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波浪还是泡沫? Web3的价值应该如何判断

来源|白泽研究院正文整理为播客节目【DeepWeb3】

正文要点: Web3的价值是什么? 当前Web3的价值争论在哪里? 如何分析Web3的项目价值? 自我介绍Tim Yang:Westar Labs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江柳: turing company联合创始人,任CSDN主编、美团技术学院院长、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圈热点领军观察者。 什么是Web3的价值? 江:那么,我们的第一个议题,Web3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看到对Web3的评价非常两极化,有人把它当成信仰一样对待,你不同意它就和你急躁,有人完全不理解它投机取巧、胡作非为,国内政策现在发行货币是违法的。 Tim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 Tim :我记得上个月推特上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恐怕“有Web2做不到的场景必须在Web3上完成吗? ”这个问题在当时引起了很多讨论。 一些人认为这种说法本身不合理。 Web3是全新的,应用旧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当然不会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Web3是全新的,有很多东西与原Web2服务并不矛盾,所以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Web3的价值。 这个价值最多的可能是数据所有权问题。 用户在Web2平台上生成的数据没有通过标准化的方法获取,无法证明用户拥有,平台也无法将这些权限转移给用户。 绛:其实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很少。 例如,传统的是人力和土地等。 但是,如何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现在非常困难。 例如土地,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很简单,合同很容易完成,但数据的所有权和如何使用,我想最近很多专家都在研究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看法。 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哪个平台收集的数据,确定它们的归属权都非常困难。 当然,也有人说使用隐私计算和多计算机来做也是一种方案,但从商业模式和产品结构的角度来看,Web3的数据所有权至少给用户带来了有效的数据管理方式,用户通过授权可以产生一些价值,可以在Web3市场上进行真正的交易。 这笔交易很快就像几个T,而不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型数据集其实那个很有问题。 但是,如果出发点是个人,用户个人想拿着数据进行交易,那在法律上可能真的是合理的。 这才是Web3中极具潜力的市场。 蒂姆:我补充一下,这也是Web3非常富有想象力的用途,但实际上并不是为所有数据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Web3只是管理着数据资产等非常小的数据的所有权另外还有加密货币和稳定货币的转账,区块链可以记录用户之间的转账流水。 江:是的。 其实,Web3最早、最能体现价值的产品是比特币,比特币作为产品,必须要有区块链技术。 回头看,Web3的价值至今仍更多地体现在金融领域。 以太网联合创始人Vitalik在几篇文章中表示,希望Web3能产生更多的非金融用例。 例如,还没有被比较,或者很受欢迎的就不是那么大的场景了不是那么泛在的场景。 我个人并不熟悉金融业,但我个人的印象是,传统金融业其实是一个经过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复杂行业,Web3其实可以打破它的规则,也许可以更简化DeFi的后面可能会有很大的进展。 当前Web3的价值争论在哪里? 蒂姆: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Web3的价值争论在哪里? 我想争论很多,一个层面是Web3的资产没有保障例如,如果我的微博号码被盗,我会打电话给客服说密码被盗了。 因为可以通过证明手机号码等重置密码,所以他的资产还在。 在Web3中,用户证明是帐户的所有者,仅拥有私钥,如果私钥被盗那么你的资产都可以很容易地转用给黑客,但是Web3上不存在所谓的平台端,不能让他们拿回你的账户。 因为没有这样的机制,很多人都觉得Web3的资产安全在后退。 第二个层面是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一些项目本身的代码中存在漏洞,而且这些项目中存在的资产一夜之间被黑客窃取,这些资产也找不到。 即使是开发者或贡献者,也无权做这样的事。 Jiang :我认为这是web 3的早期表现回顾互联网的早期,并不安全。 当时在网上支付,花钱的时候也很吃惊。 这需要一个过程。 例如,现在“Web3需要用户自己管理私钥”是很多用户做的,在用户体验方面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 关于恢复账户,还有其他方案。 例如,用Vitalik提议的Soulbound灵魂的团结,例如社交手段恢复账户。 其实有很多值得探索的解决方案我觉得Web3的账户系统和DID (去中心化身份)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例如指纹、人脸生物特征等方式,不一定是私钥,但私钥一定是最后的手段。 Tim :早期接触区块链的用户大多来自技术所以,我认为私钥丢失是无可争辩的,但对普通用户来说,使用私钥和简化的助记符来存储帐户是非常困难的。 近年来很多加密公司开发了新的解决方案例如,社交恢复、硬件钱包和多个管理钱包。 