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大交通
支付巨头纷纷入场公交、地铁。
4 月 29 日,北京地铁宣布,北京轨道交通全面试运行手机扫码进站。据报道,其支付支持工商银行、京东支付、支付宝等多个支付渠道,但并不包含微信支付。
深圳是最后一个落地扫码支付的一线城市。
5 月 8 日,深圳地铁、港铁(深圳)、腾讯三家公司联合推出的手机扫码过闸正式上线。目前,深圳市地铁的扫码过闸功能仅支持微信支付。后续各方将继续提升系统,引入其他支付手段。深圳地铁集团运营总部总经理陈琪在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扫码进站主要面向单程卡乘客,在原有单程票、深圳通卡、日票、计次卡的基础上新增一条支付通道,暂时不享受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折扣优惠。
根据深圳地铁数据,2018 年,深圳市地铁全网日均客运量已突破 500 万人次,其中,购买单程票出行的乘客约占 13%,达到 40 万人次。而在节假日期间,这一比例还会上升,因此临近景点、商圈的地铁站排队购买单程票的现象较为普遍。据悉,现阶段深圳市地铁全线网每个车站已经设置至少 " 两进两出 " 四台扫码闸机供乘客扫乘车码使用,车公庙、福田、老街、后海等客流大站则设置了至少 10 台扫码闸机。到 2018 年底,深圳市地铁全线网车站的所有闸机将全部支持扫码过闸服务。
2018 年 2 月 5 日,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获悉,日前,北京开始试点推行手机互通卡。
" 大交通 " 出行支付的故事从 2017 年中开始。2017 年 7 月末,腾讯正式推出 " 腾讯乘车码 ",通过小程序的二维码扫码乘坐公交和地铁。2017 年 11 月,银联在上海磁浮线率先开通 " 银联 IC 信用卡 " 挥卡快速过闸,费用从信用卡账户中直接扣除。支付宝、京东支付随后入局。
场景背后的数据
" 大交通 " 出行领域,相比于打车和单车,公交地铁的体量巨大,据行业估算,公交地铁每天的交易量达到 3 亿笔。
一位互联网行业人士表示,移动支付的崛起有一个关键节点,就是打车大战完成了对用户移动支付使用的教育。微信和支付宝烧钱投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支付用户数量大幅度上升。
公交地铁支付领域,中国银联 4 月发布数据显示,银联移动支付已在全国 10 个城市的地铁,370 多个市县的公交可以使用。支付宝已在国内 50 多个城市实现了扫码乘公交。蚂蚁金服城市服务总经理刘晓捷表示,未来一年,这个范围将扩大到超过 100 个城市,除了大中型城市,很多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都将实现扫码乘公交。
交通支付被视为最后一个小额高频支付场景。交通部数据显示,2017 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完成客运量 722.87 亿人,同比略有下降;轨道交通完成 183.05 亿人,同比增长 13.3%,运营里程 5.07 亿列公里,增长 17.1%。
有分析师表示,公共交通是典型的小额高频支付场景,目前全国地铁、公交日均支付笔数超 2 亿笔,日均金额超 5 亿元。支付机构从 2015-2016 年就开始探索,并在 2017 年开始发力该领域。
移动支付巨头布局 " 大交通 " 究竟为何?
" 第三方支付进入公共交通,主要是为了数据。"一位支付行业资深人士如是表示。
" 互联网公司获得数据后,可以更精准的绘出客户画像,拓宽消费金融、电子商务等场景,这打开了想象空间。" 一位互联网金融人士表示。
支付宝回应称,移动支付之下,未来公交、地铁的乘车体验或许会跟如今大不一样。如公交乘车方式,从如今的乘车码(扫码)升级到 " 电子公交卡 " 模式;新商业模式的开启;像打网约车一样 " 打 " 公交车。其中新商业模式包括:公交车沿线经过一家盒马鲜生,那么就可以推送一个盒马的优惠券给乘客。对于不同习惯的乘客,公交公司可以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给不同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