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3(鼎和保险电话95633)

开往春天的“慢火车”:途经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 票价最低一元

图为由四川普雄驶往攀枝花的5633次列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哐当哐当……呜……”绿皮火车缓缓停下,车门被打开。

铁道旁等待已久的人群瞬间活跃了起来,有人扛着一蛇皮袋土豆,有人背着一箩筐花椒,一个个有条不紊地登上火车。车厢里,还有不少特殊的“乘客”——活鱼、活鸡,甚至还有活羊、活猪。

在近日热播的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中,“慢火车”的身影备受广大网友关注。“慢火车”通常指铁路部门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开行的票价低、站站停、速度慢的公益性旅客列车。这81对穿行在崇山峻岭间的火车,既是老乡们出门乘坐的“公交车”,又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便民车”“致富车”“连心车”。

开往春天的“慢火车”:途经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 票价最低一元

往返于贵州省贵阳市与铜仁市玉屏县的“扶贫慢火车”——5639/5640次列车,每天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沿线居民将这趟列车当成农产品出山和学生上学的主要交通工具。图为在贵州凯里火车站,群众上下该趟列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穿行大山51年 “小慢车”见证彝族老乡越过越好

历时9个多小时,全程运行353公里,停靠26站,最高票价25.5元,最低票价2元。

这是5633/34次“小慢车”的全程运行情况。这对列车穿越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往返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雄站与攀枝花市之间,串联起国家级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为连接大山内外的世界搭起了桥梁。

“咯咯哒……”“哞……”“咩……”最后两节行李车厢是整列火车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村民们最熟悉的“家禽车厢”。和别的火车不一样,多年来“小慢车”运行的“背景音乐”中,少不了的是各种活禽的鸣叫声。

“过彝族年的时候,家禽家畜更多,就像动物园一样。”从刚开始来的不习惯,到现在产生亲切感,火车司机陈伟已经在5633/34次“小慢车”上度过了八个年头。除了能听到充满生活气息的声音,他还能看到随四季更替的五彩斑斓色——春季,红彤彤的樱桃是彝族老乡捧在手里的“明星产品”;初夏,是蕨菜、青岗藤、蒲公英收获的季节,车内药香悠悠;8月,红皮马铃薯带着泥土芬芳;10月,深红色的大凉山苹果令人沉醉……

陈伟告诉记者,每周一三五是当地的赶集日,不少铁路沿线的居民都会搭上“小慢车”,去临近的集市采购商品,贩卖土特产。几元的车费,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在喜德、冕宁等地下车,把农产品卖给当地商贩,再乘坐当天的列车返回——这是不少村民的生活。有时在火车上看到心仪的商品,也会直接在车上做起买卖。

逢站就停的“慢火车”,成了山区人民赶集的“公交车”,也让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不再遥远。“坐火车比坐汽车便宜多了,节省下来的钱能让孩子们多买一支笔、一本书,也离梦想更近一步。”更让陈伟高兴的是,曾经很多孩子住在山上,两三公里的直线距离,走山路的话要花上一整个早上,而近年来的易地扶贫搬迁,帮助不少家庭从山上搬到了山脚下,孩子们赶火车更方便了,再也不用长期寄宿在学校里。

在搭乘“小慢车”的乘客中,九成是彝族老乡。为了让他们的出行更便捷,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增加了车厢内的彝族文化元素,列车广播用双语播报,并为途经彝族聚居地的列车专门安排一名彝族列车员。驾驶火车8年多来,陈伟见证了彝族老乡们的变化:“老乡们现在变‘潮’了,年轻人衣着鲜亮,车厢里大家都用手机发微信、刷微博、刷抖音。”

从1970年至今,无数人搭乘“小慢车”去读书、赶集、打工、嫁娶……半个世纪,“小慢车”成了彝族老乡们心中的乡愁印记,成了他们改变命运的“梦想车”、美好生活的“致富车”、开进心窝的“连心车”。

81对“慢火车”途经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 票价多年不变

像5633/34次这样的“慢火车”,全国共有81对。作为助力精准扶贫、完善区域交通方式、服务百姓出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慢火车”在崇山峻岭间已经穿梭了几十年。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81对公益扶贫旅客列车,包括“庄户列车”“赶集列车”“乡情慢车”等,每年运送沿线赶集务工求学的群众达2200余万人次。这些“慢火车”的开行范围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云贵地区、凉山地区、南疆地区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市达104个。

不涨价,是“慢火车”的一大特点。从淄博站至泰山站的7053次旅客列车,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票价最低的列车。以前7053次列车每天早晨6点52分从淄博站发车,终到泰山站的时间为中午12点41分;如今升级更新为电力机车和空调车厢后,往返旅行时间也压缩了。开行40多年来,列车一直在升级,但始终没涨过票价,最便宜的票只需要一块钱,运行成本远远超出了客票收入。有人曾算过一笔经济账,不算人工成本,光直接成本每年就会亏损400多万元。

