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股市一月效应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股市1月效应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股市一月效应和股市1月效应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如何看待此次提出的股市单次T+0交易?
研究引入单次T+0交易,现在只是研究阶段,而且只是单次。并不是港股美股那样的无限制次数。这也是A股像国际接轨的一步。
一,尝试T+0是进一步和发达国家股市进一步看齐,虽然只是单次T+0,意味着当天只可以做一次T+0,并不是像港股美股那样无限制次数的T+0,没有完全放开,是充分考虑到了A股的特性,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成的,是循序渐进的,如果完全放开的话,A股的波动有多大谁也预料不到,今年以来对外资的限制等逐步的放开,所以在规则方面也是需要一步步来向国际接轨来吸引更多的外资来进入A股,增量资金是主要的做多资金,所以这是股市正向的一步。
二,单次T+0交易,对散户的影响有几何,这可以辩证的看待,对于操作频率低的散户来说也许是好事,做错了能及时出来,但对于操作频繁而且胜率不高的散户来说,不是好事,因为刚被收割完一次,马上又被收割一次,水平不高但又喜欢追涨杀跌,对于这类散户的打击是比较大的。
明天1月21日星期四股市怎么走?
1月20日周三市场三大股指缩量上涨,红盘报收。实盘满仓冬菜,虚盈5293元。1月21日周四股市围绕3580点震荡冲高回落。短线上涨逢高卖出做空,中长线持仓守好不动。
行情回顾:1月20日A股三大股指早盘快速冲高,随后维持高位窄幅整荡,创业板强势大涨站上3200点,抱团股重回升势。沪指上涨0.47%,深指上涨1.46%,创指领涨3.9%。个股涨少跌多,又回到了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模式,上涨1778家,平盘133家,下跌2218家,涨停103家,跌停7家,固态电池、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长寿药、保险等概念跌幅较大。两市资金成交量萎缩,成交9156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63亿元。
后市预判:1月21日周四,市场围绕3580点震荡冲高回落。市场量能萎缩,抱团股再现升势,市场回到轮动慢涨震荡节奏,关注创指走势和北向资金流向,等待量能放大,抱团优质权重股不断向上突破创新高。
实战复盘:中长线满仓互联网券商股冬菜,在年度业绩预告利好刺激下,冬菜早盘跳空高开高走,午后震荡下行,全天无操作,成本0.00元,上涨1.11%,虚盈5293元。周四及后期操作,短线空仓,等待盘中急跌机会做丅降成本,中长线持仓守好不动。
南网能源上市第二天上涨9.9%,继续守好。
股市周期循环论的阶段有哪些呢
1年四个季度的股市分析,班门弄斧,简单总结下历史。总结历史,才能更好的布局未来。中国股市历年月分走势规律对1992年以来12年的月K线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到历年1-12月的涨跌概率:
1月:8年上涨8年下跌;
2月:11年上涨5年下跌;
3月:13年上涨4年下跌;
4月:11年上涨5年下跌;
5月:9年上涨7年下跌;
6月:9年上涨7年下跌;
7月:6年上涨10年下跌;
8月:7年上涨6年下跌;
9月:6年上涨10年下跌;
10月:6年上涨10年下跌;
11月:11年上涨4年下跌;
12月:7年上涨8年下跌:
从以上数据可见,一年中的2、3、4月均为上涨月份;而6月为分水岭,下跌的年份逐渐上升,表明市场开始逐渐转弱;其中7、9、10三个月中下跌的年份最多,下半年中仅11月是上涨概率相对较大的月份,随后的12月大多为全年最弱的月份。从1992年以来的月度涨跌幅看,1、2、3、4、6、8、11、12月的月均涨幅为正,涨幅最大的月份在8月,为12.7%;第四季度涨幅几乎为零,11月作为上涨概率较大的月份,涨幅较为有限,表现为弱势反弹月。12月虽然是全年中下跌概率较大的月份,但其平均涨幅达到3%,表明12月尽管走势较弱,但总体上下跌幅度有限。从反映交易活跃程度的两项指标换手率和月度成交金额看,2至6月成交金额逐步放大,6月是全年成交额最大的月份,随后成交额逐步减少,四季度成交额最低。至来年1月,成交额有所放大,这与1月资金开始回流股市有一定关系。从换手率看,3、4、6月换手率较高,8月最高,1、2月最低。从1992年以来市场的月度涨跌、成交量和换手率的变化的统计看,上半年的行情多好于下半年,6月是市场开始由强转弱的月份,但高点出现在8月份的概率也较大。从资金流向来看,6月之后资金逐步离场,至来年1月开始回流市场,而市场也在资金的流入下逐步转暖。资金流动方向的出现与形成与资金年底的结帐是有相当关系的。当然,市场的月度走势也与当时市场所处的阶段也密切相关,如市场是平衡市、牛市还是调整市,均使月度走势产生一定的偏离,但方向不改。
一般而言,由于资金的年底结帐,资金入市的愿望较低,但为来年的准备已展开,且12月尽管下跌的概率较大,但下跌幅度并不大,而至来年1、2月份资金的回流,市场则逐步走强,表明12月、1月应是逢低吸纳的月份。另外,我们还应关注“1月效应”,即1月走势对全年的走势具有相当的指导效应,1月收阳全年收阳,1月收阴全年收阴。因为1月是一年中成交最清淡的月份,而主动和自然形成的买盘则对一年走势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国内股市从1992年至2008年11年中,除1996、1998和1999年3年外,其余的8年时间存在“1月效应”,上述不具有此效应的3年,市场处于牛市之中,应是较旺的市场人气占了优势。而具有此效应的年份占统计年份的的73%,表明国内股市也存在“1月效应”。
有人统计过过去十年里,国庆长假之后首个交易周大盘的走势,发现除05年和08年处于熊市下跌之外,国庆节后A股一般都会给投资者发个大大小小的“红包”。而又有人统计过节前与节后两段时间容易发生“同涨同跌”,相同走势的持续性较高。
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或曰:春华秋实。
于是,很多投资者便把自然规律引进了股市,结果总是不能如愿。“春生”是不错的,每年春天,股市都有行情,但是“夏长”则“长”(涨)得很不充分,每逢春夏之交,行就到头了。“秋收”时,股市却一派萧瑟,人们望着逝去的“辉煌”,耿耿于怀,迟迟不忍下手“收割”。而到了“冬藏”时分,股市早已跌得“鼻青脸肿”,有厚利的机构没有利可“藏”,而股民早已无利可“藏”,只能藏一堆套牢的股票。
其实,股市有着与自然界不同的规律,在我看来,应是冬播、春生、夏收、秋游,周而复始。冬播:由于中国财务体制的需要,上市公司年终要现金结账,借债的机构要还债,获利的人们普遍想了结,满市场的人都在说“二级市场风险很大”、“股市还要跌”。试想,人人都想“冬藏”,哪来那么多的人民币让你“藏”?此时,市场的成交量必然极度萎缩,人气悲观。但是,有人民币的人正好反其道而行之——“冬播”——拣“割肉盘”、“地摊价”。也许有人会问:“套牢怎么办?”我的回答是:第一,存银行要“套”1年,只能获利1.8%,而股市“冬播”,只要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作好“套”三个月或半年的准备,就可稳获利18%,是银行利息的10倍,比一级市场还“丰厚”。第二,买“套”时所选的股,不能是当年风光的热点,而必须是全年的“冰点”、小盘、上一年年报业绩好,而本年的中报业绩差的股,次年必有飙升的机会。第三,年末买“套”,次年中必有构筑长长的上影线(熊市中亦如此)的机会,总有几天可顺顺当当地把“地摊价”买来的股票,以“精品商厦”价抛出去。当然,敢“冬播”的人,必须在气势汹汹的“跌市”中有“拼死吃河豚”的反潮流勇气。在9月10日-11月17日,1756-1427点的单边下跌中,没有理由不去“冬播”。问题在于,“冬播”后股市还跌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冬播”后就回去睡觉,或者另选一件事情干干,不去看盘。
春生: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股市中的各路大军,揣着新年的创利目标,欢欢喜喜地开始播种——买股票。不然,财政部怎么完成年度印花税收入指标?几千家券商营业网点怎么撑得起豪华的门面?上市公司到哪里去直接融资(发新股、增发新股、配股)?国有股配售给谁?数以千计的机构靠什么完成年盈利计划?投资基金拿什么向投资人分红利?但是,当人人都拿着大把的人民币想在春天买股票时,便宜货自然就买不到,“割肉盘”都缩了回去,要买就只能拉高吃,“盖帽”打,建仓的成本肯定不低,还须时时担心“冬播”的人把盘子砸下来。于是,高成本持股的机构就会编造“朦胧”利好,炮制题材、热点,大造舆论,急欲把指数推高,快速脱离自己的“成本区”。这样,股市的“春生”,比之自然界的“春生”的周期短得多,长(涨)势猛得多。往往还没等到“夏收”时节,只是在春夏之交(5、6月份),股市一年行情已“生”(升)到尽头(如1995年5月22日的927点,1997年5月12日的1510点,1998年6月4日的1422点,1999年6月30日的1756点便是当年的顶峰了)。
