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国创医疗器械咨询有限公司)

瞭望 | 细查科大创新路径

中科大高新校区(2021年11月摄) 李丰摄

“科大系”的枝繁叶茂带动了合肥的发展:2022年GDP突破1.2万亿元,连续7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战略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4%;在2023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竞争评估报告重点城市前50强中,排名第6

近10年,合肥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已有、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研究院组建运行,国内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投入运行

“近两年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生留合肥的比例有43.5%、博士留合肥比例44%。”2022年,合肥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27个,新增高技能人才5.5万人,引入大学生首超30万人,人才资源持续集聚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亚彪 徐海涛 陈诺

近日,全球著名前沿科技咨询机构ICV发布年度《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报告(GFII2022)》,安徽省合肥市位居全球第18位、中国第4位,在国内仅次于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上海。高居这份榜单全球之首的,是以硅谷为核心的旧金山—圣何塞。

硅谷,世界著名科技创新集聚区,产学研生态建设的典范。与它纬度近似,相隔万里的中国城市——合肥,近年来也在倾力打造“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链、生态圈。

这个曾经以传统产业支撑发展的中部城市,如今已有能触摸到世界量子产业前沿脉动的“量子大街”,有集聚AI企业超千家、年产值超过1300亿元的“中国声谷”,全市每分钟下线1辆新能源汽车、每0.5秒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一切或直接、或间接与一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称中科大)相关。

中科大之于合肥,犹如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在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征程上,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新探索中,中科大与合肥“全链互动”“创新共生”的现象引人注目。

2022年6月,“创新共生”有了升级版——《“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出炉,安徽在全国科技创新格局上落下“关键一子”,立足合肥城市区域新空间,先期规划建设“一核两园一镇”功能承载区,未来还将在合肥多个区域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若干专业片区。2023年2月,合肥市《支持“科大硅谷”建设若干政策》发布,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建立新型研发模式、鼓励科技创业、创新投融资模式等政策吸引了各类人才。“要招30名管理等各领域人才,全球2000多人报名,有的甚至从美国硅谷等地赶来应聘。”合肥市市长罗云峰说。

从城校共生,到科大硅谷,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合肥在寻找政府服务的新定位,更新发力空间。围绕高效配置科创资源,合肥和中科大形成了哪些创新范式?“科大硅谷”将有哪些新作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这一校一城。

依托“科大系”成就科创城

近日,位于合肥西郊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类ChatGPT技术将于5月落地。这家从中科大创业丛林中走出的企业,在全球多个人工智能技术比赛中夺魁,创造过“连续10年营收年增长率均超25%”“连续13年分红”的业绩。

与硅谷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车库创业”故事一样:1999年,中科大26岁的博士二年级学生刘庆峰和几个同学在一户租来的民房里创立科大讯飞公司,以自主创新的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始了成果转化的创业之路。

“微软把图形做到了极致,苹果把触摸做到了极致,属于我们的‘极致’在哪里呢?”刘庆峰曾激情飞扬地讲述自己的追梦故事。

2022年全国“双创周”合肥主会场,集语音转写、在线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办公”设备,可辅助医生诊断的“智慧医疗”设备,应用于矿山、钢铁厂等工业领域的“智能安检”设备……一大批来自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黑科技应用“亮相”。

1970年,中科大南迁至合肥。53年来,在合肥的发展历程中,中科大像一粒种子,不断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类似科大讯飞这样的“科大系”企业在合肥快速成长,涌现出科大讯飞、科大国创、科大智能等多家上市公司。一些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成为合肥的产业地标。

2012年,以科大讯飞为龙头,全国首家定位于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建立。截至2021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达1423家,年产值1378.6亿元,连续五年产值增长率和企业数量增长率超30%。

距离“中国声谷”不远,并不宽阔的云飞路已家喻户晓,这里坐落着以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为代表的几十家量子科技企业,被人们称为“量子大街”。这三家领军企业也是由中科大的三位院士创办。

“科大系”的枝繁叶茂带动了合肥的发展:2022年GDP突破1.2万亿元,连续7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战略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4%;在2023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竞争评估报告重点城市前50强中,排名第6。

