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投资机会(2016年中国投资机会成本占比)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打造人民币离岸产品中心

04 中华交易服务港股通精选100指数 互联互通机制下港股通投资的重要指标

2017年11月

概要

自沪港通及深港通(合称沪深港通)开通,统计数字显示内地投资者对通过沪深港通的港股通买卖香港上市股票的兴趣日浓。随着投资者对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兴趣日增,开发相关指数服务支持这个市场的持续增长及发展亦是理所当然。指数不但可追踪本地/区域/全球市场、市场个别板块或跨市场表现,更日益用作被动投资工具如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或指数期货及期权等衍生产品的相关资产,投资者可藉此参与个别市场或对冲个别市场中的投资。

中华交易服务港股通精选100指数(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是沪深港通相关指数中专门追踪港股通合资格股票(港股通股票)的指数,具有以下特色:

(1)以市值及成交额计,比港股通股票的覆盖率相对较高;

(2)追踪纯香港概念的投资,就非同时在内地上市的香港上市股票而言有很高的代表性,因此纯反映内地以外地区的投资机会,与国内证券市场的相关性仅属温和;

(3)港股通股票中增长型板块股票的覆盖率较高,例如内地民企及新经济行业的股票;

(4)由于其成分股分布的关系,指数自推出以来大部分时间的市盈率均较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为高,但股息率却较低,回报率的波幅亦较香港及内地主要指数低。

基于这个指数能高度代表港股通股票及新经济增长型企业股票,其成分股的潜在投资机会仍有待通过港股通获进一步发掘。朝此方向,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可能会是开发作港股通投资的ETF等被动型投资工具的一个有用基准指标。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及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深港通)(下文沪港通及深港通统称“沪深港通”)的开通(61),可说对内地投资者别具意义。在沪深港通计划推出前,内地投资者要投资海外市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计划是唯一正式渠道,这须受国家外汇管理局(外管局)通过的投资额度规限。内地合资格的机构投资者在获得QDII资格许可及认可额度后可直接投资海外,但内地个人投资者拟投资海外市场,则要通过既有的QDII产品进行。不过,QDII的投资额度总额自2015年3月起至2017年10月一直不曾增加,维持于899.93亿美元不变(62)

沪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为内地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打开了直接投资海外资产的一个全新规范化渠道。有别于QDII计划,沪深港通不设总额度,只有适用于净买盘的每日额度(63)。此渠道全程封闭,每日额度的使用受审慎实时监控,但又在无总额度下提供相当的灵活度。由于每日额度按净买盘计算,而且每日重订一次(交易时段内若触及额度,当日余下时间将只接受合资格证券的跨境卖盘),整个交易日基本上不会有股票成交额限制。沪深港通下的共同市场因此等于扩展了内地投资者可投资资产的覆盖面,能为他们提供潜在的回报不俗的投资机会。

沪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交易近一年来不断稳步增长,突显内地投资者通过此渠道买卖香港上市股票的兴趣强烈且有增无减。这将令市场对相关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包括指数服务及相关投资工具。(有关沪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成交资料,见附录一。)

适用于投资共同市场的指数服务

1.内地与香港股票共同市场的指数编制

为向内地与香港共同市场提供更佳的相关市场服务,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上交所和深交所于2012年共同成立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中华交易服务)。中华交易服务最先开展的是覆盖沪深港市场的跨境指数,为开发惠及内地及全球投资者投资共同市场的可交易指数产品奠定了基础。图4-1显示中华交易服务现时的指数系列。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1 中华交易服务指数系列

资料来源:中华交易服务网站。

服务内地与香港共同市场的中华交易服务指数有两大类:

(1)中华交易服务中国指数系列——由内地及/或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股组成:

  • 中华交易服务中国120指数(中华120)——成分股为120家大型企业,其中80家为内地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40家为联交所上市的内地公司。
  • 中华交易服务中国A80指数(中华A80)——成分股为中华120内的80家A股公司。
  • 中华交易服务中国香港内地指数(中华香港内地指数)——成分股为中华120内的40家内地公司。
  • 中华交易服务中国280指数(中华280)——成分股为280家中型企业,规模位于中华120的120家大型企业之后,包括200只内地交易所上市的A股及80家联交所上市的内地公司。

(2)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通指数系列——由内地及/或香港上市的沪深港通合资格股票组成:

  • 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指数(中华沪深港300)——成分股为上交所及深交所各自首100只最大型的沪深股通A股及香港上市首100只最大型的港股通股票。
  • 中华交易服务港股通精选100指数(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为100只最大型的联交所上市港股通股票,不包括有A股在内地上市的H股公司(A+H股)。

