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周期理论 股市的周期理论是什么

经济周期是如何产生的

今天我要向你解释经济周期是怎么产生的,当你明白了经济周期产生的原理,很多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比如对于周期性行业的投资逻辑你就能看清楚了。

前方高能预警,这会是一篇烧脑级的文章,但我会尽量用大白话说清楚,记住,我们现在试图探寻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如果你只喜欢看看娱乐,请绕道!

请问,什么叫做周期?

四季的更替就是周期,这个周期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所以周期就是隔那么一段时间就要重复一次的事情,比如女孩子的大姨妈就是周期性事件。

当这个事件来临的时候,她们一般情绪不太好,所以你要小心点,别踩到了雷。

搞明白经济的周期也可以不让你的投资碰到雷。

什么叫做经济?

经济是人类交易活动的总和,各位,关键词是交易,这个词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就像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一交易

交易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经济周期就是交易造成的,所以我们搞懂了交易,就能搞懂经济周期

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一层层往下分析。

交易就是买方用货币或者信用去交换卖方的产品,服务或者金融资产,比如买股票,菜市场买菜都是交易,当人一多,于是就形成了市场。

那为什么会产生交易呢?这是人的天生欲望驱动的,无法泯灭。

交易是推动经济活动最核心的力量,没有交易就没有经济发展。

所以没有欲望的社会经济就会萧条,比如低欲望社会的日本;交易不活跃经济也不会发展,比如几十年前的中国。

交易会产生支出,支出总额=货币+信用,它是经济的驱动力

解释一下,你去买东西可以用货币,也可以赊账,赊账就是用你的信用购买,你承诺未来会偿还,在生活中用信用支付无处不在,比如信用卡,花呗,还有信用借贷等等。

之所以说交易是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是因为几个原因:

1交易会产生支出,你的支出会变成别人的收入,比如你一个月赚一万,全部花掉,这一万实际上变成了别人的收入。

2用信用作为支出的方式,会产生乘积效应,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比如你把一万元收入全部花掉,而且还刷了一万元的信用卡,这一万就是你用信用在支出,你的实际支出就是11万,这11成为了别人的收入,如果他也全部花掉并刷一万块信用卡,就变成了12万,另外一个人同样如此变成13万,自我强化,不断循环,于是经济就开始蓬勃的发展起来了。

二信贷

以上描述的其实就是信贷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交易产生支出,需要钱,而通过信贷就可以借到钱,所以可以立刻增加支出。

支出越来越多经济向上,资产的价格开始上涨,人们感觉自己越来越有钱,于是借更多的钱花销,因为他的支出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另外一个人的收入增加了,再通过信贷也增长了支出,如此不断循环强化,这个周期就是经济的上行周期。

但是信贷只是把未来的钱提前到现在花销,是要还的,而且还需要支付利息。

信贷一旦产生,就产生了债务,它是贷款人的资产,是借款人的负债,只有借款人今后偿还了贷款,并支付了利息,借贷就消失了。

为了偿还债务,会让未来他缩减开支,而且利息越来越高的话,很多人就不借钱了,支出减少,资产的价格开始下降,股市,楼市一篇萧条,这是经济的下行周期。

这就是信贷决定了短经济周期,这个周期一般5-8年,这也是各国经济的一个特点,就像四季循环一样有规律性。

信贷有好也有坏:

1对于借款人来说:

用信贷去消费,比如买了一个更大的汽车,这个汽车除了炫酷泡妞外并没有产生额外的收入,借代不是好事,因为他是透支了未来的收入,会让他未来变穷。

但如果他是用信贷去赚钱了,那就是提高了收入,所以是好事。

2对贷款人来说是用今天的钱赚了更多的收入,是好事,但如果借款人跑路了,还不起了,就不是好事。

三生产率

增加支出既可以通过信贷,也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所谓生产率,就是你一个小时赚50块,我一个小时赚200块,就是生产效率比你高。这需要增加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长期来看,一个人的支出和收入必须平衡,知识的积累随着时间的增加,是生产力的提高,但是短期内不一定体现出来

生产率的提高让支出水平不断提升,他的支出总体是比上一个阶段更高,所以经济也是不断的增长,但是也依然有矛盾,因为人的天性总是倾向于更多的消费,更多的支出,导致产生了长经济周期。

这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不是剧烈波动,但是债务水平却短期可以剧烈波动,经济小周期5-8年,大周期75年-100年

对于经济来说,生产力在长期内最关键,但信贷在短期内最重要

这形成三股主要的经济动力:

1生产率的提高

2短期债务周期

3长期债务周期

四经济周期的三个动力和相互作用

经济的上下起伏取决于信贷总量,因为信贷增加会增加支出,经济上升,信贷减少支出减少,经济下行。

那信贷为什么会增加呢?

