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信息系统本部

全球视野下新冠疫情持续蔓延,而国内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科技创新愈发成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3月以来,由同方股份旗下的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海关研发攻关的“公共防疫隔离单元”在厦门高崎机场投入使用。这些形似胶囊旅馆、如简易衣柜般可快速搭建的隔离单元采用无菌材质复合材料,配备无接触电子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无接触对讲系统。同方威视人将它命名为“卫室”,“与‘威视’和‘卫士’谐音,守护国门安全,未来也可以推广到其他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助力公共卫生防疫。”

从清华到中核,同方的科技实业报国之路

这项设施采用UV杀菌技术消毒灭菌,可对有发热症状或疑似染疫人员实现快速物理隔离,并对人员基本信息、身体症状表现实现无接触快速采集,及时通报医疗部门,便于后续信息统计分析、追溯跟踪,有望极大提升人员密集场所疫情应急处置效率。

这只是同方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展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突破的冰山一角。自疫情爆发以来,同方股份及旗下各企业单位快速形成了25项可集成应用推广的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并在医疗机构、海关、轨道交通、学术科研和社区防控等诸多场景实际应用。大部分抗疫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15项产品技术还成功入选中关村抗疫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清单,部分产品已输出国外,支援国际抗疫行动。

科技应用要为社会需求服务,同方做科技实业,始终要为国家需要服务。”同方股份副总裁燕宪文说,20多年来,这个最初由清华大学出资成立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坚持走科技实业之路,以“科教兴国、产业报国”为初心和使命。去年12月31日,同方股份加入中核集团大家庭,为强核强国、造福人类注入新的科技力量。


体系化抗疫成果

从接到任务、到隔离单元成功研发面市,并设计出与之匹配的出入境人员卫生检疫单兵作业平台,同方威视只用了17天。这是同方股份紧跟疫情防控一线需求,高效输出抗疫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典型写照。

“准确地说,是17个昼夜。”同方威视智慧查验事业部副总经理李亮回忆,那17天里,“人轮休,研发无昼夜”,先后响应业务需求解决细节问题220余项,而每次修改都意味着代码重新推倒重来,最密集时5天改了3版。“夜里11点还在开会讨论,但需求就是会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变化,方案有时甚至是完全推倒重来。”大家还是义无反顾地接着攻关。

从隔离单元到咽拭子采样室、工装制服消毒柜……一个月内,同方威视的“卫室”已衍生出6大系列,并根据口岸检疫、交通枢纽、医疗机构、社区高校、楼宇办公区域特点,推出了疫情防控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各行业防疫一线无感测温、非接触式查验、环境监测、消毒灭菌、远程监管等需求。“待上下游进一步复工复产,我们的生产力和应用前景都有望进一步扩大。”想起那段下班完全没有点的日子,同方威视产业事业部经理彭刚颇有些感慨:“市场不等人,我们也不能被动等待市场,而是要敏锐发现市场契机,依靠技术创新和优势集成来定制产品和服务。”


从清华到中核,同方的科技实业报国之路

抗击新冠疫情的战线上,同方股份旗下不仅有同方计算机、同方洁净、同方瑞风、同方威视等企业为抗疫提供硬件设施,还有同方知网在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上线“新冠病毒肺炎专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平台(OA)”,结合知网已有公共卫生领域知识体系和资源,加快新冠肺炎科研共享、传播及协同攻关,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科研联合攻关提供了智力支撑与保障;同方软件推出了大数据疫情风险及态势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和知识图谱技术,根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活动事件,定制人员流动知识图谱框架,并结合流行病学传播规律,制定潜在高风险传播及感染人群推理规则,计算疑似对象的风险指数,查找符合潜在高风险人群的统计信息和详细信息,对高危人员以及重点信息进行预警,对疫情发展和疫后经济恢复进行监测及风险预测。

但同方并不满足于此,燕宪文说:“我们提供了很多产品,但这些产品还缺乏系统性,我们很希望能够继续做些工作。”

创新动力不竭,自我超越的动力不止。这份信心,来自于同方股份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感知与精准把握,来自于快速形成的“新冠肺炎”智慧应急防控体系化能力,更来自于同方股份多年来在高能辐射检测与灭活杀菌、特种环境防护消毒、信息化软硬件服务、大数据分析、知识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储备优势,以及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创新融合。


“跨界”创新底气

同方股份的主业目前集中在信息产业、安全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三大领域,沿着“技术+资本”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创新孵化和金融支持为两翼支撑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主两翼”战略格局。“同方作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具有的一大差异就是我们处于竞争性行业。即使在某些领域目前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依然需要不断修炼内功,跟住新技术,才能保持竞争优势。”燕宪文强调的这种“内功”,就是创新能力。

从清华到中核,同方的科技实业报国之路

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积累,同方现已构建了集成创新与自主创新双向并行的创新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跨越了从最初的“带土移植”,到“一主两翼”协同创新,再到整体规划布局的“五位一体双服务”等三个阶段,目标都直指在更广阔的领域打造一种符合新时代发展特征的,系统性、可复制的“政用产学研”一体化新平台。

“发展数字经济是当今高质量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纵观同方目前的三大产业方向,信息产业是基础,从技术、到产品、到平台、再到整体的行业解决方案,同方现已拥有了成熟的信息系统集成能力,并与实体经济相融合,致力于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尤其当前处于‘新基建’的风口,同方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我们在行业里走得更深更远。”