其他的中华交易服务指数包括中华交易服务中国海外民企指数及中华交易服务博彩业指数,前者追踪于联交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或NYSE American(64)上市的30只最大型的中国民营企业,后者追踪香港上市博彩股的整体表现。

换言之,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是沪深港通相关指数中,唯一追踪沪深港通计划下合资格进行港股通交易的香港股票的指数。

2.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作为基准指数使用

股票指数(或股市指数)以个别股票市场的上市交易股票的价格变动为基础,用以计量该市场或其市场板块的表现。股票指数一向被投资者广泛用作基准,将本身或财务管理人的投资组合表现与股票指数所计量的整体市场或市场板块的表现做一比较。

股票指数因应市场需求而创设、制定、计算、管理及发布。但凡投资者有兴趣投资某个别市场或市场板块又或作跨市场投资,对股票指数就会有需求,以作为评估其投资表现的基准。创设于19世纪、用以计量纽约股市表现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道指),据知是首只股票指数。如今,市场上已有不同类型的股票指数涵盖不同的市场范畴(见表4-1)。

表4-1 股票指数的主要类别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① 欧盟STOXX 50指数是欧元区的蓝筹股指数,涵盖11个欧元区国家的50只股票(资料来源:STOXX网站https://www.stoxx.com/)。

② MSCI新兴市场指数涵盖24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大中型企业,成分股843只(资料来源:MSCI网站https://www.msci.com)。

③ 恒生行业分类指数包括金融、公用事业、地产以及工商业分类指数。

④ STOXX亚太600行业指数系列涵盖19个行业,成分股来自日本、中国香港、澳洲和新加坡等多个亚太市场(资料来源:STOXX网站https://www.stoxx.com/)。

⑤ MSCI世界指数涵盖23个发达市场国家的大中型企业,成分股1 654只(资料来源:MSCI网站https://www.msci.com)。

⑥ 标普全球100指数计量全球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跨国蓝筹公司的表现,100只成分股均具高流动性(资料来源:标普道琼斯指数网站https://us.spindices.com)。

⑦ 恒生国企指数原用来追踪香港上市H股公司。2017年8月,编算该指数的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公布,指数将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分5个阶段加入红筹股(内地以外地方注册成立的国家控股企业)及内地民营企业(内地民企或P股)。

指数按计算方法会有多种版本,其区别可以在于成分股权重的厘定方法及股息的计算方法。最常见的包括只考虑成分股价格的价格回报指数,和计及将股息再投资的总回报指数。另一区别在于权重方式——可以只按价格,或按全市值加权,或按自由流通量调整的市值加权。道指是价格加权指数的佼佼者(65);恒指则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法,个别证券的权重上限为10%(66),这是股票市场中最常见的指数计算方法。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被视为“主题式”基准指数,所计量的是沪深港通下港股通的投资表现。

除可计量股市表现外,股票指数(或用于股票以外的其他资产,如地产及商品市场的一般指数)更日益用作被动投资工具如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或指数期货及期权等衍生产品的相关资产,投资者可藉此参与个别市场或对冲个别市场中的投资。ETF近年尤其愈来愈普及——根据ETFGI(67)的资料,2016年底有3.548万亿美元投资于6 630只分布全球的ETF或交易所买卖产品(ETP),2016年净流入为3 893.4亿美元,是连续35个月录得净流入(68)。根据贝莱德的资料,2017年首季全球的ETF市场录得净流入1 891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当中有1 091亿美元流入股票ETF(69)

ETF是追踪指数、商品、债券或一篮子资产的有价证券,如同普通股一样在证券交易所交易。投资ETF等于投资其相关资产。若ETF的相关资产是股票指数,相关资产组合会与有关指数中成分股的相对权重相同。ETF日益普及,主因是其能提供一简单途径,让投资者可投资几乎任何资产类别、地区或行业,而所涉的成本比积极管理的基金为低(70)

因此,针对个别资产组别的市场或其可投资的市场板块编算合适的指数,不仅是计量市场表现所需,还可通过设立以该指数为基础的ETF去协助促进或便于投资该市场或资产组别、增加流动性。要通过ETF成功达到后者的目的,必须符合两大条件:(1)指数必须可予投资,即指数的组成部分必须能够在自由、公开的市场交易;(2)无须负担高昂的交易成本或产生市场影响而能够按指数成分的各自所占权重购买所有该等成分资产。