有时候尽管借款超过收入,但是贷款人愿意借出更多的钱,因为大家认为形势一片大好,因为收入在增加,资产价格在增加,股票市场的价格在增加,繁荣时期人们感觉自己很富有。

短期债务周期,支出增加,当信贷产生的速度,超过商品生产的速度,价格上涨

因此虽然人们的债务大量增加了,但是资产的价格也增加了,用借来的钱消费很划算,当过度消费的时候,泡沫产生了。

这也就是通货膨胀

那信贷的增加和减少是通过什么控制呢?又是谁控制呢?

央行

央行通过控制利率来控制信贷总量,当市场上太热了,资产价格太高了,央行开始提高利率,借钱成本越来越高,能借的起钱的人就越来越少,支出也减少了。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环环相扣,经济开始下行。

开始进入去杠杆化时期,经济开始逆转。

第一个阶段

因为支出减少了,价格开始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于是经济开始衰退

第二个阶段

因为收入进一步降低,资产进一步贬值,甚至失去了价值,人们普遍不消费了,经济开始进入大萧条时期。

因为下行周期的时候,利率已经降到了零,所以无法在通过提高降低利率来提高经济活力,那怎么办呢?

一般只有几招:

1政府和企业和个人消减支出,勒紧裤腰带还债

2债务违约和重组

债务人实在是欠债太多还不起了,没有办法只能减免,或者破产重组

3财富再分配

有时候通过以上二个步骤还是不行,只能要富人想办法了,这个办法就是税收,通过高税收向穷人转移财富。

4发行更多货币

市场没有钱了,所以央行会发行更多的货币,让资产的价格涨起来,信贷就能增加,就能借钱消费了,支出增加,新一轮的经济又开始了。

好,各位,这就是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怎么应用呢?

1搞清楚经济处于哪个周期内,比如现在就是下行周期,负债率非常高了,所以需要去杠杆。

这个过程中利率会提高,借钱成本会增加,所以现金为王,别借钱,因为成本太高。也别借钱给别人,因为可能会变成坏账。

2在去杠杆过程中,不去购买大类资产,比如现在买房的利率已经在基准利率上调了50%以上,而资产的价格却会开始下降,会很划不来。

3因为利率提升,股市也会缺乏流动性,所以这个时候大牛市不会来临,可以多去配置一些有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或者购买基金。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还有三条经验法则

1不要让债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因为债务会把你压垮

2不要让收入的速度超过生产率,因为这会让你失去竞争力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因为长期是生产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总的来说,短期内控制消费支出,不陷入恶性债务危机,长期不断学习,提高生产率才能提高竞争力。

好,今天就和你分享到这里。

希望得到你的关注,这里是黑马财经圈——普通人的投资理财成长营

(本文素材来自桥水公司创始人雷.达里奥的经济是怎么运行的)

经济为什么有周期性

经济本身具备周期性

就像种果树,有大小年。

企业经营,也是有大小年的。不同的年份,企业的增长速度不同,赚到的钱也会有多有少。

比如,2007-2008年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上市公司平均一年盈利增长能有20%-30%。而今年的经济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不下滑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投资者的情绪也有周期性

当市场上涨的时候,投资者容易贪婪;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投资容容易恐惧。

如此循环反复。

所以,经济周期和投资者的情绪周期,两者叠加,就容易推动市场出现「牛市」和「熊市」。

其实,正因为周期性是循环往复的,这种周期不会消失。所以,未来一定还会遇到若干次,低估买入和高估卖出的机会。

没有哪一次机会是不容错过的。

长期投资,不缺机会,缺钱。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不同行业的品种,周期并不同步。

或者说,驱动不同行业涨涨跌跌的因素,是不同的。

就拿最近上涨比较好的金融地产来说,这类品种表现好,通常是由于市场预期经济即将进入上行周期而导致的。

为什么呢?

