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光大证券,吴春旸、颜燕妮、白玥)
1、 市场回顾:下跌酝酿机遇
1.1、 估值已具弹性:比过去十年中位数水平低 10%
2022 年年初至今(2022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13 日,下同),计算 机板块下跌 23%,同期创业板指数下跌 29%,沪深 300 指数下跌 20%,计算机 板块涨幅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27。2021 年计算机指数上涨 3%,同期 创业板指数上涨 12%,沪深 300 指数下跌 5%,计算机板块涨幅在所有中信一 级行业中位列第 18。
截至 2022 年 12 月 13 日,计算机指数 PE(TTM,剔除负值)45.6 倍,比 过去十年中位数水平(50.6 倍)低 10%,比过去十年 25%分位数(44.8 倍)高 2%。计算机指数 PS-TTM 为 2.7 倍,比过去十年的中位数水平(3.4 倍)低 21%, 比过去十年 25%分位数(2.8 倍)低 4%,估值具有相当大的弹性。
1.2、 风格转移:中小市值跌幅较低,主题性公司活 跃
2022 年年初至今(2022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13 日)涨幅前五的个 股分别为传艺科技 (+261%,钠离子电池概念,当前市值 130 亿元)、ST 实达 (+240%,公司重组,当前市值 96 亿元)、竞业达(+114%,教育信息化概念, 当前市值 70 亿元)、中科江南 (+66%,智慧政务概念,当前市值 94 亿元)、吉 大正元(+63%,信息安全,当前市值 64 亿元)。
我们统计了近三年计算机公司涨跌幅和市值的关系,2020 年龙头公司表现 较好;2021 年中小市值公司表现较好,市值处在 1 至 100 亿、100-200 亿和 200 亿以上的计算机公司的年内平均涨跌幅分别为+8%、+10%和-3%,中小市值公司表现明显好于大市值的龙头企业。2022 年年初至今(2022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13 日)市场普跌的环境下,小市值公司表现优于大市值公司,市值处 在 1 至 100 亿、100-200
从个股涨跌幅区间来看,2022 年年初至今(2022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13 日)涨幅为正的个股比例为 24.0%,明显少于 2021 年的 55.0%和 2020 年的 43%; 2022 年年初至今(2022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13 日)下跌个 股比例明显高于 2021 年和 2020 年。
1.3、 配置提升空间大:2022Q3 公募基金低配 0.66pcts
随着板块的持续回调,公募基金对于计算机板块的配置比例明显下降。2022 年 Q3 公募基金对计算机板块的配置比例为 2.68%,相比行业标准比例的 3.34% 低配 0.66pcts,配置比例处在历史低位。
1.4、 营收增长利润承压:2022 年 Q1-Q3 营收增长 7%
2021 年计算机板块营收同比 2020 年增长 13%,2022 年 Q1-Q3 营收同比 2021 年 Q1-Q3 增长 7%。从 wind 中信行业计算机板块中,剔除部分计算机相 关业务占比不到 50%的公司,最后共选取 315 家公司作为统计样本。2021 年计 算机板块 315 家样本公司全年实现营收 8,702 亿元,同比 2020 年增长 13%, 较 2019 年增长 11%;2021 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411 亿元,同比 2020 年增长 9.4%,较 2019 年增长 35%。2022 年 Q1-Q3 计算机板块 315 家 样本公司共实现营收 6,058 亿元,同比 2021 年 Q1-Q3 增长 7%;实现归母净利 润 144 亿元,同比 2021 年 Q1-Q3 下降 43%。
分板块看,数字产业、智能制造表现亮眼,云计算板块稳健增长。根据公司 主营业务对计算机行业中的部分公司分九大板块进行分析,2022 年 Q1-Q3 营收 同比增速前二的板块为数字产业、智能制造,分别为 57%、24%,归母净利润 整体表现不佳,2022 年 Q1-Q3 同比增速前四的板块分别为智能制造、数字产业、 云计算、数字货币,分别为 22%、-5%、-11%、-17%,汽车 IT、信创、医疗 IT 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3%、-97%和-78%。
2、 信创二阶深化,关注行业信创及乡镇 下沉
2.1、 政策持续推进,信创深化条件已成熟
信创政策相继发布,推动信创产业发展。2006 年国务院发文提出要把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2013 年美国“棱镜门”事件曝光, 引起对国家数据安全和原创技术的重视。2014 年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2015 年“网络空间主权”第一次被写进法律,2016 年“十三五”规划 提出到 2020 年,具有国际竞争力、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 2018-2019 年间,美国商务部相继对中兴通讯、华为进行制裁,我国信创建设的 紧迫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升,2021 年围绕“十四五”规划的系列文件政策中, 提出要壮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集成电路、 基础软件、装备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短板取得重大突破。
2.2、 党政信创启动最早,八大行业中金融有望率先 接力
