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价格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能体现出其相应的强度。所谓价格强度,并不是仅指放量的大阳线或放量的大阴线,这两种价格和量能的极端表现形式毋庸置疑具有强势,但并不必然就代表着具有多大的强度。价格强度和价格的涨跌幅度以及量能大小并不具正比例关系。
比如,某股以巨量成交报收大阳线,但次日股价却不涨反跌,前一交易日的强势已荡然无存。没有持续性的强势上涨或下跌,说明并无价格强度存在。
价格强度从来就不是某一交易日涨得有多好,跌得有多猛,能够很明显表示出来的强势上涨或下跌,价格强度都很难予以判别。原因在于,资金的疯狂追逐或主力的操纵手法会让强度隐藏其中难以辨别,
那么,价格强度究竟是什么?如何识别?
价格强度的本质是主导资金对价格潜移默化、不露痕迹的影响,这是尚未显露头角的潜力个股的共同特征。价格强度是交易者选择潜力个股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
如图1-1所示,A区域技术形态发发可危,似乎一波大跌即将喷涌而出,交易者往往会选择卖出观望。该股好像徘徊在悬崖边缘,虽然惊险连连出现,却始终并未出现大跌。千回百转之后,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该股却峰回路转地走出一波靓丽的上涨。
当跌而不跌,反转为上涨,谓之强。
图中个股股价突破60日均线,成交量从量能消散形态转化为变量形态,预示价格出现重大变化,这就是价格强度的显现。之后成交保持新常量,股价再次突破反弹高点,是强度的延续和增加。这一系列形态都提示了做多交易点已经出现。
说到“当跌而不跌”,这个技术点讲不透彻的话,可能对交易者的实战造成不利影响。
“当跌而不跌”必须注重技术环境分析,对于经过大幅上涨后的个股,“当跌而不跌”可能并不适用。同时对“当跌而不跌”不能反转为涨,抑或处于下跌途中无强度弱弹的个股,也不适用。
如图1-2所示,A区域出现“当跌而不跌”,随后的弱弹虽然穿越前高,但无论是股价还是量能都并没有明显上涨或增大,显示增量资金并不踊跃,可能只是盘中存量资金所为。B区域的情况更为明显,之后股价反弹也显现弱势。
这种情况下的“当跌而不跌”不能显示出股价强度,更多的技术迹象显示只是下跌途中股价的震荡和折返形态。其实这个案例仅通过均线系统也可以辨别其中的弱势,和图1-1中的情况有着极大区别。
具有上涨强度的个股并非不会下跌,甚至正是通过其在下跌中的表现,交易者才能判断出其强度大小。同样,具有下跌强度的个股并非不会反弹,正是分析其在反弹中的表现,才能判断强度大小。
价格的涨与跌构成了折返。折返是价格的波动形式,是多空角力的表现。涨势中的折返也称为回落调整,跌势中的折返则为反弹。
无论是K线图还是分时图,排除直接涨停或跌停的个股,都存在着折返。通过分析股价的折返,个股上涨或下跌中的强度自然就会浮现出来。
在K线图上,涨势中的回落调整(折返)时间短、幅度小,说明做多力量处于优势地位,而这种优势地位表现为股价强度,将很快促使股价结束回落、重归上涨。
如图1-3所示,A区域K线实体较小,同时整体的回落幅度相对温和,持续时间也较短。这种回落调整的量能呈消散形态,但之前之后涨势阶段的量能呈明显的增量(变量或聚量)。同时,回落调整期间的量能不能出现变量,否则股价强度分析会因此出现变数。
在分时走势图上,现价线在上涨途中折返的持续时间和幅度明显少于上涨的时间和幅度,意味着股价的涨升强度较高,做多力量处于优势地位,并且延续到之后交易日的概率较大。同时,这也意味着盘口存在的压力相对较小,之后股价极有可能进入快速拉升阶段。
如图1-4所示,该股早盘出现了两次折返,这两次折返的持续时间和幅度都逊于上涨的时间和幅度。在分时走势图上,折返期间的量能要跟K线图中一样,量能应缩减而不能出现变量,之前之后的量能要出现明显增量。
小幅上涨中发生的频繁折返说明股价正处于确认强度存在与否的过程,结果可能是转入带有强度的上涨,也可能转入弱势盘整或下跌。
频繁折返的发生是各方资金逃逸与回归的过程。有人认为目前股价还会继续下跌,也有人认为可以入场博反弹,市场资金并未达成共识。在你来我往的博弈中,哪一方能够占据优势地位则是盘中观察的重点。