近10年,合肥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国家实验室挂牌,已有、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研究院组建运行,国内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投入运行。

“中科大学生写了一首歌,讲中文系的学生‘文里文气’,学外语的叫‘洋里洋气’,学历史的叫‘古里古气’,他们说合肥是‘科里科气’。”合肥市一位负责同志曾打趣地说。

坐足“冷板凳”瞄准创新长跑

首次在实验中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首次在固态体系实现保真度99.92%量子受控非门……今年2月的第一周,中科大量子研究新成果接连发布,对未来量子通信网络构建和可实用大规模量子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量子科技,我国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中科大的金字招牌。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到“九章”“祖冲之号”等量子计算原型机,无一例外发端于一点一滴的基础研究突破。

80多年前,如果没有威廉·肖克利在贝尔实验室里发明了晶体管,或许硅谷就不会存在。美国硅谷的发展源头就是基础研究。“百无一用”,实堪大用,基础研究看似远离现实生活,其实是“科学—技术—生产力”这一链条中的重要源头端。

“科学的高峰在不断创造,高峰要高到无穷。”中科大校歌歌词宣示着它的立校之本。“我们有搞基础研究的传统。”中科大校长包信和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中科大一直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工作,强调“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全国最早成立研究生院,最早创办少年班,最早实行“100%自选专业”、最早探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培养模式……自本科生入校始,学校就将学生分成两百余个小班,安排学校最好的教授为学生们讲授“科学与社会”通识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做能够“顶天立地”的科研项目,做最前沿、最艰深的研究,解决国家和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男生想当爱因斯坦,女生想当居里夫人。”在中科大,这句流传甚广的玩笑话透着几分“合理”,从每年该校的《图书馆资源使用报告》中可见一斑:《力学》《电磁学千题解》《复变函数》等长期霸榜,一些学生一年300多天“宅”在图书馆。

自2000年以来,中科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余次。单是2022年,该校“实数量子力学检验实验”“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蛋白质设计研究成果”等分别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重大突破以及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这是一场瞄准“从0到1”的长跑。当年,中科大初来乍到,“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粮,一定要让中科大师生吃饱。”合肥人腾出地方、凑齐粮票接纳了这所学校,随后就是陪着它一起,先坐足“冷板凳”。

大科学装置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利器。1978年,中科大大胆设想:自主建造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加速器。一无经验二无设备,中科大师生奋斗多年,最终在学校里建成这个大科学装置。

此后,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落地合肥,合肥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合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空探测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合肥建立。

作为创新源头的基础研究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引擎,还给这座城市带来冷静思考的能力与氛围。

“原始创新往往投入大、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但成功后的回报远远超过一般创新。”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工程师张志介绍,在“投入大、周期长”的大科学装置建设上,合肥市既给予科研经费配套,同时承担项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央、省级资金形成合力。

瞭望 | 细查科大创新路径

国仪量子展厅陈列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国仪量子公司供图

学校重育人 城市宜“养人”

在刘庆峰读书的时代,大学生创业还是新鲜词汇。回忆起创业缘起,他坦言这不是个人行为。“那时我们都是科大学生,学校允许就是对我们创业的最大支持。”

雏鹰、雄鹰、鲲鹏……展翅高飞的它们被中科大用以代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中科大副校长周丛照说,雏鹰计划中,学校为独立承接科研项目的学生提供10万~15万元的科研经费;雄鹰计划中,学校会为成立初创公司的课题组提供30万~50万元的经费支撑,处于此阶段的高年级学生经过雏鹰计划的培养,若已具备技术转化的潜力,还可以进行初步融资;鲲鹏计划中,学校与安徽省各市联合,按1∶1的匹配支持力度提供200万~500万元的经费,助力学生的创新成果进一步在市场上放大。

中科大教授季恒星告诉记者,对留校工作的学生,除提供实验室、科研经费等硬件外,在对创新人才的管理和考评上,学校充分尊重学术规律,不提发表论文数等硬性指标,而以“阶段考核”代替“年度考核”,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通过“柔性考核”激发创造热情。

