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而且近期亮点不断。路漫漫其修远兮,尽管道阻且艰,但我们仍然满怀期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开春之际,多国政要接连访华。新加坡总理、马来西亚总理、西班牙首相,法国总统、巴西总统等。我们主场外交也是有声有色,博鳌亚洲论坛线下重启,总理发表主旨演讲,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正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民币国际化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人民币国际化,新时代的需求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发行的货币在该国之外成为具有计价单位、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功能货币的过程。
2月23日产油大国伊拉克宣布将用人民币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3月29日巴西宣布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3月28日,东盟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正式会议,讨论以当地货币结算;3月27日沙特阿美战略投资荣盛石化,这也为中国与沙特之间的人民币直接结算奠定基础。
随着中俄、中阿、中巴间贸易人民币清算安排的签署,人民币国际化迎来高光时刻。以国际货币三大职能来衡量,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储备货币与大宗商品计价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支付方面,人民币稳居第五;储备方面,人民币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上升至百分之12.28;计价方面,主要大宗商品贸易与新能源金属大宗商品的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高速增长,原油、铁矿石等 7 种特定品种的人民币交易期货稳步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是全球贸易新时代的需求。
美元稳定性确实在松动
首先,美国两党竞争加剧,内部不稳定性抬头;其次,大部分国家在想办法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如,各国在不断减持美债;欧佩克近期减产原油,被外界认为是一次摆脱美元收割的尝试。 美元体系的维系靠两大“红利”为基础。首先是产业转移红利,发展中国家可以凭借产业其人口和成本优势,来承接美国的制造业产能,从而实现制造业发展,其中代表性的就是亚洲四小龙的腾飞和日本德国二战后的振兴;其次是 An 全红利,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国防实力提供保护伞,企业加速向外延伸,例如石油美元的建立,就是美国和沙特之间以石油换 An 全的杰作,促成了“石油美元”。
但这两大红利都在逐步消失,美国可以分配的资源已经很少了,美国制造业已经空心化,无法再实现产业转移。
稳扎稳打,翻越三座大山
1、我国是典型的顺差国,不利于人民币的对外输出
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想国际化,那么就要承受国际贸易逆差的准备。因为只有你的贸易是逆差的,才能实现货币的对外输出;反之,如果存在大量顺差,就意味着海外的货币又回流到国内了呢。
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接逆差的准备呢?虽然我们现在主要还是依托外部市场的出口红利,(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但是随着双循环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的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相信这一切迟早会改变。
2、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较小
进口方在大多数商品贸易中,具有确定计价结算货币等贸易条件的相对优势,往往可以引导结算货币的选择。因此,在出口贸易中企业如果希望用人民币结算,就需要说服国外的进口商接受人民币,这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要改变企业的贸易结算习惯,难度相对更大。而且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提升也主要靠国际金融计价支付份额的快速增长。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还需推进人民币的国际金融交易功能,这就涉及我们金融市场的开放。
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实际上只有香港一个,而且离岸人民币规模只有总盘子的百分之2,规模非常的小。现在的规模虽小,但是未来可期。大家是否还记得海南封关?在特区中的特区实现贸易+金融两个大维度的自由开放。而这,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其中的道理要慢慢品味。
粉丝们可能会说,那就快点给海外多释放点人民币不就行了。可不是这么简单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这几年之所以没有发生金融风险,就是因为人民币在金融领域不可自由兑换,海外金融巨头手里的人民币资产很有限,也就没有筹码搞事情了呗。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需要加大金融领域开放,瑞评估计在未来1-2年,可能从百分之2的比例提升到百分之5的比例,同步人民币海外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发行也会提升,不然人家手里拿着人民币,又没地方可以投,就是能够“转起来”。
3、国内金融人才相对匮乏
我们国内怎么会缺乏金融人才呢?不是有这么多银行券商吗。是的,这些只是金融从业人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金融人才(瑞评也是普通金融民工)。
金融人才与金融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与推进,到时,我们肯定不乏金融人才,只是需要时间。
天下事有难易乎?只要你做,别说三座大山,多少座山也能翻越。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一个系统性的、缓慢的过程。毕竟美元在全球储备中仍占有百分之58,各国央行也不可能允许这么庞大的储备变成废纸啊。
四、正视当前挑战
近年来RII的快速提升主要依赖于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功能(直接投资、国际债券和票据发行)的提升,也反映了投融资的金融功能对于发挥国际货币职能的重要意义。人民币外储占比已经从百分之1提升到了百分之2.7。
同时我们还面临几大挑战,首先全球化退潮叠加全球产业链重塑,整个贸易基础存在挑战;其次国与国之间竞争加剧,人民币国际化在跨境金融领域可能面临“卡脖子”风险。
对此,我们需要在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本功的同时,形成新的“走出去”策略:首先顺应区域一体化趋势,将人民币国际化与RCEP、一带一路深度融合,在大宗商品贸易中推动双边本币结算策;其次加快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建设,发展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而后就是加快建设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为人民币国际化插上数字翅膀。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作任何推荐及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