动作用。19世纪40年代、50年代,整个美国社会的财富总额约为1000万~2000万美元,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90年代,整个美国社会的财富总额已经上升到了2亿~3亿美元。与此同时,正如我们前面所了解到的,19世纪90年代美国市场的价格水平与19世纪40年代、50年代基本持平甚至还偏低。南北战争后,美国财富如此大规模的增长是惊人的,也是百年一遇的。而且,这种增长不是通过通货膨胀实现的,而是通过美元的升值而实现的。

在美国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的局面下,英国的公爵和法国的贵族们为使自己家族的财产得到保证,纷纷与美国富豪的女性继承人联姻。众多强有力的后盾支撑着美国经济的发展:1840~1890年间,美国的人口数量翻了4番;美国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美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英德;美国用了50年的时间成了全球头号工业强国;189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840年时的7倍。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的财富分配绝对不可能是平均的。18世纪90年代,大平原地区农场的收入水平比50年代时还要低。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在同期略有提高(60年代有所提高,70年代停滞不前,80年代又有所增长)。真正实现显著增长的是少数上层阶级的收入和财富。表1-4显示的是美国社会中大富翁所拥有的财富规模。1800年时美国的百万富翁只有10个左右,而1900年时美国的百万富翁已经有4500多个了。

从1790~2000年初,美国首富所拥有的财富从100万美元上升到了1000亿美元-比尔·盖茨是新千年到来时美国的头号富翁。从1790~2000年初的200多年当中,美国首富同中等家庭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收入比例从

4000∶1扩大到了1416000∶1。

一些进步主义历史学家草率地用"强盗资本家"一词来形容美国的资本家,他们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不仅忽视了17、18世纪英国同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忽视了"强盗"探险家、船长、传教士和殖民地官员的作用,也忽视了19世纪60年代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19世纪60年代的10年当中,美国的资本家积聚的财富实在太多了。即使是研究进步主义时期和新政时期美国历史的史学家们也不可能对美国的资本家持完全批判的态度。马修·约瑟夫森在1934年出版的《强盗资本家》(TheRobberBarons)一书中承认修正主义者再次相信了19世纪晚期的美国资本家。他说:"强盗资本家这个词并不是我在1934年提出的,而是早在19世纪80年代,身陷生活困境的堪萨斯州的农民们对当时的铁路资本家的称呼。"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那就是当时堪萨斯州的农民们所反对的是铁路资本家和投机商,而不是修建铁路本身,这个区别是非常重要的。在1869年的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有一半的人都在为修建铁路而欢欣鼓舞,因为这不仅能够改善交通,还能够使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得到保证。很多地处铁路沿线的城镇在欢呼的同时开始投票,决定是否要发放补助金并发行债券,就像早期的英国殖民者在开发北美殖民地的时候要经过英国王室的批准一样。北美大陆的发展史总是与金钱或是土地相关。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美国,铁路的修建速度和规模惊人,以至于后来人们总是爱用"铁路速度"来形容那些快速通过的议案。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在群山环绕之中的铁路沿线城镇,早期殖民征服者的地位逐渐被铁路公司和铁路资本家所取代。

这种转变到底是何时发生的?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时间界限。在南北战争当中,美国有很多军需物资供应商以次充好,给军队提供的都是不合格的马匹和质量低劣的枪支、军舰、军靴和军装。最初,"伪劣品"一词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用破布条粘拼成的、一沾雨水就会烂掉的军装,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凭借南北战争而发家的奸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大奸商吉姆·菲斯克曾经吹嘘说:"在南北战争时期,只要你胆子够大,脸皮够厚,不管是什么东西,你都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价钱卖给政府。"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而且这样做的奸商远不只他一个。

1860年,纽约市大约有100个百万富翁。而到了南北战争结束的时候,这个数字翻了3倍。1845年,曼哈顿最富有的1%的人口拥有40%的社会财富,而到了1863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61%。当时曼哈顿最富有的1600个家庭当中,有很多家庭都是在南北战争中发家的。那些在南北战争中以次充好、大发战争财的奸商尤其喜欢奢华的生活,喜欢仆人随身伺候,喜欢在高级宴会场所用餐。有历史学家估计,在1861~1865年间,政府与私人供应商签订了价值近10亿美元的合同,这些供应商从中获利近5亿美元。林肯对奸商们的轻蔑态度就像华盛顿对靠着美国独立战争发家的奸商们的态度一样。