为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可控,我国政府将信创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提出 “2+8”安全可控发展体系。其中“2”是指党政两大体系,“8”是指八大主要 行业,包括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院、教育。 党政领域信创启动最早、渗透率最高,金融、电信等关键行业信创应用有望 快速发展。行业信创相较党政信创服务器数量更多、业务系统需求更加复杂,行 业客户不依赖财政资金,自有经营现金充沛,支付意愿和能力更强,未来随着渗 透率上升,预计市场规模会远超党政信创。
(1)党政和金融信创渗透率处于第一梯队。
根据零壹智库对工信部及下属机构、地方经信委等职能部门公开的优秀信创 案例情况测算,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信创落地应用进展最快的分别为党政和 金融领域,落地实践率分别为 57.01%、29.55%。 党政信创:从建设内容看,公文系统作为党政的核心,电子公文的自主可控 替代是党政行业的第一步,2021 年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 息化规划》,意味着党政信创开启了从电子公文系统建设到电子政务系统国产化 的发展。从建设范围看,过去主要以部委、省、市为主,未来党政信创将继续向 区县乡各级政府渗透,完成度逐渐提高。根据亿欧智库 2021 年调研统计,党政 预计到 2023 年可以实现基本公文系统信创改造,并继续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国 产化,较之前有着更大的市场。 金融信创:在八大行业中信创渗透推进速度最快,根据亿欧智库测算,预计 2022 年金融行业信创试验机构国产化投入占全年 IT 支出 30%,预计于 2023 年 逐步完成公文、财务、人事、决策支持等一系列一般系统的国产替换。在金融机 构中,银行、证券、交易所及监管机构信创参与度较高,信创招标项目数量占比 分别为 52.02%、23.70%和 15.03%。 (2)电信、交通、电力、石油、航空航天处于第二梯队。 (3)教育、医院领域渗透率最低,处于第三梯队。 (4)其他行业如汽车、物流、烟草等预计于 2023 年开始进行信创改造。
党政信创经三期试点进入全面推广阶段,金融信创已完成二期试点。 (1)党政信创:2014 年、2018-2019 年和 2020 年党政信创分别启动一、 二、三期试点,目前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当前党政办 公业务领域信创已呈现出成熟的业界生态,未来继续由党政部委省市向区县乡级 政府渗透。在电子公文基础上,电子政务系统信创改造将有序开展。目前来看, 党政信创业务因涉密度较高,需要信创产品极强的安全性保障以及稳定性,但是 党政办公信创对任务服务类需求较低,业务、环境、内容复杂度不高,所以招标 采购要求处于正常水平,适合信创的初期探索阶段。
(2)金融信创:2020 年和 2021 年分别完成两期试点,2021 年开始金融 信创进程加快金融信创实验室平台搭建完整,信创生态不断完善,有近 200 家 二期试点单位,试点范围由大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渗透, 要求 OA、邮件全部替换。
(3)电信信创:自 2020 年以来,三大电信运营商服务器集采项目向国产 化服务器倾斜,实施各类信创项目,标志着电信行业信创的全面提速,目标是 5 年内实现完全国产化替换。三大电信运营商皆建立了信创实验室,项目要求以及 推进速度远超政策要求以及市场预期,标志着其主动性和自发性。
(4)其他行业信创:随着试点从党政到以金融和电信为代表的民生行业拓 宽,试点不断深化,其他行业信创有望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2.3、 信创二阶深化,数倍于第一阶段的市场容量
信创相关产业链包括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预计信创进程会以 基础硬件先行,其次为基础软件和安全服务,最后是应用软件和外设设备。
在 PC 和服务器整机端,党政和行业信创市场规模超 4800 亿元。党政信创 潜在市场规模 2072 亿元(PC 端 1480 亿元,服务器端 592 亿元),行业信创 潜在市场规模 2731 亿元(PC 端 1950 亿元,服务器端 780 亿元)。
党政信创:(1)总需求量:根据人社部数据,截至 2015 年底全国共有公 务员 716.7 万人和 3000 多万事业编制人员。假设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均 PC 保 有量分别为 1 和 0.7 台/人,则国产替代需求总量为 2960 万台。党政信创电子公 文系统国产化替代已全面完成。假设党政信创中服务器采购量约为 PC 采购量的1/151,预计服务器国产化的替代需求总量为 197 万台。(2)市场规模:按照 5000 元/台 PC,3 万元/台服务器计算2,党政信创 PC 端潜在市场规模为 1480 亿元,服务器端潜在市场规模为 592 亿元。
行业信创:(1)总需求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 2020 年底八大 行业3就业人数共 5573 万人,假设人均信创 PC 替代为 0.7 台,则 PC 总需求量 约 3901 万台。假设服务器采购量约为 PC 采购量的 1/15,预计服务器国产化的 替代需求总量为 260 万台。(2)市场规模:按照 5000 元/台 PC,3 万元/台服 务器计算,行业信创 PC 端潜在市场规模为 1950 亿元,服务器端潜在市场规模 为 780 亿元。
党政加上八大行业的 PC 替换需求总量超 6800 万台。据 IDC 数据,2017 年政府行业 PC 采购量为 360 万台,同比上年上升 8.6%,金融行业每年的 PC 采购量约为 200 多万台。据零壹智库数据,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党政、金融信 创落地实践率分别为 57%、30%,据我们测算,党政和金融总完成的信创 PC 采购量约为 700 多万台,信创后续深化的市场空间数倍于已完成的第一阶段的 市场空间。