虽然创新很小,但它能为用户体验带来更好的体验,并能立即证明其价值。 绛:我觉得制造像我们这样的产品和技术的开发者其实正处于“黄金时代”。 我认为Web3是创业史上技术人员地位最高的时代。 因为很多东西都是由技术驱动的。 几年前,我读过一篇名为《胖协议瘦应用》的文章。 以前Web2是当国王的,开发者在每家公司都做底层。 但是,到了Web3就不一样了。 Web3是一个大规模的协同系统,不像Web2去了BAT等大工厂。 最后,每个公司都有很多团队在生产类似的产品,但团队和团队之间缺乏沟通另一方面,Web3是一个“胖合约”,基础设施比如ETH非常有价值,投资者也非常认可,所以大家比较踏实,如果按照比较好的方向开了初创公司,可以说融资非常容易,没有考虑到VC的融资也可以自己发行货币。 所以,Web3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从技术出发,由技术主导的时代。 蒂姆:做的都一样,但在Web2时代,无论是腾讯系、阿里系,还是同一个链接用他们的软件说不通。 例如,如果在该链接上提示“存在安全风险”,也不能说有公共API。 实际上,用户对这种现象只能捏着鼻子忍耐。 但是,Web3在这样的事情上与Web2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看起来差不多,但都是网页,差不多的互动。 “登录按钮”最多变成“连接钱包”,但业务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 Web3背后的业务逻辑写在智能合约上,智能合约是开源的,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审核代码,所以Web3的所有产品都是透明的,它们同时存在于Web3生态系统中,所以不会产生生态上的巨大割裂感。 另外,智能合约形成组合可能性,组合可能性是创新点。 例如,想组合淘宝、微信、嘀嘀打车的部分功能给用户带来便利,但Web2连链接都打不开,但在Web3上开发者无论组合什么协议都很容易让用户使用。 绛:其实可组合性非常重要。 事实上,我本人抽象地认为Web3的价值是一种激励机制,是推动创造更多价值、合理分配价值的新趋势。 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已经到了顶点。 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大,无法改善。 例如,推特创始人Dorsey决定选择另一个炉子,因为他不能改变现在的代码了构建了去中心化社交协议Bluesky,建立了Web5的概念。 总之,他的动机来自对现状的不满。 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学习Web3。 因为这个社团里有很多特别有才能的开发者。 以前是一个比较小的领域,但现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能人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有能力有梦想的年轻人应该能成就大事业。 蒂姆:你刚才说在Web3领域有很多工程师很活跃,业界并非如此。 虽然只是工程师制作产品的好处,但便利性也仅此而已。 比如在DAO领域,传统创业者和用户在里面玩的有声有色,技术背景也不需要太多因为已经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工具可以随便使用了。 以前有人问我有没有能在Web3上做点什么的技术背景,我认为在2022年,这个障碍不会特别大。 绛:我主要是说工程师应该在这个领域多投资。 也不是纯粹的技术就能解决问题,运输能力也特别重要。 请看ETH和Solana等区块链,那些本地令牌价格高的原因是核心团队有非常强的运营能力,所以运营非常重要。 Tim :很多人都在关注区块链。 区块链的核心是技术,但从运营的角度来说,一个项目形成了自己的社区,用户自发地传播比以往的产品推广更有效。 如果项目没有核心社区,在Web3上就做不好。 我们在制作Web2的时候,会使用市场营销等很多常用的手段。 销售产品就能获利。 但是Web3上的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品牌和社区,只有解决了“用户为什么来使用我们的产品”的问题,社区才能有凝聚力。 Jiang :这也很重要,但其实这在Web3上很独特,类似于开源社区的运营,他在制作产品时需要建立良好的社区。 现在Web3还处于初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但是,好的一面是大家能一起贡献。 大家是一个社区,有很多类似的人,不仅仅是中心队,而是共同决定方向。。 有时核心团队做出的决策也不一定正确,有时社区参与和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如何分析Web3的项目价值? Tim:我首先说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个观点是Web3现在没有多少商业价值,价值来自于像庞氏骗局这样的产品,你觉得刘老师怎么样? 绛:单从外部来看,其实很难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是旁门左道。 真正的旁氏,主观上是谎言。 球队什么都不想做,只是来闲逛。 这是典型的旁氏。 美国一些监管部门列举的旁氏特征是收益率特别高。 我想很多人说是旁门左道,其实我关注的是项目现在没有多少收入,其实是靠新用户的“接受者”维持的。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不能作为判断旁氏的依据试着考虑一下极端的问题吧。 “人类社会是旁门左道吗?” 根据上述的依据,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了新人,比如一些科幻电影,人类失去繁殖能力,不就崩溃了吗? 但是,这个社会不能说是旁氏吧? 所以现在很多创业项目,包括已经上市的公司在内,最后如果它失败了,没有真正支撑它的市值,或者它的评估失败了,你会说旁氏吗? 其实很多情况并非如此。 所以,要合理地看待这件事,某个项目的团队是否真的在做有价值的事也很重要。 这才是真正需要判断的重点。 