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传统曲艺的唱腔“混搭”流行音乐,就让古老的评弹艺术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潮音”,也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
继央视春晚频现“上海面孔”后,2月5日晚,2023年央视元宵晚会再次唱响了申城观众熟悉的“海派之声”。高博文领衔唱响吴语版《声声慢》,陆锦花携手岳云鹏在《花好月圆》的旋律中展开南北曲艺对话,长衫、旗袍、三弦、琵琶,韵味十足的江南之声在上海评弹团的全新演绎下传遍大江南北,新传承、新表达也让江南文化再续生机和活力。
吴侬软语《声声慢》,评弹发出时尚“潮音”
其实,这不是海派评弹首次登台央视了,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还记得,7年前的猴年春晚,他曾和张建珍合作演唱《山水中国美》,身着长衫,手执三弦,吴侬软语一段清唱,那是海派评弹的春晚首秀。
如今7年过去了,再次回到熟悉的演播大厅,高博文感慨万千。这次他将携手多位演员,用粤语、英语、京剧和苏州话四种语言方式唱响多元风格的《声声慢》。“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评弹唱词,但长衫在身,吴侬软语一出,自然流露的江南韵味依然让人沉醉。
高博文告诉记者,评弹是江南文化凝结出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门古老的曲艺,之所以历经数百年不衰,正是因为它能够在不同曲种之间碰撞火花、融合其他艺术形式之长,这是评弹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评弹讲究说噱弹唱,样样都是功夫,这也让它很容易融入新的创作方式,既保持自身特色,又不突兀,还能很时尚。”就像此次亮相元宵晚会的《声声慢》,以传统曲艺的唱腔“混搭”流行音乐,就让古老的评弹艺术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潮音”,也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
15天内四登央视,语言局限也是特色所在
当然,评弹自由却也有自己的规则,原汁原味儿的呈现依然是老戏迷的情之所钟。此次元宵晚会,除了吴侬软语《声声慢》,上海评弹团还派出了一支“曲艺轻骑兵”,由陆锦花领衔12朵金花,携手岳云鹏演绎了一场《新花好月圆夜》。
在这个节目中,上海评弹团的12位年轻演员身着旗袍、手抚琵琶亮相,陆锦花和岳云鹏分别通过苏州评弹和河北竹板书两种形式进行演唱,让南北曲艺同台对话。尽管语言不同、唱腔各异,但在陆锦花看来,语言从来不是阻挡一门艺术传播发展的障碍,“方言具有地域性和局限性,但这也恰恰是它的特色所在。”
就像今年春节期间,从年三十的《角儿来了》到正月初一的“戏曲春晚”,再到“元宵晚会”,15天里,上海评弹团先后四次登台央视,就证明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评弹新表达在全国的接受度正越来越高。
传统是底子,融合发展是内在动力
一台晚会上两度唱响吴音雅韵,更是上海评弹团从人到戏,多年来传承创新的一次成果展示。也许有人说它是评弹,有人说不是,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这些新演绎、新表达,近年来长三角的书场里的确多了许多年轻观众的身影。他们因为创新而回望传统,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传承呢?
“在文化传承面前,不拘泥于何种工具,什么载体,重要的是输出的内容。”陆锦花坦言,评弹是江南文化的最佳剪影,评弹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海派文化的不断滋养,传统是底子,融合发展是内在动力。
当然,所谓融合并非拼盘式地简单相加或粗暴“联姻”,而是要让海派魅力、江南风韵有机融合。这也是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一直强调的,传统曲艺的发展要分两条路走,一条是传承之路,一条是创新之路,但创新一定是建立在传统基本功到位的基础上,只有做到了传统权威才能更好地创新发展,让评弹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江大河中细水长流、生生不息。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