银行业

因为银行的商业模式,主要是赚取利差收益。

经济上行周期,企业贷款意愿强,愿意借钱做生意;同时,企业还款的质量也比较高,坏账也少。

所以,经济上行周期,银行的收益往往就会好一些。

例如,2006-2007年,2009-2010年,2016-2018年。

反过来,经济下行周期,银行的表现就会弱,估值在底部起不来。

这段时间里,可能银行的盈利和净资产还会增长,但是,市场会一直在底部徘徊。例如,2013-2014年,最近1年(主要是受贸易摩擦和疫情的影响)。

正是因为经济发展有周期性和波动,才会驱动银行走出一轮轮的行情。

但是,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等到经济已经进入景气周期、大涨之后,再来追涨。

例如,如果2007年买在高位了,那就会被套很多年。

证券行业

换一个品种,比如说证券行业,虽然也是金融行业,但驱动它周期性的因素却有了变化。

证券行业的周期,跟股票市场的牛熊市相关性比较大,跟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反而比较小。

每次出现股票行情,证券行业就会大涨,因为它的商业模式主要是赚取交易佣金:牛市投资者数量多,交易频繁,佣金自然也会更高。

所以,我们可以有下面两个结论:

(1)我们熟悉的优秀行业品种多了,投资机会也会多。

(2)不同行业品种,上涨的时间段不同,甚至有时候,有的品种上涨,而其它品种下跌,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每个品种,都会有自己发力的时间段。

养的鸡不胖,先别着急扔了,再养一段时间看看。

先胖不是胖,后胖压倒炕。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市场的上涨机会呢?

这个问题也很关键,毕竟人生苦短。

绝世武功,如果动不动就要练个百八十年,也没有意义。

其实,什么时候上涨,这个是无法预测的。螺丝钉也不知道上涨啥时候会到来。

但是,我们能判断的是,一个品种是不是便宜,值不值得买入,通常低估买入,等来上涨的时间不会太长。

按照过去的经验,坚持低估买入,通常在2-3年里,大概率会迎来一次上涨。

例如,对A股来说:

2012-2013年开始投资,2014年下半年遇到上涨。2015年底或2016年初开始投资,2017年遇到上涨。2018年下半年开始投资,2019年遇到上涨。2020年更快一些,2-3月份下跌,之后几个月上涨都不错。

我们经常说,要用长期不用的钱投资,做好3年以上的心理准备。也是来源于此。

这里说3年,并不是说必须正好3年,而是做好3年的准备。有可能几个月就涨了,也有可能低迷2-3年才开始涨。这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心。

通常来说,买的越便宜,开始赚钱的时间大概率也会越快,未来的收益大概率也会越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控制买入估值的原因。

2019年的时候,国内有机构做了一个调研,股票基金的投资者,平均持有股票基金的时间长度,只有几个月。

可见,大多数投资者,都是比较频繁地切换手里的股票基金,什么品种短期涨得好,就买啥。

这个时间长度,很明显跟股票基金的涨跌周期并不匹配。

所以,经常有投资者会遇到「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情况。

其实,明白了背后的原理,也就知道股票类基金品种的投资特点了。

把握住市场上涨的机会,没有别的诀窍,低估买入+耐心持有,收益也就水到渠成了。

耐心,是投资者最好的美德。

怎样去了解经济周期

小招邀请了理财达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经济周期有很多,包括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以及康波周期。每一个周期都有各自应用的理论,这里以基钦周期也就是常说的“库存周期”为例来说明。

库存周期的划分尚未有统一定论,传统需求推动的库存周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被动去库、主动补库、被动补库、主动去库。

经济是在复苏、繁荣、衰退、萧条中循环往复,库存也躲不开经济浪潮的起起伏伏,究竟是库存成就了经济,还是经济映射着库存呢?

从数据看,库存周期是经济的滞后变量,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速明显滞后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和经济增速。因而,库存周期是经济的“果”而非“因”。

从投资角度上看,主要看库存周期、股票以及资产轮动的关系。

库存周期与股票指数:

库存和股市均映射需求的变化,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库存周期滞后于经济,所以库存滞后于股指。大胆想象一下,若能判断库存顶与底的时间点,再往前推大致两个季度左右,预测股指见顶和见底关键点不是梦。

库存周期与资产轮动:

复盘中国数据,通常来说,主动去库存阶段,适合债券投资;被动去库存阶段和主动补库存前期,股票弹性较大;主动补库存后段大宗商品的机会更大。

库存周期作为一种偏经验规律性的研究方法,具有两面性。基于客观规律,能够避免受主观判断的干扰。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次究竟会不会一样?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工具虽好,使用还需谨慎。

以上回答来自理财达人,仅供参考。

股市的周期理论 股市的周期理论是什么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kk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