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畅、通讯员桂军)7月下旬,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发布,21项来自武汉的专利上榜,其中3项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
中国专利奖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国唯一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该奖项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
光电子信息企业及院校成获奖大户。3项中国专利奖银奖分别是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 VAD 法制备光纤预制棒的装置及方法”、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的“半水法湿法磷酸工艺及系统”、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具有兼容性的小弯曲半径单模光纤”。
获得优秀奖的专利来自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工业大学、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1年底,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加速向万亿级规模冲刺,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的主力军。获奖单位也集中体现这一优势,其中武汉理工大学有3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各有1项专利获得优秀奖。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命门”所在。本次获得银奖的发明专利无一例外都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价值发明专利,从而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甚至创造亿元价值。
如果把国家信息网络大容量传输的高速公路比作“主血管”,烽火通信本次获得银奖的专利,则是帮助构建了丰富的“毛细血管”信息传输通道,打通光纤到户最后一公里。由该项专利带来的产品销售额已超过31亿元。
大量的“毛细血管”,将光信号紧紧束缚在光纤的纤芯范围内,这个范围占头发丝般细光纤的面积比还不到1%;不仅如此,它还要与信息高速公路采用的光纤良好对接,让光信号安全快速通过“匝道”不产生拥堵。这就是光纤到户“最后一公里”难题。烽火通信的光纤技术专家倾注10余年心血攻关,解决这一难题,使我国光纤到户发展驶入快车道。
长飞公司的获奖专利使得光纤预制棒生产不仅尺寸大、单根光纤预制棒拉丝长度长,制作效率高,同时还具有工艺简单灵活,制造成本低的特点,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本次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开创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模块解锁新技术,推动光模块国产化。
截至7月下旬,武汉市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已完成首笔出资,成功设立首支子基金。此举意味着该引导基金正式实质性运作。由中央及地方两级财政资金设立,用于引导、放大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助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强化知识产权转化。重点投向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新企业,支持发明专利培育和成果转化。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