投资者对内地与香港股票共同市场的兴趣日增,开发相关指数服务及指数相关的投资产品以支持这个市场的持续增长及发展亦是理所当然。

3.共同市场的指数挂钩投资工具

首个专为内地与香港股票共同市场而开发的跨境指数挂钩投资产品(71)于2013年推出,就是香港交易所衍生产品市场于2013年8月12日推出的中华120指数期货,同年有3只相关的指数ETF于香港交易所证券市场上市(见表4-2)。由于相关指数都属跨境指数系列,该等产品被视为“共同市场”概念的指数挂钩产品,有别于共同市场概念以外独立创设而覆盖香港股票或内地A股又或于香港或海外上市的内地公司的指数ETF。

表4-2 香港的共同市场概念指数挂钩产品(2017年8月底)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该ETF已于2017年11月10日除牌。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

香港远在沪深港通推出之前已有跨境指数挂钩产品供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投资内地证券市场。首只加入内地上市股票作为相关资产并于联交所上市的ETF,是2001年11月28日上市的iShares安硕MSCI中国指数ETF(72),第二只是2004年11月18日上市的iShares安硕富时A50中国指数ETF。2017年8月底,联交所93只上市实物股票指数ETF中,约三成的相关资产有内地上市股票在内(73),相关指数包括MSCI中国指数、富时中国A50指数、上证50指数、沪深指数、中华交易服务指数及其他。所有这些联交所上市的ETF占2017年前8个月ETF成交总额的28%(74)

至于内地,2017年8月底共有85只ETF于上交所上市及53只ETF于深交所上市,当中上交所上市的只有3只跨境ETF,以恒指及恒生国企指数为相关指数;深交所只有1只以恒指为相关指数的跨境ETF(见图4-2)。该只以恒指为相关指数的ETF于2017年1月至8月的成交金额在所有深交所上市ETF中排名第五,占期内深交所上市ETF成交总额的1.6%(期内成交金额最高的3只ETF已占深交所上市ETF成交总额的87%)(75)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2 内地跨境指数挂钩产品供应甚少(2017年8月底)

资料来源:上交所及深交所网站上的每月统计数字。

纵使如预料中潜在需求强劲,但能照顾共同市场方面投资需要的跨境指数挂钩产品,在内地明显供应稀缺。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指数——可供南向投资买卖的指数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于2014年12月15日推出,以2008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2 000点,成分股为港股通股票中市值排名首100只的联交所上市股票(不包括在内地与香港两边上市的A+H股)。指数编算是常用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法,权重上限为10%。指数的实时数据每5秒发布一次。

此指数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为唯一的沪深港通相关指数,所追踪的是可通过港股通买卖的港股。此指数对南向交易的用处,在于其能代表南向合资格股份,以及其组合成分有别于其他现有内地和香港市场指数,可作另类投资选择。详细说明见以下分节。

1.大型南向股票的覆盖率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按市值排名挑选成分股,入选的都是港股通股票中流通量大的最大型股票,尽管只占港股通股票总数的24%(2017年8月底),按市值及市场成交额(76)计的占比却分别为68%及53%(见图4-3)。除H股外(注意指数并不包括A+H股),指数于其他各类股票都有高度代表性(见下一分节)。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3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股票占所有港股通股票百分比(2017年8月)

资料来源:股票列表来自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及中华交易服务网站;市场数据来自香港交易所。

2.纯香港概念,有高度代表性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包含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不包括有A股在内地市场上市的A+H股。因此,此指数计算纯粹对香港上市股票的投资,这给予内地投资者除投资国内股票以外的一个特有机会,来通过沪深港通进行投资。

相对整体港股通股票而言,中华港股通精选100的成分股于非H股中的代表性更高:按市值计,港股占比为33%对25%、内地民企为31%对26%、红筹股为25%对20%;按成交金额计(截至2017年8月),港股占比为25%对16%、内地民企为38%对27%、红筹股为21%对13%(见图4-4)。特别要说明的是,内地民企是现时中国转型至新经济模式的主要增长板块。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4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按股票类别对照所有港股通股票(2017年8月底)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4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按股票类别对照所有港股通股票(2017年8月底)(续)

注:以上是香港交易所所做的股票分类,分类会考虑上市公司是否来自内地,对H股、红筹股及内地民企以外的其他公司,会看其成立来源地及注册成立地。因四舍五入关系,百分比的总和或不等于100%。

资料来源:股票名单来自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及中华交易服务网站;市场数据来自香港交易所。

若不计算H股,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所有其他类别的成分股所包含的港股通股票的占比都很高:按市值计为80%~95%,按市场总成交金额计为75%~96%,虽然占南向成交金额比例略低(62%~91%)(见图4-5)。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5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占所有港股通股票的比率(按股票类别)(2017年8月)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5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占所有港股通股票的比率(按股票类别)(2017年8月)(续)