Tim :抛开这些值得讨论的问题,细分一下Web3的项目,其背后向用户提供了什么,我简单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偏向金融的场面。 在过去的几年里被称为DeFi(defi )的区块链行业最活跃的领域。 defi领域最常见的场景是贷款,普通用户实际上有贷款这一需求。 例如,我有一项资产,用它借另一项资产。 这叫做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实际上在现在的传统金融领域,门槛还非常高。 但是在DeFi中,实际上可以进行没有许可和门槛的使用。 可以抵押我的第一笔资产然后,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就可以马上得到想要的其他资产。 例如,假设用户有比特币,他现在要付房租。 他没有流动资金,可以拿他的比特币做抵押,去借美元,付房租。 我们在传统金融中,想要抵押贷款,需要和银行打交道,需要和金融机构打交道,他们会审查你的资质。 这个流程实际上并不顺畅。 DeFi的贷款,去中心化交易所在传统的金融领域也可以通过Web2中心化的方式解决,但与效率、透明度、信誉度相比比较薄弱。 所以DeFi也是主流用户现在关注的领域。 第二个方面是数字商品,也就是NFT这也是比较新的领域。 如果未来有虚拟世界,也称为所谓的元宇宙,在元宇宙中会制作很多用户拥有所有权的数字商品。 不要着急,说NFT是照片,有什么价值。 NFT这个市场不容忽视虽然有原来的邮票等各种各样的传统收藏,但其实有很多参加者。 包括艺术收藏在内,有很多参与者。 将传统收藏变成NFT,是NFT刚刚问世的方法,今后很可能会成为非常普遍的事情。 我想图书出版也可以考虑NFT的方式。 因为现在我们读的图书实际上是在电脑里完成的,都是数字化的。 例如,我们用了一些阅读软件,读完了一些书,但实际上我们没有为图书出版付钱。 我们只付了软件的会员费。 但是,图书出版收费是另一回事。 图书阅读消费完全数字化,而图书市场本身是以传统方式运作的,所以有机会做成类似NFT的模式。 姜老师在这里是怎么想的?? 姜:这是我现在在想的。 因为我知道其实出版业的变革现在直接成为电子书。 Kindle现在在中国停止服务。 因为收益没有达到预期你可能不知道现在纸质书在中国约有1000亿的市场规模,电子书最后制作出来,仅一家公司就可能有10亿。 (当然不是那样的网络小说),所以基本上没有制作这个课程。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 其实问题很明显,从本质上看,它实际上是图书,实际上属于创作者经济。 问题是:“也许很多读者觉得这位作者写的图书很好,但读者怎么给他钱呢?” 出版社其实是中间商,编辑、制作、发行、销售,如何分配这个价值链上的诸多价值,只有出版社决定。 想想看。 假设我们在Web3上出书,所有的作者、出版社(平台)和读者都加入到这里,最后这本书可能会有很多畅销的模式每个环节的人都被分为一定的价值。 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件事。 Tim:我想说的第三个方面是新的Web3领域,被称为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是组织方式的创新。 蒋先生刚才提到的Web3出版方式是DAO方式。 通过DAO方式,让更多感兴趣的人参加的话,通过丰富各个环节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 目前,DAO有一些现成的工具例如,在刚才提到的我们的利益分配问题上,我们还有一些工具可以让DAO成员参加投票。 这样,整个达沃就可以共同思考这件事如何顺利进行。 虽说DAO是组织方式的革新,但实际上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它还是用Web3这个基础设施,用区块链这个基础设施解决一些问题。 正如姜老师刚才列举的书的出版例子那样,我们也许不一定能用公司化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场景,通过Web3方式升级或重构可以让这件事变得更有趣。 姜:其实公司这种模式有好处,但也不灵活。 例如所有权,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股权,但公司从创业发展到后期。 到底是谁创造了价值呢? 当这家公司达到一定的价值/规模时,很难说出合作伙伴的贡献有多少,大家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 在很多情况下,到了这个阶段就会发生问题。 因为价值的分配不合理。 大企业更是如此。 事实上,每个人在公司真正创造的价值和回报都不是公平的,也不是透明的,因为更多的是根据之前工作的工资重新分配的回报。 在Web3和DAO中,用你创造的价值来评价,贡献更多的利润,而且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阶段不断调整这种利润分配。 如果你做出贡献,你会得到令牌。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其实这是非常创新的地方。 其实,比特币是成功的DAO。 只是,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概念。 它的价格最近下跌了很多,但它还是万亿级的业务,世界上目前也没有市值万亿美元的公司。 各位,比特币的创始人是谁? 比特币有公司吗? 有维持那个的专门小组吗? 许多自发的比特币相关公司、开发商参与其中,共同维护它,依然能维持如此大的价值。 比特币证明了DAO这种新的组织模式是有效的。 Tim :我刚才提到了很多Web3的结构、机制,非常有趣。 下一期我们再深入谈谈吧。 风险提示:根据央行等机构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共享,不开展任何经营和投资行为的推广和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违法金融行为

是波浪还是泡沫? Web3的价值应该如何判断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理财天下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