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层次,货币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货币层次,以及货币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试述我国关于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内容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怎样的货币市场层次划分阐述货币计量的三个层次一、试述我国关于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内容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

1.法定货币优先原则,即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享有最高的货币地位;

2.层次递进原则,即货币层次从高到低递进,包括中央银行货币、商业银行货币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

3.货币流通性原则,即货币的流通性应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4.货币稳定性原则,即货币应保持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外币、银行存款、银行票据、商业票据、电子货币等。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怎样的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划分具体如下: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四、货币市场层次划分

1、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由于该市场所容纳的金融工具,主要是政府、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在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上被置于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之后,称之为“准货币”,所以将该市场称为“货币市场”。

五、阐述货币计量的三个层次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4、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它资产。

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

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

1、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2、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我国货币层次,货币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星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