譬如,多年前,工程科学学院的梁海弋教授冒出个“古怪”的想法——想弄明白公鸡行走时为何颠脖子,他向学校科技处申请经费,并得到支持。他研究发现,公鸡颠脖子能让眼睛更精准定位目标,这个成果被应用于机器人目标跟踪技术之中。

学校育人,城市“养人”。中科大落户合肥时,合肥薄弱的产业基础,与中科大的基础性研究成果难以匹配,毕业生很少愿意留在合肥。近年来,合肥“人才强市”战略愈加清晰,“近两年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生留合肥的比例有43.5%、博士留合肥比例44%。”罗云峰说。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高层次人才认定、海外人才职称绿色通道、华侨回国定居手续……走进合肥国际人才城,“窗口”提供了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让人才从“人生地不熟”到“轻车熟路”创新创业。

2022年5月,由合肥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市委组织部业务指导、合肥产投集团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合肥市人才发展集团成立。合肥产投集团总经理江鑫告诉记者,这是合肥运用市场化手段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的关键一步,将持续搭建系列一站式对接平台,助力更多优秀人才在合肥创新创业。

2022年,合肥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27个,新增高技能人才5.5万人,引入大学生首超30万人。人才资源的持续集聚,一校一城形成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登门入室谋转化 真金白银投初创

今年春节期间,中科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主任吴长征的手机响个不停。除了拜年短信,更多是学校老师们的创业咨询。

吴长征说,让老师们“来劲儿”的,是学校正在开展的一个试点工作。这个试点有望解决他们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痛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之前多采用“先转化、再奖励”模式,审批流程长、权益分配受制约影响因素多。

对此,中科大探索“先分田、后分粮”,创新性提出知识产权“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新模式,即在科技成果转化前,先将职务科技成果的部分所有权赋予科研人员,科研人员与学校成为共同所有权人,科研人员在利用该赋权后的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转化时,可向学校申请,将其入股至转化公司,学校与科研人员约定收益。学校不持有转化公司股份,不是转化公司的股东,只通过“约定收益”的方式享受转化公司发展带来的未来收益。

“简单来说,以前是先把科技成果纳为国资,再放到市场上去检验。现在是先把成果放到市场上检验,有价值再纳为国资。”中科大副校长吴枫说,有价值的成果再审批,有利于促进成果转化和国资保值增值。

“之前一直想创业,但又有顾虑。”中科大教授熊伟说,自己从事医疗研究,实验检测需上万名测试者参与,离不开市场力量,但传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又让他犹豫不决。2021年3月,中科大正式出台“赋权改革”试点方案。熊伟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科学家:创业1个月就获得4000万元投资,3个月形成50多人的科研团队,5个月收购一家细胞制备公司,7个月5层楼的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我们已建成多条科研管线,加快推进新药研发。”熊伟说。

抗癌药物、电源芯片、工业计算软件……“试点短短一年多,学校就涌现出50多个创业团队,成立20多家公司,合计市场估值31亿元。”吴长征说。

斯坦福大学等高校与硅谷的对接和共生互动,不限于高技术的创新研发,也在于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创新转化体制机制是“纸变钱”的关键一步,需要群策群力。

聚焦科技成果需求方“等成果”、供给方“不会转”难题,合肥在全国首创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班,联手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10所高校院所,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当好校(院)地对接“联络员”、成果收集“侦察兵”、成果转化“经纪人”、专家团队“服务员”,主动挖掘捕捉科技成果转化。

除了专班,还有真金白银投入。2022年5月,合肥市种子基金正式设立。合肥产投集团总经理江鑫告诉记者,聚焦“投早、投小、投自主”。这个基金为合肥初创科技型企业及优秀科研团队提供资金扶持,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实现就地交易、转化和应用。

2022年,合肥科技支出攀升至245.7亿元,较上年增长41.1%,投入科技产业政策资金超90亿元。

容错机制促转化 场景思维创生态

合肥大蜀山西麓有一座“X”造型的建筑,代表着“未来和未知”,也代表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变量。它是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和中科大四方共建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所在地。

研究院执行院长康宇说,中科大先研院自主开展资产评估、管理、使用、处置和对外投资。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不足或短板,只要符合国家改革方向,决策程序符合法律规定,且未谋取私利,对单位和个人不做负面评价、免于追责。这些“容错”改革举措极大鼓舞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热情。