3、 “数字经济”,引领数字化基建发展
数字经济将成为指导未来五年投资中国计算机公司的核心主线之一,具备较 高的长期配置价值。2021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经济”作为独立篇章,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坚 持新发展理念,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列为“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之一。这一目 标与先前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 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定位高度契合。
3.1、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将达 10%
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 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 2005 年的 2.6 万亿元扩张到 2021 年的 45.5 万亿元。 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逐年提升,由 2015 年的 27%提升到 2021 年的 39.8%。 2022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4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0%(2020 年为 7.8%)。
2015-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远超 GDP 增速。2015-2021 年间,数字经 济的增速均为 GDP 增速的近 2 倍或以上。在疫情冲击下,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 依然保持 16.2%的高速增长,远超同期名义 GDP 增速约 8.1 个百分点。数字经 济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动力。
3.2、 “数字经济”的推进顺序与五大投资机会梳理
我们认为“数字经济”的投资机会可关注五条线索:数字货币、数字身份 数字政府、数字产业和信息安全。“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将迎来全面建 设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值得期待。我们认为可关注五 条投资线索:第一条线索,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将重塑支付体 系。第二条线索,数字身份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根基。第三条线索,数 字政府作为“数字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关键底座,拥有较大的长线投资价值。 第四条线索,数字产业在数字政府进一步成熟的基础上,重要性与发挥的作用将 持续上升。第五条线索,信息安全会伴随“数字经济”战略的持续推进而变得极 其重要,社会的运行与价值比重,将加速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倾斜。
3.2.1、方向一、数字货币:“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
数字人民币是增强我国全球经济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作为由央行发行的法 定货币和现金支付凭证(M0),具有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可控匿名等特征。 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以数字形式发行的法定货币,和实物人民币一样以国家信 用作为支撑,具有法偿性。在数字人民币的运行体系中,人民银行作为第一级机 构处于中心地位,负责数字人民币额度的管理、发行和注销等,部分商业银行则 作为第二级指定运营机构,根据客户信息识别强度为用户开立不同类别的数字人 民币钱包,并牵头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此外,数字人民币还具有“可 控匿名”的特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设计,在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 隐私保护需要的同时保持对违法行为的打击能力。在今后,数字人民币将长期与 实物现金共存,主要用于满足公众对数字形态现金的需要,并推动普惠金融的发 展。
数字人民币的探索过程持续已久,研究开发受到人民银行的高度重视,目前 已在不少有代表性的地区稳步进行试点推广。早在 2014 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已 经开始着手筹备数字人民币,迄今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功能研发、系统调试等 工作,遵循稳步、安全、创新、使用等原则进行试点测试,未来伴随着技术、业 务和框架的完善,其将在数字经济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正在全面提速。截至 2021 年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 已超过 800 万个,开立个人钱包 2.61 亿个,交易金额 876 亿元。
