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药商业股票(医药股什么意思)

经受了三年疫情冲击的消费行业,重新热络起来了。

整个消费板块受到疫后复苏的预期,在去年年末出现了一波强势反弹。

食品饮料板块从去年10月31日见底之后一路上扬,迄今已经涨幅超过40%,其中白酒板块涨幅更是约48%。

去年在行业至暗时刻,我们听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大消费组组长董广阳做过一场小范围交流,听他两个小时把消费行业的研究框架和逻辑讲透彻了。

董广阳被称为业内最牛食品饮料分析师,在2022年最新公布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单中继续蝉联第一名。

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详解了如何研究好消费行业。

一个“老法师”的功力跃然其间。

董广阳认为,消费品是一个永远朝阳的行业,但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简单却也很复杂。他引用《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列举的可口可乐的案例,分析消费公司的成长逻辑,“我觉得这是非常经典,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思维模型。”

他还说,不是所有的消费品,都是时间的朋友。也反复提醒大家注意,全球的投资收益越来越低之后,那些具有成长性且有确定性的公司,估值水平会越来越凸显出来,“会比前几年要高,这是回不去的。”

分享最后,董广阳还推荐了一些有助于消费行业研究的书籍,门类广阔,既有偏历史、纵深性的《第四消费时代》,也有可口可乐、娃哈哈等企业传记,以及价值投资者的必读科目。

回头来看,这场分享本身就很有时间的价值。

而对于当下如何看待消费复苏的机会,亦有更深远的视角。

我们整理出一些很有启发的重点内容,分享给大家。


消费行业看起来很简单但也很复杂


1、我们对任何一个行业的研究,都要从它的行业属性出发,去研究它供需数据框架下的产业特点,比方说产品的竞争格局、周期、空间,再基于商业模式本身去研究它的经营特点,这就是行业研究的基本方法。

2、公司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还是竞争力和经营周期。

3、消费品是长线大牛股的土壤。

西格尔在《投资者的未来》这本书里总结得非常好,1957-2003年近50年标普500指数里20个最佳幸存者,90%来自于日常消费部门和医药保健部门,其中日常消费股票有12只,其他都是医药的个股。

当然,2003年之后美股也同样诞生了非常多优质的消费品股票。

4、消费品是一个永远朝阳的行业,这是没错,但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简单却也很复杂。

它虽然就在我们身边,可见、可得、可思考,但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多变的,要去理解全社会各种各样消费者的变化,去感知他们的需求与自己的不同。

同时又要研究透整个行业的发展形式,这是不容易的。

5、如何把一家公司的价值从200万美元做成2万亿美元?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举了可口可乐的案例,我觉得非常经典,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思维模型。


从宏观看消费,关于人口的三个要点


6、消费品从宏观来讲,其实是总需求的问题和供给的问题,需求问题总体来讲是基于人口,消费的关键就是人口。

7、中国的人口里有三个问题。

第一是人口的总量,中国的优势就是巨大的规模效应。

中国的企业基本上可以做成跨国企业、国际化企业的规模,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特点。

第二个是人口的结构。什么社会以什么样的人群为主力,整个社会的消费形态就呈现什么样的特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80后的消费已经成为当下的主力,未来90后和00后的占比也都在增加,当00后起来,从优到特的消费就更多了,以互联网生活为主的消费就变得更加多了。

第三是人口的分布。中国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会导致同样一类产品,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市场。

中国的一个大单品它的生命周期比海外,比如说日本,要长很多。

在中国做得很好的外资品牌,在三四线做的不好。本土化比较强的才行。

8、供给端总体来讲,只要有需求,是可以不断扩大生产的,除了特定高端品牌的奢侈品,比如像茅台酒这样的,基本上都是可以持续生产的。

9、这两年开始的数字化,也就是产业互联的过程又开始了。

产业互联又会驱动供给的格局改变,驱动渠道网络的改变,驱动企业生产方式、竞争力的改变,从而驱动整个供给的改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10、互联网是公益市场,价格是到处都可以看到的,全国一统的,所以如果你的品类能够被快速复制的话,价格就会杀得很厉害,盈利水平会处于比较低的状态。

反过来讲,如果客单价低、配送成本高,它的盈利平衡点就迟迟到不了,而消费者计划性相对较强,需求却又是存在的,这就是生鲜的困境。

11、消费升级的路径,其实是人性决定了对消费的需求,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到优到特,最后返璞归真。

12、中国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阶段,尤其是这两年,二三四消费时代都有了。但在经济尚未进入高质量发展之前,基本上处于第二到第三时代进步的过程。


从中观看消费,现在是真正的品牌为王的阶段


13、产业规模有多大,决定了这个行业未来成长的空间,通过当前的规模去看潜在的规模,这是研究很重要的一点。

有两种方法。一是参考别国的渗透率,二是人均值评估法。

像白酒行业,中国人均的合理水平应该在哪里?

