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供给过程
1、货币供给的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2、①由一国货币当局下属的印制部门(隶属于中央银行或隶属于财政部)印刷和铸造通货;
3、②商业银行因其业务经营活动而需要通货进行支付时,便按规定程序通知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运出通货,并相应贷给商业银行帐户;
4、③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兑现方式对客户进行支付,将通货注入流通,供给到非银行部门手中。
二、利率上升,货币供给量如何变化
1、利率上升,货币供给量变化不定。
2、或根据不同的假设,货币供给量有不同的变化。
3、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派生货币。
4、为研究方便,假设基础货币不变。
5、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取决于派生货币的变化。
6、派生货币可以看成是贷款,利率上升,理论上贷款会减少。这样货币供给量减少。
7、但实际上,可能是经济非常景气,利率上升,贷款也增加。这样,货币供给量增加。
三、为什么用L和M表示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1、L:是英文单词liquidity的首字母,意思是货币需求
2、M:是英文单词Money的首字母,意思是货币供给。
3、所以L表示货币需求,M表示货币供给。LM曲线是所有满足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需的收入与利率水平的组合点的轨迹。
4、由于在给定的货币供给下,收入水平的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量,因此必须通过利率的上升,造成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下降,才会恢复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以LM曲线是正斜率
四、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
1、名义货币供给量是指仅计算票面价值,用价格指数P加以调整。
2、实际货币量=名义货币量/价格指数。
3、实际货币供给量是扣除了价格因素的,他等于名义货币供给量除以物价水平,所以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实际货币量和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就是说,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名义货币供给量除以物价水平确定的.当价格上升时,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则实际货币供给会减少,因此货币的价格或利率就上升,各种依靠借贷资金的开支,如消费,投资甚至净出口等,则会下降。
五、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标准
1、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指货币供给主体即现代经济中的银行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
2、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形态的多样化已成为现实。货币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着货币的某些职能。
3、目前,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进而有了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