注:以上是香港交易所所做的股票分类,分类会考虑上市公司是否来自中国,对H股、红筹股及内地民企以外的其他公司,会看其成立来源地及注册成立地。

资料来源:股票名单来自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及中华交易服务网站,市场数据来自香港交易所。

3.行业分布互有相似,但有更多投资新经济的机会

按行业板块划分,中华港股通精选100的股票组合与所有港股通股票同样分散,但金融类股份较少(按市值计为22%对31%,按市场成交金额计为20%对31%),反而来自被视为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板块的信息科技股份,以市值及成交金额计占比都较高(见图4-6)。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6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按行业类别对照所有港股通股票(2017年8月底)

注:因四舍五入关系,百分比的总和或不等于100%。

资料来源:股票名单来自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及中华交易服务网站;市场数据来自香港交易所。

如图4-7所示,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包含相对较多新经济板块中的港股通股票(77)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7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股票相对所有港股通股票占比(按行业板块分类)(2017年8月)

资料来源:股票名单来自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及中华交易服务网站,市场数据来自香港交易所。

  • 信息科技——按市值计占90%,按市场成交金额计占82%;
  • 必需性消费品——按市值计占75%,按市场成交金额计占77%;
  • 非必需性消费品——按市值计占68%,按市场成交金额计占57%;
  • 医疗保健——按市值计占56%,按市场成交金额计占50%。

4.对照香港及内地主要指数的表现

图4-8对比了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与香港、上海及深圳股市主要股票指数的每日走势。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从基日(2008年12月31日)至2017年8月底这8年多以来,其累计回报率达102%,大幅抛离香港两大指数恒指(66%)及恒生国企指数(36%),仅次于上证380指数(119%)、深证A股指数(125%)及深圳中小板综合指数(144%)(见表4-3)。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8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与香港及内地主要指数每日收市(重整基日:2008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2017年8月31日)

资料来源:中华港股通精选100的数据来自中华交易服务,其他指数的数据来自汤森路透。

表4-3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与香港及内地主要指数累计回报率(2008年12月31日—2017年8月31日)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续前表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注:回报率为自然对数回报率。

资料来源:按指数每日收市计算——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来自中华交易服务,其他指数来自汤森路透。

数据显示中华港股通精选100的历史回报率,不论短期还是长期均跑赢香港主要指数。另一方面,内地指数回报率较为波动,尤其是深交所指数的回报率在过去几年显著波动,近年甚至处于较低(或负数)水平,而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则有正数的回报率。事实上,中华港股通精选100自推出以来,其每日回报率的年化波幅大部分时间均低于香港及内地的主要指数(见表4-4及图4-9)。

表4-4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与香港及内地主要指数的各期间回报率(截至2017年8月31日)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注:回报率为自然对数回报率。

资料来源:按指数每日收市计算——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来自中华交易服务,其他指数来自汤森路透。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9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与香港及内地主要指数的回报率及波幅(2009年—2017年8月)

注:回报率为自然对数回报率。年化波幅为期内每日回报率的年度化标准偏差。

资料来源:按指数每日收市计算——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来自中华交易服务,其他指数来自汤森路透。

尽管指数回报率各有不同,但中华港股通精选100的每日回报率与香港主要指数恒指及恒生国企指数相关性颇高——2009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与恒指及恒生国企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及0.899,与内地主要指数的相关性仅处于中低水平——相关系数为0.5或以下(见表4-5)。

表4-5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与香港及内地主要指数的每日回报率相关系数(2009年1月—2017年8月)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注:相关系数为Pearson相关系数;所有系数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相关的水平为0.1%。

资料来源:按指数每日收市计算——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来自中华交易服务,其他指数来自汤森路透。

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仅追踪香港股票的指数当中,中华港股通精选100的月底市盈率一直高于恒生国企指数,大部分时间亦高于恒指,尽管中华港股通精选100的股息率在同期大部分时间均低于该两只指数(78)(见图4-10)。这或反映出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主要来自目前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增长行业(见上文),这些行业会将盈利再投资产生资本收益而非分派作股息,而恒指及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则多为已处于较成熟发展阶段的传统经济公司。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10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及香港主要指数的市盈率及股息率(2014年12月—2017年8月)

注:有关数字为各指数成分股月底股息率的加权平均数。

资料来源: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来自中华交易服务,恒指及恒生国企指数来自恒生指数公司网站。

此外,相对于深圳股市(普遍被视为由增长型股份组成),中华港股通精选100于2017年8月底的股息率(3.08%)高于深证成份指数(1.04%)、中小板指数(0.84%)及深交所创业板综合指数(0.69%)(79)

