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一如既往的将粮食安全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正所谓“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农业兴衰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尤其在当下百年未有之世界格局变化动荡大背景下,大国之间博弈同时蕴含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诸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波诡云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而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与实施正是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有力抓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要把现在15.46亿亩的基本农田统统变成高标准农田。就河南省而言,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取得明显突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亩,位列全国第二位,但是要实现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目标,目前来看,仍有较大缺口,所以迫切需要进行多元融资模式的探索,下面本文就专项债、政策性银行融资、社会资本投资几种模式来为大家分析高标准农田融资路径的核心要点。
一、专项债
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相关要求,以及相关财政、农业农村部出台的相关支持三农工作的文件,高标准农田项目作为专项债支持的重点领域,一直倍受大家关注。自2018年,安徽、河北、江苏开始尝试推出高标准农田项目专项债券,高标准农田专项债券的发行数量、金额开始逐年攀升。截至2022年,高标准农田专项债券已发行429个项目,发行金额达277亿余元,今年,河南省更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专项债申报支持的重点领域,那么笔者整理了高标准农田在专项债券申报过程需要把握的核心要点如下:
1、合理确定项目申报主体
就高标准农田项目而言,因为项目涉及部门较多,建设内容多而杂、规模小而散,需要协调的方方面面较多,所以申报主体建议一般为本级农业农村局(县级及以上),或者相应级别的政府主管部门,由其具体组织负责项目前期谋划、定位,以及随后的项目立项、评审、一案三书编制等工作。
2、建设内容、规模因地制宜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和农田土壤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主要指的是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以及其他工程。土壤质量提升主要包括退化土壤治理、土壤培肥等工作。
各地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注意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重点在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如果要申报高标准农田专项债券的项目,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现状进行梳理,了解当地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水土、气候等情况,还要摸清土地权属、科技投入、基础配套设施等投入,来进行合理谋划。
3、合理谋划项目收入,实现项目收益平衡
申请高标准农田专项债券的核心难点在于项目收益的合理挖掘,整体来看。高标准农田的收益一般来自新增耕地的占补平衡的指标收入、高标准农田补贴(农田水利基金补贴收入)、农作物种植收入等,但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在于,项目收入如果仅为财政补贴资金、政府性基金收入的话,会被认作没有收益或收益较低的公益项目,就不属于专项债所支持的领域,所以,部分省市就要求项目的政府补贴资金收入和占补收入不得超过项目收入的50%。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项目要满足专项债收益自平衡要求的话,就需要有更多的农产品种植销售收入,但农产品销售收入过高的话,往往又会被认定为有产业化、市场化嫌疑。
基于此,各地要根据各个省份申报的具体要求,需要对项目的收入早做规划,合理挖掘项目收益、合理规划。目前河南省对比周边身份高标准农田发行案例,允许以新增耕地、水田、产能交易指标作为偿债资金领域,新增耕地率一般在1%-3%之间,新增粮食产能指标亩均100公斤左右,在此基础上放大1.5倍以上。
二、政策性银行融资
以农发行为主的政策性银行,本身就是打造粮食银行、农地银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发行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高度契合。那么以农发行为例,高标准农田项目融资的贷款期限不低于25年,最长不超过30年,年化利率不超过4%,此外,在申请政策性银行融资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涉及地块最大限度进行流转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能否实现自平衡,关键在于是否流转土地,进行集中连片建设。承担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市县政府,要积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自平衡提供保障。
2、采取建设+运营的管理方式
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主体建议采取“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既可以通过规模化经营最大程度提升效益,也可避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因单个农户日常管护不到位、设施损毁后得到及时修复,导致农田减质乃至撂荒等问题。
3、优选省企或市企与县级平台合作模式
融资主体选择方面,建议优选省企或市企与县级平台合作,成立项目公司承贷的模式。主要是基于省、市级平台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县级平台在当地的协调优势,同时解决了县级平台公司出资实力不足问题。
4、提前解决好项目资本金问题
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资金作为资本金的,建议协调财政部门及早划拨到相关市县,并设计渠道注入项目融资主体。若以项目融资主体自有资金作为资本金的,需提前做好资金规划,确保资金本先于贷款到位。
三、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模式是EPC+O、PPP等模式,各地可以通过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参与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EPC+O模式作为一种成熟的投资模式,在云南、内蒙、甘肃、新疆等多个 省(自治区)进行了成功推广和应用,比如在南疆沙雅县渭干河灌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50 万亩;在甘肃玉门建成高标准农田 4 万亩。这些成功案例为探索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EPC + O 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采用EPC+O模式,由总承包人负责融资,既能有效盘活低效用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县财政又能提前获得大量资金,用于增加对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等乡村振兴方面的投入。
四、典型案例
周口市淮阳区举行2022年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
项目单位:周口市淮阳区农业农村局
主要建设内容:6个乡镇,46个行政村15万亩区域范围内,包括智慧农业系统、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涝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科技管理中心工程等。
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投资估算60000.00万元,其中申请专项债券资金45000.00万元。
财务测算:
收入:补充耕地指标收益 新增产能收益
财务分析结论:本息覆盖数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