夏收:按理,7、8月份应是生物长势最好的时节,但是,股市的夏天,是很少有“夏长”(涨)的,往往是在高位波浪式地横盘,市场却在等待“盘整蓄势,再创新高”。岂知,主力已利用横盘,将提前拉高的、相当于指数一倍涨幅的翻倍个股,压低获利出逃。因此,中国股市中没有“夏长”。对于“冬播”的人而言,只种“单季稻”就行了,不种“双季稻”。能春夏之交收固然好,夏天收不错。
秋游:由于大主力已提前将原本在“秋收”的活在夏天做完,所以,本来9-10月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股市上却变得空闲起来。当后知后觉的中小机构在幡然醒悟后想到了“秋收”时,股市已一跌再跌,只能“歉收”(让利),而此时中小投资者都已经没得“收”,而只能“割”(割肉)了,遂导致了股市年年秋季单边下挫,今年就创了历史纪录,连续14天单边下挫,使千千万万指望“秋收”的人希望成灰。在我看来,对“冬播”的人来说,在历经春生、夏收之后,秋季应该去秋游,所化的旅游费,会远远少于割肉损失费。
随后,当满街都在叫机构要“冬藏”、“冬眠”(结账)时,理性投资者的新一轮“播”又可开始。“冬播、春生、夏收、秋游”的操作法,与存银行一样安全,且获利达10倍以上,这就是人谓“风险很大”的中国股票二级市场中的“无风险盈利法”或成为股市赢家的“法门”。按此,股市投资,远甚于360行的其他各行。
不同季节有着不同行业的巅峰。在股市也是一样板块的轮动很快,热点的变动很快,想要在不同的行情不同的时间内去捕捉到不一样的行情就要学会去寻找对应的股票。两者相结合,理性的操作,耐心的持有,果断的出货。做到知行合一。坚持下去胜利就会到来。
有人说次新股在往年都具有明显的“二月效应”,2019年还会来吗?
说起次新股,那是我的最爱,研究比较多,每天做短线首选就是次新股。每天收盘后第一个复盘的板块也是次新股,所以我觉得我最有发言权。不过,我不同意次新股有所谓的“二月效应”。但我发现次新股有其它规律。下面请看我的分析。
所谓的“二月效应”,就是说次新股最容易在每年的二月份容易表现,表现较好。这是一个时间周期的规律。恰好我对时间周期也研究较多,我用简单的图表就可以证明次新股的“二月效应”是假的。请看下图,这是次新股板块指数和沪指月线对比图。
上图是有次新股指数以来的图表,共有八个二月份。图中的竖线标示的K线,就是每年二月份的K线。从上图可以看到,只有画圆圈的两个二月份的K线幅度略大于沪指的K线(也不是大很多),其它二月份的K线,都是小阴小阳线比较多,没有明显的表现迹象。所以,所谓的次新股“二月效应”是假的,次新股在每年的二月份根本没有明显的表现规律。
那么,次新股的表现有没有其它规律呢?有对比才有规律。答案仍然可以从上图大概总结出来。从上图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在大盘比较强势的上涨或下跌趋势中,次新股的走势和大盘基本同步;在大盘弱势上涨或震荡时,次新股表现强于大盘。说白点,次新股板块表现的最佳机会在大盘弱势上涨或者震荡时。原因也比较简单,因为操作次新股的资金都是游资比较多,属于非主流板块。这些游资在大盘弱势或者震荡时,才会主攻次新股。
至于2019年的2月份,次新股会不会表现,根据以上规律以及思考A股的看盘经验,次新股会有所表现。首先是大盘背景,符合弱势上涨或者震荡的条件;其次,从次新股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已经出现了涨幅较大的次新股领头羊,很多次新股也出现逆势小幅震荡上涨的迹象,这往往是次新股要表现的前兆。
综上所述,次新股的“二月效应”是不存在的,但是2019年的2月份,次新股可能存在表现机会,还是值得投资者适当留意。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股市一月效应和股市1月效应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