“公益扶贫旅客列车多经偏远贫困地区,旅客出行需求虽不旺盛却是刚需,平均客座率不到40%,普遍运营亏损。”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在这种情况下,铁路部门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持根据需要开行公益列车,长期执行1995年的普速旅客列车运价标准,票价几十年不变。

开行“慢火车”似乎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但从不变的票价中可以看出,“慢火车”的开行绝不单是“经济账”,而是饱含温情的“民生牌”。崇山峻岭间,一节节绿皮车行驶在万里铁道线上,大山深处的百姓或乘车贩卖土特产品,或乘车就医求学、走亲访友,一趟趟的公益“慢火车”加速着山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为沿线乡镇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你送产品来,我输技术去”,城市与山区你来我往输送的产品与产业技术,满足城市庞大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新兴科技也助推着山区产业链的转型与升级。

慢车不慢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我经常坐‘慢火车’去卖土鸡土鸭。一般中午12点20分在金刚沱站上车,只要13分钟就能到旁边白沙镇,比坐汽车要快二十多分钟,而且一张票才两块钱。卖完鸡鸭,下午3点18分再坐这趟车回家还早早的,节约出的时间还可以干很多农活。”

记者一提起从重庆开往四川内江的5612次“慢火车”,家住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金刚社区的张泽亮就滔滔不绝。他原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05年在外打工时骑自行车被货车撞伤,从此丧失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家中妻子肢体三级残疾,且患肺气肿,家庭因失去稳定收入来源而致贫。通过驻村干部帮扶,张泽亮家里喂养了两百只土鸡土鸭,还种了不少花椒,而这些扶贫产品绝大部分都是通过5612次列车销售出去的。“去年年收入有四万多,多亏了火车的‘牵线搭桥’。”

火车是大山里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桥梁,循着铁道,他们就能找到通向幸福的路。和张泽亮一样,依托“慢火车”富起来的,还有云南省禄丰市妥安乡的彝族妇女李光仙。

早春的10时02分,7466次“慢火车”停靠在甸心站,翘首以盼的李光仙带着家中的亲戚、村里的姐妹坐上这趟车,他们的目的地是两个小时后的终点站——元谋西站。四年前,她坐着火车发现了这条劳动致富路,前往冬无苦寒的元谋县蔬菜基地成为了一名“菜客”。“以前,家家户户种地,吃不完的就背上背篓坐着火车到县城售卖,这几年,我们更喜欢坐着火车去蔬菜基地打工,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四年来,在火车提供的便利出行条件和“李光仙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彝族老乡坐着火车走进蔬菜基地,彝乡贫困面貌也在悄然改变。

“乘着慢火车去旅游”,是不少旅行社推出的热门项目。送出了山货,拉来了游客,慢慢悠悠的“网红”火车,如今正在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地处偏僻,而这里运行着一列“网红火车”——“蔡家崖号”。三年前,“蔡家崖号”旅客列车开进兴县这片红色热土,结束了沿线吕梁山集中连片贫困县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

兴县圪垯上乡干部李龙向记者介绍,“蔡家崖号”如今已经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车”“民生车”,帮助不少困难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据了解,开通的第一年,就为兴县运送游客121.49万人,旅游收入10.13亿元人民币。“第一次坐上这趟列车,我就能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力。老区人民通过火车走上富裕的生活,山外的游客通过火车走进吕梁山缅怀先烈,‘蔡家崖号’的红色血脉生生不息。”李龙说。

因地制宜 按需施策 从“绣花功夫”读懂“一个也不能少”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作出规划。

一个个数据,见证着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到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3万公里,比“十二五”末的12.10万公里增长20.9%。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79万公里,比“十二五”末的1.98万公里翻了近一番。

在高铁网“八纵八横”不断加密成型,“两小时经济圈”“半小时生活圈”走进百姓生活的时代,“慢火车”是不是该“下岗”了?

当然不是。快,可快出新时代的中国速度;慢,则慢出暖民心的人情味道。持续开行的81对公益“慢火车”,践行的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在高铁时代,党中央从未忘记贫困山区群众的出行需求。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14个集中连片特困等老少边贫地区累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3.3万亿元,占铁路基建投资总额的78%。“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责任书,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要求,把精准扶贫举措落到实处。“四好农村路”延伸至祖国的山川角落,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慢火车”也在不断升级换代。不少班次延长了区段,列车服务紧扣短途旅客实际需求,增加了空调,更加注重服务细节。此外,贫困地区帮扶企业生产的农特产品也开始走进车厢,扩大宣传面,拓宽销售渠道,助力老百姓致富增收。

在大凉山,它是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在秦岭山区,它是上学的校车;在东北百里无人的林区,它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哐当哐当……”81对“慢火车”,正满载着民生温度和人民情怀穿山越岭,奏响乡村振兴的美妙乐章。 (韦国峰 蔡艺芃 张锐)

5633(鼎和保险电话95633)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Lin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