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 信托百佬汇 WEMONEY
10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银保监会官网获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增资已获批复,注册资本增至80亿,一举由行业中下游提至前十。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信托公司增资已较前两年降温。数据显示,2016年有21家信托公司增资,增资总额为364.95亿元。2017年18家信托公司增资,增资总额为308.65亿元。2018年15信托公司增资236.76亿元。
年内8家信托公司增资 累计181.35亿
在过去两年,信托公司增资“此起彼伏”,10亿元的注册资本在行业已是末位。目前,68家信托公司中仅有3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下。
另据WEMONEY统计,在外贸信托增资之前,有8家信托公司增资,分别为光大兴陇信托、东莞信托、兴业国际信托、中原信托、华宝信托、中信信托、西藏信托、外贸信托,增资总额为181.35亿元。其中,兴业国际信托增资50亿元,光大兴陇信托增资30亿元,西藏信托增资20亿元,中信信托增资12.76亿元,华宝信托增资10亿元,中原信托增资3.5亿元,东莞信托增资2.5亿元,外贸信托增资52.59亿元。
具体来看,1月3日,甘肃银保监局发布批复,同意光大兴陇信托增资30亿元,采取原股东等比例一次性将注册资本金从34.18亿元增加到64.18亿元。
1月8日,广东银保监局下发批复,批准东莞信托增资2.5亿元,注册资本金由12亿元增资至14.5亿元。
6月17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批复,同意兴业国际信托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的方式将注册资本由人民币50亿元变更为人民币100亿元,各股东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6月25日,河南银保监局批准中原信托注册资本金由人民币36.5亿元变更为人民币40亿元。
8月16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批复,同意华宝信托的注册资本由37.44亿元人民币(含1500万美元)增加至47.44亿元(含1500万美元),原有股东及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9月18日,北京银保监局批复中信信托增加注册资本、调整股权结构的请示,同意其注册资本由100亿元增至112.76亿元。增资后,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出资金额人民币92.76亿元,出资比例82.26%;中信兴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金额人民币20亿元,出资比例17.74%。
10月15日,北京银保监局核准外贸信托增资及股权调整事宜,外贸信托注册资本由27.41亿增加至80亿。
对于信托公司增资举措,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此前发文指出,自《中国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信托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增资热潮,在当前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增资不仅可以提高信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满足净资本管理的监管要求,也有利于促进业务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信托公司展业思路生变 增资潮褪去
不过,2018年以来,实施增资的信托公司数量和注册资本增加额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根据银保监会的正式批复,2018年共有15信托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增资总额达236.76亿元,其中有12家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央企、地方政府或国企。
2018年增资的15家信托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增资金额少于20亿元,其中增资金额最少的为2.5亿元,最多为50亿元。
数据显示,2016年有21家信托公司增资,增资总额为364.95亿元。2017年18家信托公司增资,增资总额为308.65亿元。
《报告》指出,2018年信托公司增资趋势显著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严监管下信托公司的展业思路发生变化。在严监管的背景下,信托公司不再一味通过扩大业务规模的方式增加营业收入,而是将关注重点转为如何有效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包括找准公司战略定位、增强在资产端和资金端的议价能力等。
第二,增资趋势的下滑与暂时的增资潮结束有关。自2015年开始的信托公司高频度增资与当年4月发布的《信托公司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紧密相关。《条例》将信托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上调至10亿元,未满足条件的信托公司纷纷开始增资,截至2015年末,注册资本不足10亿元的信托公司仅有7家。信托公司为了满足监管规定的高频度增资在2016年已经达到顶峰,而2018年发生增资活动的15家信托公司没有1家在增资前的注册资本低于10亿元,其增资行为全部是基于自身业务发展考虑的自主选择。可以说,增资潮已暂告一段落。
截至目前,68家信托公司中,重庆信托以150亿元的规模位居首位,另有6家公司注册资本超过了100亿元,分别是平安信托130亿、中融信托120亿、中信信托112.76亿元、华润信托110亿、昆仑信托102.27亿以及兴业信托100亿元。此外,10亿元以下的有3家,分别是华宸信托8亿元、中泰信托5.17亿元和长城信托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