与那些只知道发战争财的奸商不同,美国财富帝国的真正创造者-洛克菲勒家族、卡内基家族和亨廷顿家族-既不靠在南北战争中以次充好赚昧心钱发家,也不是为了住上奢华的城堡或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即使是在和平时期,他们所拥有的铁路、炼油厂和钢厂也足以促动商业变革。他们与大发战争财的奸商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在19世纪40年代和19世纪50年代初,他们专注于自己财富帝国的扩张,完全无暇顾及阿斯特家族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某些非法行径,而在1865~1869年间,他们的注意力又完全集中在了横跨美国的铁路的修建上。

无论是从经济角度来看还是从心理角度来看,1873年对于美国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1869年,美国东西部铁路在犹他州的交会标志着横贯美国大陆铁路体系的建立。而在短短4年之后的1873年,按照当时的美国人口数量来衡量,美国全国铁路系统的建设已经有些过度了,平均每590个美国人就拥有1英里的铁轨。在1867~1873年的6年间,美国新建铁路共计3.3万英里(1英里≈1.61千米),这比1860年以前美国累计修建的铁路里程还要长。很多新铁路的修建根本无利可图,大多数铁路股票都是"注水股"。"注水股"这个词是从丹尼尔·德鲁那里由来的。德鲁最初是哈得孙河谷地的一个牲畜贩子,后来成了股市上的投机冒险家。当他还是一个牲畜贩子的时候,每次要把牲畜带到市场上出售之前,他都会给牲畜注水以增加牲畜的重量,从而在市场上卖出更高的价钱。"注水"的铁路股票和"注水牲畜"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指价值的虚幻膨胀。

1873年9月,铁路过度新建所导致的危机爆发了。南北战争时期政府债券的主要发行商、全美最大的银行-费城的杰伊·库克银行,由于在北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无力偿付即将到期的价值100万美元的债券。该银行所面临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新建铁路的选址不当所造成的。当时,北太平洋铁路选址定在蒙大拿州的黄石河沿线,途经受印第安人战争威胁的地区。即使是在经过了几代人之后,这些地区的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仍战火不断。1873年9月18日,杰伊·库克银行倒闭。新建铁路和银行破产的浪潮波及了股市。很多主要证券的价格都跌了一半,纽约股票交易所不得不暂停交易10天。

1873年底到1874年初的经济寒冬同样也宣告了美国北部地区战后繁荣的终结。与1873年9月前的高峰价格相比,作为美国股市支柱的各种铁路股票的价格下跌了近50%。在接下来的6年当中,美国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态势一直处于相当低迷的状态,以至于有经济学家用"萧条"一词来形容当时的经济状况。尽管市场上零售商品的价格有所下降,但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却由1873年的每天2.62美元下降到了1879年的每天2.16美元。制造业资本投资趋于平稳,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浪潮。而从19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下跌的农产品价格更是一降再降。

经济上的创伤也影响到了美国的国内政治。从1873年起,共和党逐渐失去了自南北战争结束以来一直享有的优势地位。选民们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腐败现象日益关注。在1876~1892年间,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基本上轮流控制着政府和国会。在5次总统大选当中,没有任何一位当选总统获得超过一半的普选票。总统的地位日渐下降,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由百万富翁和保守党人主导的国会参议院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政府部门。自由放任主义逐渐发展到顶峰。

逆流而动的进步主义势力微弱。尽管全美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马萨诸塞州在1874年的时候通过了每天工作10小时的立法,但1873年的经济低迷还是使羽翼未丰的工会联合会组织的力量受到了削弱。对政治经济状况不满的农民们发起了农民协进会运动,在1876年、1880年、1884年和1892年的4次总统大选中,都有农民阶级的代表作为第三政党的候选人参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美国股市也是七亏(美国股市也是七亏吗)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菜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