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顶尖高手感悟(股市高手心得语录)

在股市亏钱有何感想

很多朋友在股市亏钱,但是还坚持不懈炒股,炒股的朋友在股市亏钱分别有何感想?

给你提供一个新名词组合,消费型股民,什么是消费型股民,就是拿炒股当消费的那部分股民。

到了赌场要消费,赢少输多,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会去?消费去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购物?购的物是不是都是必须要买的东西?不是,干嘛?消费去了!

为什么有的人去旅游?其实只是去看人脑袋的庞大矩阵!目的也是消费去了!

百分之八十的股民,抱着赚钱的目的,其实拿其中的盈亏不会当太大个事,只是玩玩而已,重点的是,消费!

拿出一部分赌博的钱,拿出一部分去洗浴中心的钱……拿出自己一部分消费的钱,在这里消费罢了!

真正把全部家当压上去炒股,那是煞笔。更有那些融资的,贷款的,那是更大的傻逼!

买点股票,玩玩,其实重点是给大脑一点或多点刺激,这个刺激过程很刺激的,明白?

股市真正的高手会把核心技术分享出去吗

在股市中能被称为高手的无一例外不是经过九死一生才能达到的,所以,即便他们将自己所悟到的“核心技术”分享出来,你也未必能做到,股市是一个炼狱场,这里没有所谓的捷径,别人也不可能代替你去走完某一段历程,一切都需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去感悟!

股市中存在真正的纯技术高手吗

毫无疑问,股市中存在技术高手,但纯粹的技术高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手!

进入股市十年,我一直不懈的钻研股市技术。我认为,散户如果不懂技术,未来市场成熟后,只能无奈的离开市场。之前因为没有技术,在股市我只能靠运气在股市赚点钱,又全部在熊市里赔光,还附带加上自己的本金。我想,散户之所以在股市赚不到钱,是因为不懂,是因为胡乱交易,没有章法。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做一个技术派的交易者。

对散户来说,资金、信息、调研等都是短板。要弥补这些短板,唯有靠技术上的精进。在钻研技术的路上,我发现,其实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盘面上体现的。股价的涨跌,都能从K线、均线、量能、技术指标等交易工具上看出端倪。因而,要察觉盘面的信息,必须有技术,必须借助交易工具。一个好的交易工具,能提升交易者的交易效率。就像我们国家有了“东风快递”,就能将战争推到国门之外。

话说回来,技术只是交易的基础,只是交易的一部分。交易的全部,远不止技术。交易高手认为,技术在交易中只占到30%左右的比重。这种说法,我是认同的,而且相当认同。你有精湛的技术,有经历市场检验的交易系统,那你在股市中生存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要扩大自己的成就,实现跃迁,那还远远不够。

我之所以说,纯技术高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手,是有原因的。我建立了自己的交易模式之后,有段时间,我的交易效率不高。虽然也能赚点小钱,但抓不到那些牛股,那些连续拉升的牛股。根据技术形态去选股,有时也能选到好股。但股市总是瞬间万变的,按着技术形态选出来的股票,有的会突然走坏。所选的股票更多的是拉升一到两天,就会进行调整,整理结束后,才继续拉升。尽管执行交易模式,也能获利,但不能做到连续拉升,交易就感觉不到那种股价连续拉升的痛快。

我意识到,交易除了技术,还包括很多东西。一个交易者构建自己的交易模式,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如同建一栋房屋,刚刚打好地基。

通过钻研,我意识到要成为一个股市高手,除了技术,以下这些方面也是必备的。我说的是我经历实战的感悟,不一定准确,仅供各位参考。

1、技术是基础,没有技术不行,但技术只占交易的30%左右。

2、心态对交易很重要,做好交易,强调对自身人性弱点的克制。

3、做交易,离不开市场情绪的把握。市场情绪会让交易脱离技术,比如省广集团的走势。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好像要挂掉了,然而下一刻又死灰复燃。

4、市场热点的捕捉,有助于交易效率的提升。

5、准确把握主力资金的动向。

6、提升格局,不纠缠于技术上小周期的缠斗,无招胜有招。

基于此,我认为一个技术高手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手。技术高手要跃迁为真正的高手,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顶尖炒股高手都有哪些人,你们认识几个

说到国内比较厉害的炒股高手不得不说以下这三位:

第一个是王亚伟,执掌华夏大盘这个基金笑傲国内上万只基金,收益率常年排第一。看看他的履历你就懂。

姓名:王亚伟出生年月:1971年9月籍贯:安徽马鞍山学历:硕士

入市时间:1994年

投资理念:抓住市场冷门股,用自己独特的思考获取超越市场的收益。

2007年,王亚伟获得“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殊荣,一举将基金金牛奖、明星奖、最佳表现奖、最高回报奖、最受欢迎奖尽数收入囊中。2009年,王亚伟当选本年度“股基王”。2010年7月1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2010中国十佳基金经理榜”。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以48.17%的超越基准几何年化收益率,连续两年夺冠。

王亚伟在华夏基金身兼数职——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有着安徽人特有的书卷气,看上去不像一位基金经理,更像一位大学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人,掌控着华夏基金旗下15只基金近700亿资产的投资动向。而王亚伟买什么股票,哪只股票就多半会涨—不仅仅因为他的准确判断,更因为跟风的买家“助长”了这只股票。这也形成了中国股坛上以个人影响力影响股价的“王亚伟效应”。

第二位高手赵丹阳学历:本科入市时间:1998年

投资理念:秉承风险控制的原则,用独特的调研方式发现牛股,用价值投资的理念获得收益投资大师巴菲特从1979年以来,每年都要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年报中给股东写信,总结在过去一年中的成败得失。从挑选经理、选择投资目标、评估公司,到有效地使用金融信息,信件涵盖面甚广。日积月累,这些信件集结成书,巴菲特说,这本书要比到目前为止的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其实正是因为这些文字皆发自内心,记载其对每一年投资的深切感悟和体会。

同样,在中国,每年年初,赤子之心总经理、有着“中国私募教父”之称的赵丹阳,都会在其网站上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信》。尽管这封信只针对其客户发布,但还是有媒体刊登了全文,足见这封信的吸引力之大。

事实上,每一年赵丹阳《致投资者的一封信》,都被投资者仔细研读,并作为新一年投资道路上的“指明灯”,不止因为赵丹阳“中国私募教父”的江湖地位,更因为在国内公私募基金界,恐怕只有赵丹阳一人把每年一度的《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作为工作的一部分用心书写。用心书写的信不仅阐述了赵丹阳的市场观点、投资哲学,更显示其对投资人的真诚。

赵丹阳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完善我们的投资理论体系。”这句话出现在他每年的信件中。可以说,赵丹阳是个用心在与投资者交流的人,也是一个用心在炒股的人。他的股市传奇,是一部用心谱写的经典。

第三位高手姓名:段水平籍贯:江西南昌泰和县

出生日期:1961年3月10日学历:硕士

投资理念:以实业家的思维,抱着轻松的心态进行投资。不买行业,只买企业!

他曾以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而闻名全国。2001年,段永平赴美开始投资生涯,现任步步高集团董事长。他于2006年和2009年先后向浙江大学捐资3000万美元和760.0791万元人民币,2010年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000万美元,支持教育事业。2011年1月“2011中国大学校友单笔捐赠排行榜”发布,段永平以向浙江大学2.35亿元的捐赠额问鼎榜首。从实业家到投资家再到慈善家,段永平一次次地在人生中“华丽转身”。

这三个高手在国内名声很大,是公认的炒股高手。

在股市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你的感悟是什么

谢谢邀请!

我在股市里混了整整23年了。

也曾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赚了个钵满盆满;也曾峰尖酒美景正盛,瞬间山蹦滑谷底,赔到了接近全军覆没。跌宕起伏了很多年后,慢慢的清醒了,理智了,明白了自己以前的赢亏,全是靠的运气在起作用。

那么,运气能老是照顾自己么?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又在哪里呢?

于是开始反思,开始总结,开始学习……不断的重复了这么多年。

现在,已经基本上有了自己的进出判断标准,有了自己的操盘下单原则。

那就是:只参与业绩尚好的票,流通盘在20亿元以下的票,越小越好,最好是次新股。不参与创业板的票,不参与业绩亏损的票,绝不参与被st的票,也不参与注册制的票。不追热点和妖股!

用月线选择进出时间,有空或者有兴趣时,做做日线波段上的高抛低吸,没空或者没兴趣时就持股不动。

现在,不在那么急切的忙着看盘,忙着去逮那些蝇头小利,而是有空了看看就行,或者估计一下持仓票走到了哪一个位置,或者看看持仓票的基本面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现在才感觉到自己走到了,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手中无股,心中有股的境界。从从容容的把炒股当成了一种养老的娱乐活动了。

股市顶尖高手感悟(股市高手心得语录)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kk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