还需要注意一种现象,即小幅上涨中虽然折返较少,但整体升势明显赢弱,这时的“折返较少”并不是涨升强度较大的表现,而是代表着交易清淡。
无论是K线图还是分时图,如果价格折返的时间和幅度与上涨的时间和幅度大致相当,说明虽然处于涨势,但继续涨势的强度已经有所减弱。这时,交易者应避免追涨操作,个别品种在操作上可以采取低吸策略。
如果价格折返的时间和幅度多于或大于上涨的时间和幅度,说明股价目前的涨升强度已经不足,交易者则应保持观望。如果折返的幅度较大,说明股价遭受的打压相对较重,要分析股价是否已转为跌势强度。
分析股价是否已由上涨强度转为下跌强度,主要是通过折返或反抽,以及一些技术关口上的压制等予以判断。
跌势中的折返与涨势中近似,即折返的时间和幅度明显少于或小于下跌的时间和幅度,意味着股价的下跌强度较大。在下跌强度没有任何改变前,交易者应避免参与做多交易。
如果折返的时间和幅度与下跌的时间和幅度大致相当,说明虽然处于跌势,但继续跌势的强度已经有所减弱。此时仍应保持谨慎,分析股价上涨强度是否会出现。
受到主力操控或资金高度密集的攻击,股价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显示出涨跌强度上的极端转化。但当资金不能以密集形式将股价继续推进,而是以变量形态出现时,某方向上的极端强度可能会在瞬间转化为反向强度。
因资金密集攻击而出现的股价急跌急涨,其强度变化具有不稳定性,除非密集的资金能够持续出现,否则这种股价强度并不能成为参与盘中交易的依据。
如图1-5所示,该股股价出现一个快速涨升过程。至A区域,股价确认突破相关均线并继续上涨,显示出股价上涨具有较大强度,这个过程中伴以密集成交。B点股价达到本次涨升最高点,之后股价迅速回落。
在这个案例中,B点之后,股价上涨强度是如何转化的呢?
B点是股价最高点,这一点是股价转折的开始,同时也是量能转折的开始,此处无疑是一个关键的量价分析点。
图1-5中B点当日的分时走势如图1-6所示,该股当日股价虽然整体升幅达到7%以上,但真正处于涨升的时间并不多,升幅主要是由两个短时间内的迅速拉升构成的,其余大部分时间,股价多处于震荡回落态势。
交易者可以从分时走势中看出两个关键点。
第一,该股上涨的压力并不大,股价强度理应可以继续保持。原因是,盘中两次急速拉升的幅度都超过4%,早盘的急拉甚至超过6%,但之后的回落相对较缓,量能在回落中并未出现变量等,这就显示上方并无密集的大卖单打压。换个角度理解,如果盘中主导资金想封涨停板的话,难度应该不大。
第二,承接上述分析,该股涨升压制不大,但并没有干净利落地封涨停板,而是将全天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震荡中,原因何在?
如果说主导资金意在震仓洗盘,那么这种幅度平缓、用时较长的折返过程不但吓不走人,相反还会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尤其是午盘过后第二次急拉出现,无疑会吸引很多关注的目光。
如果强度明显,能大涨而不涨,排除震仓洗盘的可能性,那么只能是主导资金在阶段性减仓或出货。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图中的分时走势,一切都迎刃而解。利用短时间的对倒急拉抬高股价,在这个过程中满足跟风追高资金的需求,然后不急不慢地利用拉高的空间减持筹码。
可以说,案例中拉高后的两次长时间折返都是主导资金减仓所致。正是主导资金的减仓或出货导致了该股上涨强度迅速转化为下跌强度。
分析强度变化,还可以通过观察盘口的方式。例如,某股盘中涨到每股9.6元,之后出现折返,虽然折返幅度不大、时间也不长,但回升后股价直不能突破每股9.6元,或者虽然穿越这个价位,但很快就回落到每股9.6元之下。这就是上涨强度不足或将要转化为反向强度的信号。
实战中,一些个股还会利用对倒或交易中的时间差迷惑交易者,造成某股强度较大的假象。例如,利用尾盘最后几分钟迅速拉升股价到每股9.6元上方,看起来似乎强度依旧在,但下一交易日股价突然低开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