数字人民币将带来软硬件系统新建和升级改造需求,包括发行、流通环节, 以及终端机具新建、改造升级。
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包括发行层、流通层、应用场景层和技术支持层四大板 块。(1)发行层包括央行,其作为双层运营体系中的第一层存在。(2)流通 层包括指定的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其它商业银行和清算机构等,作为运营体系 的第二层发挥作用。(3)应用场景层广泛对接各生活消费场景。(4)技术支 持层则包括硬件和软件,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流通-应用提供支撑。 2022 年 7 月份举办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由新大陆、华为共同发 起倡议成立的“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举办选举大会,并选举新大陆董事长王晶 女士为联盟首届理事长,新大陆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截至 2022 年 7 月,联盟共 有 37 家成员单位,除了理事长单位新大陆外,还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 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银联商务、华为等 11 家副理事长单位,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思软件、科蓝软件、创识科技、 楚天龙等 25 家成员单位。“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的成员单位有望在数字人民 币分发运营上承接更广泛的职责。
3.2.2、方向二、数字身份: “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
数字身份是国家治理工具的划时代升级,是建设“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 政策相继出台推动数字身份建设。2019 年 4 月国务院发文明确规定电子证照与 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22 年 2 月发文提出 2022 年年底前企业和群众 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并且进一步扩大电子证照的应用领域。
实际上作为前期准备工作,国家级别的“网上身份认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已早有铺垫。2015 年,公安部第一研究组织承建国家重大工程保障支撑类项目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简称“CTID 平台”)。2016 年 10 月 CTID 平台 1.0 上线。2017 年 10 月,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授权中盾安信为 CTID 平台唯 一合法的运营服务商。2018 年 4 月,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认证平台认 证的电子身份证,正式在衢州、杭州、福州三个城市的多个场景试点。2019 年 底,国家启动“网上身份认证基础设施工程”,并明确 CTID 平台为其先导工程。 2020 年底,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国家网上身份认证基础设施工程”(一期) 正式立项建设。2021 年 3 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发文,要求落实国家“网号工程” 部署,推广全省网上身份认证应用。
“网证”是可信数字身份的权威凭证,可以成为“人”穿行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 的桥梁,实现百姓线上线下身份管理一体化。居民身份网络可信凭证(网证)以 “前端匿名、后台实名”为建设思路,基于公安部法定身份证件制证数据,采用 国密算法,与法定证件唯一映射、信息脱敏、去标识化处理、不可逆、不含明文 信息。通过将网证以线上文件证书和线下动态二维码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身 份融合和管理一体化。个人在进行网络活动时,使用网证代替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可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
网证与居民身份证一一对应。与实体居民身份证相比,网证采用二维码等形式, 不含明文信息,无法被肉眼直接识读和验证。
3.2.3、方向三、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的核心基座
