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业绩造假 股市业绩造假概率有多大

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会造假吗

确实有少数上市公司年报财务报表会造假。上市公司年报中财务造假这在中国股市不是个案,即使在国外发达资本市场也不少见,例如美国著名的安然和世通财务造假,被爆出后,公司破产,还导致全球最大的会计事务所的安达信破产。

中国股市也经常爆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查出几起。但是极少有上市公司因此退市或者破产,往往是罚款60万了事,然后只有极少数投资者诉讼索赔。造假成本极低。

最近几个月,中国股市有多家上市公司查出财务造假,比如雅百特,金亚科技,ST昆机,尔康制药,神马股份等。还有多家上市公司目前正被调查中。

上市公司造假,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小股民,虽然可以诉讼索赔,但是由于调查时间长,诉讼成本高,投资者对法律缺乏了解等原因,绝大部分股民都放弃了索赔,只有极少数股民依法起诉索赔。

股市里面有哪些指标是可以造假的

股市里的所有指标都是可以做假的,以前我认为成交量不会作假,但是后来看了一个知乎的文章之后,我相信成交量也可以做假。

文章是这么说的:他们系有五个人是跟着导师学的,导师给他们配置了一个操作系统,一个人几百亿,然后模拟操盘,你懂的,就是几千亿的资金,他们几个人就在那里买卖,不是想什么形态就做什么形态吗?

然后你到现实中来,集合竞价,收盘竞价,这些重要的指标形态你能参与吗?不是那些机构,他们用价格优势,时间优势,通道优势,想做什么线就做什么线?

所以你熟悉的常用的指标,MACD也好,金叉死叉也好,他们都可以用模型推演的方式预算了,再在实盘上做出来的。因此就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的指标,都会的招式,慢慢的就不灵了。

可是你又要记住这句话,他们庄家机构是可以骗线的,但是骗一天可以,骗两天可以,骗一周也可以,但是一个月,一年的指标他们能做到操控吗?那样他们得花多少本钱呀。所以骗人的花招,用得了一时,用不了一世。

因此,我们做股票的,在学会了基本分析之后,一定要相信技术是有用的,因为这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并且股市没秘密,小散学的是这些指标,庄家,机构他们更是培训的这些指标。

但是因为短期的走势是他们大资金可以操控的,大周期他们却无能为力。所以作为散户,我们要离股市远一点,看大周期,这样就不容易被他们的狡猾伎俩给骗了。

股市非标什么意思

解释一下股市股票中的“非标”:

非标是指财报被审计机构给出的非标准意见,所谓非标准意见,也就是“无法表示意见”。

因为财报有问题,真实性,有效性,不被审计机构承认,但也不否认,因为审计机构只有审计财报的权利,没有公司会计的权利,所以表示沉默,也就是无法表示意见。

以上回答仅供交流参考,投资有风险。

欢瑞业绩造假,你怎么看

感谢悟空邀请!

最近中国的资本市场真是不太平。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频频被曝光,2019年A股市场轰动全中国的先是康美药业、康得新、后有欢瑞世纪财务造假被爆光。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上市公司造假的原因很多而且比较复杂。下面我们从上市公司本身和审计机构两方面,来分析上市公司造假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一、从上市公司本身分析,上市公司造假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1、利益驱使

马克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这句话不只是对“资本家”,对任何人都同样适用。这是由人的“贪性”决定的。企业为了上市,从而达到筹集资金的目的,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达不到上市公司持续上市之目的时,便开始想那些“歪门邪道”的方法了。要不然,就无法上市,或者刚上市不久就要面临退市。

2、造假成本偏低

我们看看关于上市公司造假,国外和国内相关法律的规定存在的差异:

美国萨班斯法案规定,上市公司的主要高管必须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一旦财务报告存在违规不实之处,将按照证券欺诈被判处最高25年的徒刑,对犯有证券欺诈的个人和公司的罚金最高分别可达5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对违法的注册会计师可判处10年以下监禁或罚款。而我们国家对于欺诈发行罪刑法最高刑期为5年,罚金是募集资金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

如万福生科欺诈发行案中,公司原控股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犯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绿大地欺诈发行案中,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何学葵犯欺诈发行股票罪、伪造金融票证罪、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60万元。

造假始作俑者因欺诈发行罪最多判五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才可能刑期超过五年。

从上面的处罚力度来看,我国关于证券发行欺诈量刑明显偏低,这也是导致上市公司造假屡禁不止的最主要原因。法律没有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

3、A股股票发行采用核准制,也促使公司上市更加趋向于包装自己

我们国家的A股股票发行,一直是监管部门采用核准制。核准制下证券监管机构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审查,还对发行人的营业性质、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对公司上市进行实质性审核,其实是由证监会在判断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证监会审核通过了,那就意味着这家公司的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因此,也促使有些公司刻意包装自己,如果不包装,就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核,也就意味着公司不具有投资价值。因此导致公司为了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而想法设法去包装自己,各中介机构也就变成了“化妆师”。

二、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造假的原因

1、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

目前在我们国家,注册会计师的地位非常尴尬,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上市公司的委托,审计费由上市公司支付,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进行审计。在这样的境况下,注册会计师如果不听委托方的安排,可能面临着要去“喝西北风”的处境。另外,公司上市离不开券商、律师,公司上市主要靠券商和律师进行包装。注册会计师承担的风险最高,而收费却是最低的。审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方面,恶意竞争现象严重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揽活,不惜超低价出手,为了降低成本,注册会计师只能减少审计程序,压缩审计时间,审计程序流于形式。会计师事务所老板招聘大量刚毕业且没有经过培训的学生或实习生直接上现场去做上市公司审计,导致审计质量大大降低。

3、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实行的特殊普通合伙制也是导致审计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现在具有证券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是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每个合伙人负责一个部门,这些部门的员工大多在40人左右,大的有上百人。实际上这些部门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公司,每个部门的业务市场由部门合伙人负责去开拓。这个部门的人员招聘、工资、管理均有部门合伙人说了算。部门收入给会计师事务所缴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后,都有部门合伙人负责分配。这是一种变相挂靠,有点类似建筑公司资质挂靠。部门合伙人为了能取得更高的利润,想尽一切办法去节约成本,把审计质量抛却脑后。这样的合伙制度,怎么能保证审计质量呢?

总而言之,上市公司造假的原因很多,这里仅从上市公司本身和会计师事务所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转发。

谢谢!

投标业绩造假如何认定

可以提出澄清,要求投标人提供原件核对。可以建立外部单位配合协查机制,

联系投标文件载明的相关项目业主单位核实,对业绩证明文件是否系伪造予以核实

,联系资质证书、生产许可证、

试验报告出具单位

,对证书、报告的真实性予以鉴别

。在确定中标候选人后,仍可以采用书面外调、实地调研、协查等途径调查核实,补充评审

股市业绩造假 股市业绩造假概率有多大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kk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