5.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带来的港股通投资机遇

总体而言,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具有以下特点,可追踪沪深港通南向交易的投资:(1)以市值及成交额计,于港股通股票的覆盖率相对较高;(2)追踪纯香港概念的投资,就非同时在内地上市的香港上市股票而言有很高的代表性,因此纯反映内地以外地区的投资机会,与国内证券市场的相关性仅属温和;(3)港股通股票中增长型板块股票的覆盖率较高,例如内地民企及新经济行业的股票;(4)由于其成分股分布的关系,指数自推出以来大部分时间的市盈率均较恒指及恒生国企指数为高,但股息率却较低,回报率的波幅亦较香港及内地主要指数低。

有趣的是,尽管有以上实证,2017年截至8月为止,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的港股通成交额占这些股份的总市场成交额的百分比(10%)却少于全部港股通股份的港股通成交额占其总市场成交额的百分比(14%)。不论按股份类别还是行业划分,都发现有相同现象(见图4-11)。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11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及全部港股通股份的港股通交易占其总市场成交额的百分比(2017年1月—8月)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11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及全部港股通股份的港股通交易占其总市场成交额的百分比(2017年1月—8月)(续)

资料来源:证券名单来自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及中华交易服务网站,市场数据来自香港交易所。

换言之,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的潜在投资机遇,仍待通过港股通交易获进一步发掘。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满足了应有的先决条件,可支持开发作港股通投资的ETF等被动型投资工具——该指数成分股可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而成分股的买卖预期不会对市场有影响,因为该等股份按市值计是合资格经港股通买卖的首百大股份(见上文有关ETF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是开发ETF等被动型投资工具的有用基准指标。

总结

沪深港通启动后,内地与香港建立起共同市场,内地投资者今后投资海外市场不但机会比从前多,限制亦较以往通过QDII等渠道为少。统计数字显示,内地投资者对通过沪深港通的港股通买卖香港上市股票的兴趣日浓。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是沪深港通相关指数中专门追踪港股通股票的指数,纯反映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投资机遇。基于这个指数能高度代表港股通股票及新经济增长型企业,其成分股的潜在投资机会仍有待通过港股通获进一步发掘。朝此方向,中华港股通精选100可能会是开发作港股通投资的ETF等被动型投资工具的一个有用基准指标。

附录一 沪深港通的南向交易活动

自沪港通开通后,北向交易在2016年之前按日均成交金额计,大部分时间都是远多于南向交易。但由2015年底开始,南向交易渐呈上升趋势,起初增幅缓慢,及至2016年12月深港通推出后开始急速增长(见图4-A1)。南向交易在联交所主板市场总成交的占比由2015年9月占主板日均成交额(80)1.0%跃升至2017年9月的峰位6.1%。相较之下,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只占内地A股市场总成交约1%(见图4-A2)。此外,期内月份的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多次超过北向交易。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A1 沪深港通下北向交易及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额(买盘及卖盘)(2014年11月—2017年9月)

*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之日起计。

注:沪深港通的交易总额含买盘及卖盘。北向交易的成交额按月末汇率(来自香港金融管理局网站)转换为港元。自2016年12月5日起包括于当日推出的深港通数据。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A2 沪深港通日均成交额及其占市场总成交的比重(2014年11月—2017年9月)

*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之日起计。

注:在计算占市场日均成交总额的百分比,是将北向交易/南向交易的交易总额(买盘及卖盘)除以2,获得的单边数字再与单边市场总成交额(买盘及卖盘以单一交易额计算)来计算比率。自2016年12月5日起包括于当日推出的深港通数据。内地A股市场的基本参考数据包括深交所自深港通开通当日起的A股市场数据。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

此外,自2015年后期开始的大部分时间,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买盘净额均远高于北向交易。由推出至2017年9月底,南向交易只有两个月录得净卖盘,相比之下北向交易则曾录得6个月的净卖盘(见图4-A3)。截至2017年9月,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交易买入港股的累计买盘净额达6 040亿港元,而环球投资者通过北向交易买入内地股票的累计买盘净额则为3 145亿元人民币(约3 720亿港元)。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图4-A3 沪深港通南向交易与北向交易的日均净买盘/卖盘成交额(2014年11月—2017年9月)

*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之日起计。

注:自2016年12月5日起包括于当日推出的深港通数据。

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

附录二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名单(2017年9月底)

表4-A1 中华港股通精选100成分股名单(2017年9月底)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续前表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续前表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续前表

内地投资者在内地与香港证券共同市场的投资机会

2016年中国投资机会(2016年中国投资机会成本占比)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丽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