数字政府的建设及推广,是“数字经济”建设的关键内容,是我国进行数字 化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对实现经济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惠及民生具有重要 意义。 政策是政务信息化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16 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出台 包括《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 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内的系列重磅文 件,是深化简政放权、落实“放管服”改革、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观 念改变的关键之举。2022 年 6 月 23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的指导意见》,就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 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明确了数字政府建设的七方面重点任 务。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等地也纷纷出台数字政府建设相关政策文件, 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加速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未来数字政府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以政务云为例,据中国信通 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的《数字政府行业趋势洞察报告(2022 年)》数 据 ,2021 年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到 803 亿元,同比增长达 27%, 预计 2022 及 2023 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1003、1204 亿元,增速分别为 25%、20%。
数字政府的参与厂商主要分为四大类: 1、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服务器厂商如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紫光股份(新 华三)等;芯片厂商如中国长城(飞腾)、中科曙光(海光)等; IaaS 厂商如 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电信云等。 2、基础软件及业务应用提供商,包括操作系统厂商如中国软件(麒麟)和 诚迈科技(统信软件);中间件厂商如东方通等;协同办公软件厂商如金山办公、 致远互联等;政府门户厂商如太极股份、拓尔思、开普云等;财务软件厂商如用 友网络、金蝶等;政务服务应用软件厂商如万达信息(市民云和一网通办)、华 宇软件等。 3、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厂商,对项目进行总体把控,以整体解决方案切入 市场的总集成商,以及专注提供软硬件产品及服务的各细分领域厂商,包括税务 等行业垂直领域厂商和大数据等技术提供商,如太极股份、浪潮软件、中国软件 等。 4、网络安全提供商,如奇安信、安恒信息、启明星辰、深信服和天融信等。
3.2.4、方向四、数字产业:数字政府的延伸
“从数据中来,到实体中去”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 数字经济的根本任务。我国“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 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随着全球化放缓和我国劳动力成 本优势逐渐消退,我国传统产业面临的需求乏力、品牌效益不明显、竞争过度、 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企业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增长机会和模式。与此同 时,数字经济日新月异,各个传统行业亟需结合数字经济来扭转发展劣势,带来 新的增长点。 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带来效益明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强烈。《中国产 业数字化报告 2020》中的数据显示,企业通过引入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 37.6%、运营成本平均降低 21.2%、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 30.8%、产品不良率降低 25.6%。基于数字化改造的巨大效益,多数企业都提出 了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以实现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IDC 数据显示,2018 年, 67%的全球 1000 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强烈。华为、中兴、沈阳机床、海尔、 格力、三一重工、联想、中石化、宝钢等行业巨头都在纷纷设立相关研究院来推 动产业数字化发展5。我国一些工业平台化发展已经出现雏形,中国航天、中船 重工、中国电子等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数字经济的渗透率稳步增长。2020 年的新冠疫 情带来了产业变革契机,在线办公、网络视频、在线教育等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 蓬勃涌现,大量企业利用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 率。