中国比俄罗斯、韩国这些重度消费国家低一些,同时,又比那些制造国家略高一些,因为中国人的特点是相对内敛,需要更多的酒精。

根据消费能力和人均消费能力比较,预计未来5-10年人均消费量降至4升,而吨单价上升50%,潜在规模或是560万吨,6700亿元。

14、再看同行的竞争对手,能不能顺利把这个市场吃下来。大市场里的大鱼多不多,这也很重要。

竞争格局从静态来看,越是一家独大的,盈利能力肯定越好,比方说海天酱油,在最新领域一家独大的,利润水平就偏高。

双子星的盈利波动相对还可以,寡头垄断的也不错,相对比较稳健。

15、竞争格局也是动态演变的,因为企业的竞争力是不同的,是在分化的。另外,行业所处的发展周期也不同。

16、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属于那个阶段?到了什么阶段要为下一个阶段储备什么?不同发展周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竞争特点、增长特点、盈利特点。

有部分企业会衰退,比方说100%的浓缩果汁,现在已经属于衰退状态。但有部分企业又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找到新的品类,出现新的增长。

17、2010年前后走向移动互联网之后,信息传播以及消费者的可选择性大幅增加,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品牌或者品质为王的阶段。

非常明显,一些哪怕渠道差一点,但坚持长期做高端产品,品质形象深入人心的公司,就在这个阶段获得巨大竞争优势。

典型的就是茅台、农夫山泉、青岛啤酒,包括一些老字号的品牌。

目前来讲,我认为仍然处于这么一个阶段。


从微观看消费,关键是两个核心问题


18、最后我们还是要落实到消费者微观,微观就是产品。

满足什么需求?在什么场景下落地实现?这是消费的两个核心问题。

19、消费的升级是从生理需求往精神需求发展的,是从个体追求到社交需求不断升级。产品定价也好、营销也好,也都是这么往上走的,工薪阶层、中产阶层、富豪阶层的定位分别是温饱、品质和奢侈。

20、高频的消费会有消费量,现金流的持续性会更好,所以稳定性会更强。如果是可选化的,一定要通过别的方式把稳定性做出来,比如品牌。

21、从大众化到高端化就是盈利点,日常化、可选化是周转率,这些决定了产品品类的本质。

22、高端化和日常化,高盈利、高周转的品类,就是最好的选择,它还有强定价、强规模效应,有稀缺性、标志性,少数人享有,多数人拥趸或安全健康诉求的品类,白酒就处于这个象限。

23、部分奢侈品,豪车、名表这些属于高端化、可选化的品类,高毛利、低周转、强定价、弱规模效应,讲究稀缺性和标志性,ROE回报会偏低。

24、日常化、大众化的,比方说海天酱油、乳液,本质上属于低毛利、高周转,定价能力相对弱,有强规模效应。

它是靠高周转和强规模效应作为核心竞争优势,这个时候就要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组合,全面渗透,养成习惯。

25、如果是大众化、可选化,同时还是低频产品,这个行业相对来说就差一点。


消费品的运营,有四个商业规律


26、产品定位决定了如何去运营。高端品肯定是追求差异化的策略,大众品追求低成本的策略,快销品追求规模化效应,可选品追求新消费的特点。

27、运营里还有一些商业规律,总结有四个。

第一个叫以小博大。

对于新品类的尝试,可以先用小样让消费者低成本的使用,使用满意后,或者培养成熟后,再做大规模。化妆品就非常的典型。

农夫山泉这两年也是,办公室用的,家庭用的,大规格的越来越多,以前都是小规格的。

第二,以高带低。商场、超市、餐饮、食品公司、淘品牌都是用高频消费为导流,带动低频产品销售,高频销售的往往并不是盈利水平较高的东西,低频产品才是它的盈利点。

商场、超市用生鲜作为导流,生鲜不赚钱,但是带动别的产品赚钱。

第三,吃不如喝。

饮品中的风味产品不如功能性产品,功能性产品不如天然性产品。而水市场作为最没有添加的天然性市场反而是最大的。

第四,阴不如阳。

阳性是扩张型的商业模式,阴性是收敛型的商业模式。

没有销售半径限制的就偏阳性的产品,有更长久的成长期,可以不断的从一线做到二线、三线、四线,可以面向全国不断做大单品。

如果有销售半径限制就是阴性产品,适合在半径内不断构建密集的网络。像有些地方性的白酒企业。


让消费者“上瘾”,能做到的公司就能做大


28、渠道运营有两种类别,一个是大经销商制,一个是深度分销制。

大经销商的特点就是企业借用渠道资源、借用社会资源快速做大,当做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进一步扩张市场份额,提高渗透细节,就需要做深度分销。