成立10年来,中科大先研院累计孵化企业300余家,建设联合实验室60多家,成为区域高新产业的技术引擎。从如今的合肥市版图上看,曾显得偏居一隅的中科大校园随着城市的发展愈加接近地理的中心。走出校门,无论走向哪个方向,都能走出一条科创之路。

——向西,先研院不远处,中安创谷建成人工智能和大健康两个产业集群,目前聚集了320余家科创企业。

——向南,巢湖之畔,安徽科技大市场。2019年以来,已累计挖掘企业需求1000余项,服务企业8000多家,举办线上线下转化活动230余场,促成项目交易额超400亿元。

——向北,“环城科创园”、中国“网谷”、中国“环境谷”……

就地转化、就地交易、就地应用……如今的合肥,犹如“创新丛林”,法则就是通过专业化科技孵化链,对创新成果赋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和创办企业的“最初一公里”,让技术转变成产品乃至形成产业。

量子科技助推量子城域网、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合肥从“平台思维”到“场景思维”打造创新生态。

去年11月,第五届世界声博会暨2022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在合肥举行。这个活动如今是国内外开发者们一年一度的“节日”,更是人工智能融入城市治理、进入千家万户丰富应用场景的展现。

“围绕10个赛道、108道赛题,3万多个团队参与,现场展示了1200多件AI领域的创新产品。”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说。

罗云峰说,合肥正加快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积极“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以场景思维促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城校共生升级 双向“奔赴”寰宇

“科大硅谷”的招牌最终挂在了合肥一栋建筑的高处。经过多轮征集、投票,LOGO最终确定,其中一点与中科大的校徽类似,那就是都有一枚火箭,腾空飞向寰宇。根据规划,中科大乃至中安创谷、“量子大街”、科学岛等科创集聚地均在其核心区。

“‘科大硅谷’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志告诉记者,这里将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以中科大作为标识,吸引和号召更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校友、科研人员来创新创业。只要符合“科大硅谷”的相关规定和条件,均可享受相关政策。

合肥霆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先行落户,2022年不仅实现了营收大幅增长,还研发制造出搭载机械臂、集成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口腔临床加工设备。“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霆钧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戴俊说,汇聚了一批优秀科创企业的“科大硅谷”有着非常多的创新资源,未来将吸引更多全球优秀人才,成为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

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设立中小微企业白名单,新产品、新技术在政府重点项目采购中给予支持……今年2月,合肥市印发《支持“科大硅谷”建设若干政策》,加快推进相关建设。

这是“科里科气”的城与“顶天立地”的校再度“携手”,掷地有声打出的一张牌:一方面“科大硅谷”为中科大等高校院所的创新者提供创业空间;另一方面,中科大也为“科大硅谷”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

2022年,中科大科技商学院正式成立,由安徽省政府、中科大、合肥市政府三方共建,对标世界一流,借鉴国内外知名商学院办学经验,聚力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五懂”人才。

“我们在办学上做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比如,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注重生源的生态化赋能等。”中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翁清雄介绍,学院面向科技和产业跨界融合设置课程,注重全新的学科建设。“入学面试时,不仅老师、面试官给学生打分,还要求学生给学生打分,以判断学生之间能不能形成互相支持的生态。”

2023年是中科大建校65周年。“我们将继续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包信和说。

“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又红又专,理实交融”——绿荫环抱的中科大郭沫若广场上,镌刻在校风纪念碑上的校歌,无声讲述着中科大的使命:23位“两弹一星”元勋,在中科大任教过的就有11位。中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说,一部中科大史,正是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中科大,追求科学民主、崇尚学术优先是共识。最好的条件给科研和教学;不论资排辈,给新人施展才华的空间;学术不设禁区,宽容“异想天开”。

这种气质与魅力,正如今日之合肥。

时光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科里科气”的城与“顶天立地”的校,一如既往地相拥相依、共进共赢。面向寰宇的人,其实早已身在寰宇之中。(参与记者:吴慧珺 何曦悦)■

武汉国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国创医疗器械咨询有限公司)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Lin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