3.2.5、方向五、信息安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后的必然要求
信息安全是“数字经济”战略得以实施的保障。随着“数字经济”战略的持 续推进,个人、企业和国家的信息受到网络攻击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 安全的重要性愈加明显。进入“十四五”起始的 2021 年,国家也加快相关政策 的制定,年中密集发布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 规定、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重磅 法律法规,为“数字经济”战略的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网络安全市场增速持续领跑全球。我国网络安全下游客户以政府、金 融和电信三个受政策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为主,受益于网络安全相关政策的持续 落地,下游客户在网络安全的投入有望持续加大。根据 IDC 数据显示,2021 年 全球网络安全 IT 总投资规模为 1687.7 亿美元,并有望在 2026 年增至 2875.7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1.3%。到 2026 年,中国网络安全 IT 支 出规模将达到 318.6 亿美元,五年 CAGR 约为 21.2%,五年 CAGR 近全球两倍, 市场前景广阔。
4、 汽车智能,景气赛道建议持续跟踪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体量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转型升级期, 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随着汽车电动化程度 不断提高,汽车的数字化进程也在加快。智能化、网联化已经成为各国汽车产业 在“动力电动化、能源低碳化”之后,又一竞争与合作的战略焦点。 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的共同作用下,智能汽车产业呈高速增长态势,配套 产业空间逐步打开。
4.1、 政策相继出台,推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
在政策的推动下,预计汽车的智能网联化程度和渗透率将逐步提高,行业 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根据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此前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 期发展规划》,到 2025 年,汽车 L1 驾驶辅助(DA)、L2 部分自动驾驶(PA)、 L3 有条件自动驾驶(CA)系统新车装配率达 80%,其中 PA、CA 级新车装配率 达 25%,L4 高度自动驾驶汽车(HA)和 L5 完全自动驾驶汽车(FA)开始进入 市场。此外,规划中还提出,2020 年汽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汽车后市场及 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 45%以上。到 2025 年,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 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比例达到 55%以上。2020 年 2 月 24 日,国 家发改委等 11 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战略中指出,到 2025 年,实现 L3 有条件自动驾驶(CA)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 L4 高度 自动驾驶(HA)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LTE-V2X 实现区域覆盖, 5G-V2X 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 覆盖。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规划中提出 2025 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 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2035 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的目标。
4.2、 产业衍进快速,汽车智能化条件逐渐成熟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 架构)是汽车端的中枢神经系统,它将传感器、 ECU、线束、电子电气分配系统整合,实现了整体的配置和功能。 汽车整体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域集中式——中央计算式逐步进化。传 统分布式架构多有缺陷:硬件与软件不解耦,近百个 ECU 布线繁杂,数据传输 效率低下;不同 ECU 由不同供应商开发,很难实现数据交互、统一升级;算力 分散,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难以实现,等等。将多个 ECU 集中的思路能有效解 决上述问题,当前正处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过渡阶段,全车 100 余个 ECU 将缩 减到 2-5 个 DCU,具体而言,即车身域、智能座舱域(信息娱乐域)、底盘域、 智能驾驶域和动力域(博世的经典五域架构,其中特斯拉已将车身域、底盘域和 智能驾驶域合并为一域)。控制功能迅速集中,未来还将逐步进化到中央计算式。