燕宪文介绍,同方股份有很多创新应用的“跨界”产品,例如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方向,同方计算机率先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到产品中,形成了从终端到云端的行业信息化集成解决方案;同方软件将AI技术探索应用到交通、城管、社区等多个领域,形成“慧眼达”人工智能视频大数据分析系统系列产品,在河南已应用于全省6000多公里、23条主干线的路网监视;同方威视也将AI技术应用于安检领域,发展出一系列具备智能识图、远程操控的系统装备,进一步推动安检行业智能化发展;同方科工产业本部聚焦国家安全战略,基于国内新一代光纤激光系统构建的分布式激光防御系统,基于超快激光的核心部件打造的智能制造核心工具,将广泛应用于国家工业制造各个领域;同方智慧节能产业本部则将“群智能技术”应用于冬奥场馆建设,助力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向“冰立方”华丽变身……这种“跨界”正是建立在一站式信息系统集成能力的基础上,不仅推出产品,更是提供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跨界”的特性让同方股份更注重攻关“共性关键技术”,由同方研究中心联合多产业围绕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做好前沿技术创新储备。与此同时,同方也注重激发旗下企业的创新主动性,各个产业公司技术研究院聚焦所属行业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在辐射检测与辐照灭活杀菌技术、建筑节能与环保、信息化及大数据应用、空气净化技术、知识管理与服务、物联网控制与集成等领域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细分产品研发中心则围绕客户需求不断迭代创新与突破,构建较高的产品技术壁垒,增强产品在各自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一个由总部同方研究中心—各产业单位的技术研究院—细分产品研发中心三部分构成的层级化创新研发体系应运而生。

在层级化创新研发体系、技术源头创新体系和“三链融合五化推进”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共同支撑下,同方“五位一体双服务”协同创新体系,集创新研究院、孵化器、区域派出院、科创基金和战略协同中心于一体,不仅有了专业的部门制定整体战略策略、服务同方的科技产业发展,更增加了服务区域协同创新的功能。“实现‘双服务’,说明同方‘成熟’了,服务的视野更大了、能力更强了。”

燕宪文说,除在京的同方总部外,同方已在陕西西咸新区落地了面向西部发展的西部总部基地,在发挥区位优势、服务当地经济的同时,正在探索把科技创新的经验复制过去,构建更有生命力的同方产业生态。“要在当地把科技创新的平台搭起来,盘活本地的创新资源,这样才能带动本地公司的成长。”

为全力以赴加快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备工作,同方安全有序推进“冰立方”改造,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严格制定并执行防控措施,落实口罩、医用手套、消毒液等医疗防疫物资,确保有序复工复产和安全防疫稳步推进。


为国家治理贡献同方智慧

上世纪90年代,校办企业涌现。同方就源自于一个依托清华大学科研和人才平台的高科技校办企业。

在最初“带土移植”的创新孵化阶段,通过将清华大学院系创新项目的课题组成建制的“移植”进同方产业孵化体系,以技术注入为手段、以市场为纽带、以资本为平台,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孕育出同方威视、同方知网、同方泰德、同方计算机、同方软件、同方工业等一批优秀企业,在各自领域内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从清华到中核,同方的科技实业报国之路

如今,同方股份与清华大学众多院系合作建立了十多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在计算机系统结构、安全检测技术、危爆物品扫描探测技术、智能微系统技术、智能维护保障、建筑节能与环保等多个技术领域保持着紧密的技术合作,为开展信息化自主创新、支持国家重大工程、维护国家安全、提升新型国家治理能力,以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走出去”战略提供必要的技术创新源头支撑;而多年来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也让同方股份理解科技创新投入市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践中建立起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的运作模式,保障“科学研究成果化—技术成果实用化—实用成果产品化—创新产品商业化—科技企业资本化”各环节有序推进,从而促进资源在科技成果的不同转化阶段的高效配置,实现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链接。

“科创成果必须有应用场景,才能实现产业化。只有在行业内处于引领地位,才能在行业内有一定的话语权。”燕宪文说,现在行业壁垒少了,但想在行业内成为前几名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同方股份而言,这意味着挑战,但也是孵化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的优势,因为同方不仅有资本,更有科技主业来储备配套能力、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从而能够走实走深、做大做强。

目前,同方已在全球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和研发生产基地,源于“中国智造”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遍及五大洲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中核集团拥有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与同方的细分市场有很大的契合度。‘核铸强国梦’的征途上,同方的产业很有竞争力,希望能为中国核工业做更多工作。”从清华到中核,同方不变的是发展科技实业的坚守,以及将科技创新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初心。

“同方在助力此次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清楚得认识到,国家未来会转变治理理念,强化信息透明公开,建立科学研判体系,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加快社会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基于这些预判,同方股份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充分结合自身优势,统筹布局,依托总部的研究中心启动了两大专项:“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科技专项”和“应急防控体系科技协同创新专项”,重点实施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以期实现行业管理数字化、促进治理结构扁平化、推动治理过程透明化、促进行业治理智能化和推动行业监管精准化等目标。

与此同时,同方还研判,未来数字化转型进程将不断加快,几乎一切创新资源和要素都能够被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快速汇聚、整合和配置,从而促使创新主体互动、创新活动组织和创新成果共享更加网络化和快捷化,为破解协同创新中共性知识复用、研发创新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难题提供新的手段。为此,同方研究中心启动了“同方科技创新体系协同云平台”立项与建设,力争让数字转型成为构建平台化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新引擎。


  • 本刊记者《中国核工业》杂志记者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信息系统本部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丽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