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货币政策失效,以及货币政策具体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网上支付是不是能取代真实货币货币主义的局限性和借鉴意义什么情况下货币才会消亡一、网上支付是不是能取代真实货币
1、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支付和网上支付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支付手段,随着2013年比特币的大热、网上银行、移动支付宝钱包、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以及各种移动互联网金融工具的普及使得电子货币在人们脑海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朦胧的慨念,而是具象化为人们生活中使用的工具,电子货币是否会取代传统纸币开始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2、电子货币相对于传统纸币的优势:交易成本降低、交易交易效率提高,直接推动经济加速发展。另外相对纸币遗失、被盗抢的风险大大降低。笔者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货币方面法律的完善,电子货币取代纸币是必然趋势,但是现阶段电子货币无法完全取代纸币,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纸币、“电币”共存期,但最终会实现“电币”取代纸币,本文主要浅谈电子货币短期难以完全取代传统纸币的原因,同时也是笔者觉得“电币”要取代纸币需要改善的地方。
3、电子货币短期尚难以完全取代传统纸币的原因:
4、现阶段线下支付难以对日常经济活动实现全方位覆盖,且不能实现个人之间的支付结算。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互联网环境将代表货币价值的数据保存在银行系统里的电子账户即我们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账户;另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即保存在我们的金融IC卡里的IC芯片里的电子现金)。前者主要用于线上支付、电子汇款,已然高度成熟。而后者使用环境尚未成熟,只能用于在特定商家的消费,不能用于个人之间的支付。且由于线下支付终端(带闪付功能的POS机)成本高、便携性差、交易门槛高难以普及到小额交易的小商小贩。
5、无法满足通货的全部条件,也是最本质的问题。电子货币不具备作为通货的纸币所具有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电子货币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价格标准,完全依附于现实货币价值尺度职能和价值储藏职能,买家通过电子货币交易支付,商家还需要去银行取得实体纸币货币后,才算完成了对款项的回收,可见现阶段电子货币只是完全基于现有纸币真实价值的另一种支付形式。2013年大热的比特币,由于它具备自己独立的价值,可以对其他商品完成价值衡量,基本具备了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但由于各国政府对比特币的态度皆不置可否,存在相当大的法律风险,尚不能实行广泛的商业运用,所以另当别论。
6、电子货币将使得央行货币政策失效的风险加大。由于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的替代作用,流动中现金M0的直接下降将影响到M1,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下降,另外使得盯住基础货币制定的货币政策效力下降。央行一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进行调整,但由于电子货币对传统纸币的替代作用,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减小,公开市场操作的资金规模有限,使得对利率进行控制的难度加大。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备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良好,但是电子货币使得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这些指标的不稳定性增加,增大了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和失效性的风险。
7、基于以上三个原因,电子货币在短时间内难以取代纸币成为唯一通货,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货币的使用环境成熟不会花费很长时间;随着相关法律和央行相关政策的制定,电子货币独立发行、具备通货职能也不遥远;而关于电子货币的经济学理论也会逐渐成熟,到时候也将使得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可控可测,货币政策也稳健有效,那个时候,便是“电币”时代的真正来临!
二、货币主义的局限性和借鉴意义
1、第一,货币政策在通胀下效果显著,但在通货紧缩时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影响,效果有限。
2、第二,从投资来看,货币政策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先在货币市场上影响利率水平,其次在产品市场上引起一系列的变化。但这是有前提的,即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加,反之,货币需求减少。例如如果央行货币供给增加一倍,但流通速度也增加一倍的话,政策就是无效的。
3、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为大约两个季度,两个季度前旨在抑制通胀的政策,如果两个月后市场表现为紧缩,则会雪上加霜。
4、第四,其效果还要受开放程度的不同。开放程度越大,外国资本对本国的影响就越大。无论实行哪种货币制度(浮动或固定),都会使原先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
5、(一)把握好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阐明了货币供应量的重要作用,这一命题对如今的经济发展仍然颇有启示。其一,可适当关注单位产量的货币存量,而不仅仅是货币的总存量。其二,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此外,要确保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方面,经济发展要求一定增量的货币投入来保证新增加的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避免超经济发行的财政赤字发行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后果。
6、(二)适当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阶段,需要央行与其他政府部门合作推动改革。如果央行和监管机构完全独立,便很难有效地进行沟通,从而很难有效协调推动改革的政策的实施。然而,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又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度独立的中央银行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其信任度,从而稳定人们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预期。
7、(三)协调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主义的理论特色之一就是“单一规则”。1979年,美国在通胀率高达13%的境况下采用了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然而最终GDP停滞,失业率上升,稳定的货币供给政策被抛弃。同年,英国政府开启了货币主义的政策实验,同样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同样,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停滞膨胀”则表明凯恩斯政策的单一使用同样会失灵。以上历史实践证明,货币主义的稳定货币供给的“单一规则”政策,以及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都无法完全独立地起到稳定物价,避免经济波动,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目标。
三、什么情况下货币才会消亡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分析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趋势时曾提出:一旦私有制社会被公有制社会所取代,由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制度所决定,人们就不再相互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耗费在产品上的劳动也就不再表现为产品的价值,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的货币也自然会随之消亡。
关于本次货币政策失效和货币政策具体有哪些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