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购几种汕头书——
新写一篇和潮菜潮味有关的文字:
1980年代深圳特区初创之时,原宝安县人口不足三十万人,其成规模的高速发展端赖于持续大规模的移民。首批两万多解放军工程兵就地转业之外,彼时成群涌入深圳的移民群体,首推潮汕人。眼下生活在深圳的潮汕籍人士已经有四百多万,潮菜也因此成为今天深圳饮食文化中的一脉主流。
香港佳宁娜集团1988年跨过深圳河来深圳攻城略地,引领了深圳潮菜高档化、时尚化潮流。不过,既然有几十万潮汕人早就在特区安营扎寨,第一家潮汕风味餐厅又是哪家?
此事说来有趣:在写于2021年10月的那篇《深圳人的潮味轨迹》文章里,汕头潮菜大师钟成泉先生转述他师兄弟的回忆说,深圳第一家有规模、上档次的正规潮菜餐厅,要算汕头人老板陈焕荣先生1984年在东门南塘汇食街创办的荣华餐厅。
循此线索,我即去深圳报业集团数据库查“荣华餐厅”,结果没查到相关文献。老钟叔前几天来微信,说据刘文程师傅回忆,深圳特区报在1984年7-8月份介绍过荣华餐厅,照片上有朱彪初,刘文程,蔡孝文。看来数据库也并非没有遗漏 过几天我再查查合订本试试。
不管报纸上怎么说,在今天潮菜大师们的记忆中,这家餐厅却热闹得很:
“当时餐厅聘请全国十大名厨之一的潮州菜大师朱彪初师傅为总顾问,大厨则有汕头名厨刘文程师傅、蔡孝文师傅;同时又聘请卤味世家传人纪楚浩先生为该餐厅卤味档师傅……阵容强大,出品正宗,有潮州大裙翅、油泡角螺、大龙虾、活鲍鱼等生猛海鲜,还有卤鹅、鱼饭、蚝烙、水晶球、反沙芋砖及金瓜芋泥等一批纯味潮菜潮味……。”
我在数据库里倒是查到,有一家名为“潮汕酒家”者,1982年12月27日在《深圳特区报》做了即将开业的广告。另据1985年报上的一篇评论说,原来的“潮汕酒家”,由于与“吵散”谐音,婚宴、会友、会议、洽谈生意的人,都嫌兆头不好,不太光顾,以至顾客稀落,后来更名为“喜相逢”,生意才有所转机。
我又查到1984年4月26日的一篇报道说:“喜相逢”开张四月余,盈利四万五,原因是坚持“以中低档为主”,聘请香港名厨主灶掌勺,经营马来西亚的“沙爹牛肉”、香港的“金牌霸王鸡”和潮汕小菜等名肴。
至此似乎可以明白:主流媒体上语焉不详的”荣华“餐厅的确是深圳早期正规潮菜门店之一;而那家名为”潮汕酒家“的餐厅,虽然做过广告,开张营业,后来却”吵散“了;更名之后的”喜相逢“虽然由报纸发了盈利”喜报“,不过看其出品,”潮汕小菜“已是点缀,早早打出的”潮汕酒家“旗帜名实已然双双不存。
一家菜馆的城市记录尚且如此奇奇怪怪,研究城市文化演变的人,真要同时睁大好几双眼睛才行。
胡洪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