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
这张泛黄,有点沧桑,承载岁月的黑白照片,是我母亲21岁的模样,清纯中透出高贵。平生第一次意外惊喜地得到,恰逢母亲那年八十寿诞,我把照片修复放大,精心装裱,作为“特别的礼物”献给母亲的生日,母亲喜不自胜,叫我们挂在她的床头边。
在我记忆当中,母亲最早的照片,是她54岁的时候,我带妻儿回老家省亲的全家合影。而妈妈从前的样子,兄弟姊妹从来没有见到过。那年代,照相,是一种奢求。
说起这张照片的来由,也是无巧不成书。
经多方联络,2015年6月初,远在江西新余的表姐术玲,携全家来长沙观光。30多年没有见面了,姐弟相谈甚欢,其乐融融。术姐特地带来一张珍藏多年的黑白照片,让我辨认相片上的人物。
照片上五个人,三个大人两小孩。前排坐着两位清秀的,一人手里抱着一个小孩,沉静贤淑。后排站着高个戴帽子的,侧视目光,神采飞扬。
我细细观察,摇了摇头,一个也不认得。
表姐有些怅然,泪水潸然而下。她说,自从妈妈(我们称秋姑)随夫嫁到江西后,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性命,临终前,妈妈告诉她,照片上是外公外婆家的亲人。想念湘潭老家亲人时,就瞧瞧照片。那时,术姐才2岁多,理不清这些亲戚关系。
不久,术姐的父亲再续弦,为怕引起继母的不适,这张照片不太轻易拿出来,术姐特别想远方的亲人时,只能躲开继母悄悄地看看。
早些年,术姐的继母因病过世了,年迈的父亲有时犯糊涂,但记忆清晰时,流露对前妻的不舍与思念。这次来长沙前,术姐的父亲翻出这张照片,叫她对着照片,找找外婆家的亲人。
术姐一脸的茫然,我只好求助母亲。打电话叫侄女盈盈马上登录QQ,我即用手机拍摄了这张照片,直接传了过去,请母亲在电脑前细细辨认一下。
母亲记性真好,一眼就看出了端倪。母亲说,后面站着的就是她本人,前排左是秋姑,右是秀姑,俩人分别抱着术姐和术姐哥哥(可惜夭折了)。
得到确认后,术姐反复打量照片,第一次真切地与离世的母亲相认,第一次看到她哥哥的样子,不争气的泪水奔涌而出。她喃喃地说:“几十年来,我一直蒙在鼓里,今天终于了却了我的心愿,终于看到我妈妈的真容了!”而我呢,也是第一次看到母亲年轻时尊容,天生丽质,大家闺秀般不凡的气质。我激动的欣喜,同样伴随泪花闪烁。
电话响了,是母亲打来的,说起了她和姑嫂如同姐妹般情深,她还清楚记得当时照相的情形:那年,秋姑要去江西了,远隔千山万水,一年难得相见。机灵的母亲便相约她俩到镇上照个相留念。拍照前,姑嫂三人像准备出席一场重大活动一样,认认真真梳妆打扮一番。母亲当年长发飘逸。秀姑说,嫂子戴帽子更好看更时髦。于是,就把摄影棚的道具帽子,往我母亲头上盖,母亲侧目试镜,机灵的摄影师咔嚓一声,便定格了这永恒的瞬间。
“想念姐妹时,就拿出照片来看看。”送秋姑离家的那天,母亲叮嘱。不料,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就是姑嫂永久的分离和伤痛。
感恩这个数字化信息时代,电话、手机、微信和视频,可随时随地与远在天涯海角的亲朋好友联系,分享家人团聚的幸福。从此,不再天长路远魂飞苦,不再梦魂不到关山难。
我的母亲,生于湘潭县泉塘子乡一个没落的伍姓大户人家。据说,外婆生她的头一天,梦见祥云环绕,外公说是好兆头。于是,就以云为名,取名伍定云。88年的人生舞台,母亲扮演了“五种人”的角色,真像一朵五彩缤纷的云,生动光亮了我们的天空。
一个有眼光的开明人。母亲没有读什么书,但她比读书人开明,从不因循守旧。母亲那个年代,算来还是有点封建保守,她就有法律意识,反感包办婚姻,反对不打结婚证就拜堂成亲,坚持要办婚姻许可证,明媒正娶。如今信息化时代,好奇的母亲还要求晚辈告诉她怎么上网、聊天、视频。母亲爱美爱俏,穿着打扮也不甘落后,新衣新裤试穿身上,就不肯脱下来,给儿孙树立热爱生活的样板。
一个博爱的外交家。父亲走后这么多年来,母亲就是这个大家庭核心人物,亲戚朋友来往频繁,人情南北自然就多,我和弟妹天天忙自己的事,很多邻里关系的处理,很多亲情友情的维护,全靠妈妈一双腿走动,她说:“脚步为亲。”80多岁的老人,为了礼尚往来,不辞辛劳,搭乘公共汽车,东奔西走,生怕怠慢亲朋好友。
一个敢担当的女汉子。母亲是一个勤劳发奋、勇挑重担的女人,扶犁掌钯,缝补浆洗,样样精明在行。父亲生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生产队长,长年在外率队修建韶山灌渠,开挖烈雁金河等。母亲既要当爹,又要当妈,里里外外一把手,一心一意支持父亲的事业,用无私的爱心支撑这个家。她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凝聚了家人心,在困苦的环境中承担赡养长辈、哺育儿女的重任。
一个远近闻名的手艺人。我的母亲心灵手巧,技压群芳,她的针线“绝活”就是做布鞋、棉鞋和娃娃鞋,款式颇具地方特色,再现女红艺术的绝代风华!她说,做鞋做鞋,既要霸得蛮,又要耐得烦。妈妈一双手,不知被针刺痛、刺破多少回;一双布鞋,一针一线不知纳进母亲多少温情和审美。在生活最艰苦的时候,妈妈通过做布鞋子变卖,补贴家用。在日子殷实的年月,妈妈有闲就做鞋子,作为礼品赠人。绝大部分亲朋好友都穿过母亲做过的鞋子,她把关爱和体贴带给了我们每个家人。
一个菩萨心肠的慈善家。 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有困难,母亲总是第一个出手相帮,还动员家人尽力相助。母亲前夫因病英年早逝,前夫的妈妈活到90岁,母亲每年专程给她拜年,为老人生日祝寿;老人有什么病痛,母亲总会抽出时间去看望。妈妈这种播散爱心的孝敬孝顺,在方圆几十里传为美谈。
(图为母亲与两个女儿近影)
母爱深深深几许,深山夕阳深秋雨。父母养育了我们四姊妹,从不溺爱,从严要求,放手让我们去打拼,去闯天下。她常对子女说,一个人硬要发狠努力,才能有饭吃有衣穿。农家子弟出身,没有后台,没有背景,没有权势,全靠自己智慧的脑袋和勤劳的双手,才能安身立命。而今,我们成家立业,小有所成。年迈母亲仍苦口婆心叮嘱,要勤俭节约,不要大手大脚,有时想到无时苦……此等养育之恩,如滔滔江河;寸草之心,难报三春光辉!唯愿母亲身心健康,长乐未央,岁月不改初心,亦如当年时尚!(汤江峰)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