白酒行业就是在2007、2008、2009年之后进入深度分销的行业。早期做的好的像洋河,这家公司则是从可乐和宝洁那边学的。

29、渠道运营之外,还要进一步让消费者形成持续的消费习惯、持续的条件反射,让它长盛不衰的密码有四步。

第一步,让它流行起来,出发点要有一个超级信息,比方说可乐,接着在超级品牌里要讲出超级Logo、超级成分、超级配方,以及理念和价值观,比如传递快乐。把超级信息注入进去之后,这就叫做品牌的内涵。

第二步,扩散流行。

第三步,构建消费场景,这个消费场景要深入人心,比方说啤酒就构建了烧烤这种场景。这个消费场景要与人的搭配、与物的搭配,相互搭配起来,要有破窗效应。

第四步,习惯上瘾。

30、其实走到第四步的公司没有那么多,到了这个阶段,需要有持续多变的酬赏,有真正的持续投入,还要有上瘾的成分,以及类似攀比的社交需求心理。

如果能再做到这四点,那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公司。


管理把三个要素做好,能实现高效的运营


31、要靠高效的运营才能走向一个集团。

作为一个完整的公司要做好战略和执行,就像一个人的眼、嘴、手、脚和脑袋缺一不可,缺了就残疾了,残疾了就跑不远。

32、首先,管理团队要有长期主义的心态,深刻的洞察力、专注的执行能力和同理心。

其次,组织的生态要有股东支持,员工认同,客户尊重,社会价值。

第三,激励考核要能够市场化,人事能上能下。

这三个要素能做好,基本上就能够保障高效运营。

一个强大的组织,能够把好品牌做的更好,也能够把差的做成好的。


不是所有的消费品,都是时间的朋友


33、我们说“时间的朋友效应”,那是不是所有的消费品都是时间的朋友?也未必。

34、时间的朋友有两类。

第一,符合品类升级的方向,消费升级始终都是从无到有,不断升级的。如果站在升级的位置上,能够活下来,将来就会收获很多。

第二,符合构建竞争壁垒的方向,比方说白酒里,这批酒越来越老,品牌越来越长,壁垒就越来越强了。

这就构建了品质和品牌的双重壁垒,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

35、还有些是没有竞争壁垒的,比方说餐饮,可变成本不低于固定成本,而且需求又是多变的,没办法构建壁垒,这种商业模式并不是时间的朋友。


估值有差异其实就是成长性、确定性和流动性三者博弈的结果


36、为什么过去消费估值偏低,2017、2018年以来就不断拉高了,海外的估值水平又为什么偏高?

从本质来讲,分母端实际上是流动性的问题。在分子端,竞争结构、空间决定了成长性,宏观环境决定确定性,所以凡是成长性和确定性都特别好的公司,它的估值就会特别高。

37、估值有差异其实就是成长性、确定性和流动性三者博弈的结果。

38、随着长钱越来越多,投资收益越来越低,这种稳定性、确定性的公司估值水平就会进一步的得到提高。

39、需要注意,全球的投资收益越来越低之后,这种具有成长性且有确定性的公司,它的估值水平就会越来越凸显出来,会比前几年要高,这是回不去的。

我们不应该僵化的理解估值水平,说20倍就是低的,40倍就是高的。


“黑天鹅”往往都是巨大的历史性机会


40、要把长远的东西看清楚,短期的东西看清楚,才能够该恐惧的时候恐惧,该贪婪的时候贪婪,如何从极端情绪中洞察巨大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41、比如以前的SARS、三聚氰胺、瘦肉精,以及这次疫情,可以发现商品只要能够熬得过周期,最后的这些公司一定会收入更大的市值和份额。

所以,“黑天鹅”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机会,这是我们觉得很重要的点。

42、消费行业有一些书还挺有意思,喜欢偏历史性、纵深性的去看一下《第四消费时代》。还有各种企业的传记,《上瘾》、《定位》系列。

图片来源:华创证券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什么是医药商业股票(医药股什么意思)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本文地址: http://axjcy.com/xingqing/46570.html
文章来源: Lin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