“软件定义汽车”已逐渐成为了行业内共识。一方面因为车载操作系统、自 动驾驶系统以及车联网平台等的引入增加了软件在汽车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智能 汽车内部的软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根据麦肯锡的报告,2010 年,主流车 型包含的软件代码行数(SLOC)约为 1000 万行;到 2016 年该数字已经达到 1.5 亿行 左右),预计未来 3-5 年就将完成 10 亿行代码的突破;另一方面因为 软件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在未来场景中重要性将不断上升。IHS 的调查表明,中 短期内,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将在软件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的研发预算,各大车 企将加大软件自研/合作。麦肯锡的报告指出,2017 年,软件价值在 D 级车(或 大型乘用车)整车中占 10%左右,且未来将以每年 11%的速度增长,到 2030 年将占整车价值的 30%(硬件占比不断下降)。
4.3、 汽车智能逐步推进,两大产业方向将有较大弹 性
4.3.1、方向一、智能座舱: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
(1) 发展趋势:智能座舱的发展正经历产品整合协同的过程
智能座舱的发展,经历整体 E/E 架构、操作系统的出现以及各细分产品的逐 渐装载,如今的趋势是各产品的整合协同。 构成上,智能座舱主要包括智能中控系统、液晶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抬头显示系统、流媒体后视镜等,核心控制部件是域控制器。传统分散的座舱电 子架构无法在产品协同下支持多屏联动等复杂功能,因此座舱域控制器这种域集 中式的计算平台应运而生。座舱域控制器(DCU)通过以太网/MOST/CAN,实 现抬头显示、仪表盘、导航等部件的融合,不仅具有传统座舱电子部件,还进一 步整合智能驾驶 ADAS 系统和车联网 V2X 系统,从而进一步优化智能驾驶、车 载互联、信息娱乐等功能。
目前,落地仍以入门级功能为主,智能座舱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据中国 汽车工业协会 2021 年统计,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座舱功能可分为使用显示、车内 空调、车联网应用、增强感知、手机连接、生物识别、车内灯光、噪声控制以及 车内气味 9 种。渗透率方面,目前车内气味装置装备率最高,达到 96.94%,手 机连接装配率达到 67.35%,车内空调达到 49.68%,其余设备(显示、车联网、 增强感知以及生物识别)装备率均为 20%左右。可见当前装备率较高的功能均 属于技术实现和成本均较低的功能,市场产品以“入门级”智能座舱为主(同时 具备中控台彩色大屏、OTA 升级以及智能语音识别系统)。
智能座舱从机械式走向智能化,软件占比容量不断扩大。汽车机械时代,座 舱主要由机械式仪表盘及简单的音频播放设备构成,物理按键功能单一;电子化 时代,出现小尺寸中控液晶显示器+导航功能,电子信息系统逐步整合,组成电 子座舱域;智能化时代,车机系统与人机交互能力得到提升,座舱可提供部分内 容服务,用户需求发生改变,软件占比容量不断扩大。
(2) 市场空间: 2025E 中国智能驾驶舱行业的市场规模或达 1030 亿元。
中国作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2019 年在智能座舱行业的市 场规模达 441.1 亿元。随着中国市场消费升级,智能座舱加速应用,中国智能座 舱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 ICVTank 预测,到 2025 年该数字将达 到 1030 亿,2020-2025 年年均复合增速达 13%。
聚焦细分领域,根据麦肯锡预测,2030 年全球 OS 和中间件(座舱、驾驶、 整车等)市场规模有望达 80 亿美元。汽车软件按业务领域划分包括 OS/中间件、 车身/能源、动力总成/底盘、信息娱乐/连接/安全/互联网服务、辅助驾驶和自动 驾驶。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 年 10 月世界汽车销量达到 685 万台,其中中国 汽车市场占世界汽车市场累计份额达 33%,假设我国 OS 和中间件占全球市场 份额约为三分之一且保持不变,2030 年我国 OS 和中间件(座舱、驾驶、整车 等)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27 亿美元(180 亿元人民币)。
(3) 竞争格局:汽车底层软件市场玩家百花齐放。
目前汽车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厂商主要包括国内外第三方软件厂商以及头部 Tier1。国外头部 Tier1 和第三方软件厂商如 ETAS(博世子公司)、 Elektrobit (大陆集团子公司)、采埃孚、Vector 等拥有更加成熟的中间件产品与技术, 而本土第三方软件厂商走定制化路线,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兼具特色化与性价比 的中间件方案。目前国内汽车基础软件玩家较少,主要包括中科创达、诚迈科技、东软睿驰等。主机厂方面,由于操作系统和中间件等底层软件的投入成本高,消 费者感知不明显,主机厂更愿意在算法、应用娱乐上投入资源。 汽车底层软件拥有高技术壁垒、高转换成本,具有较强用户粘性。汽车底层 软件具有高安全性要求与技术要求,需通过安全认证,并且更换一款未经量产验 证的底层软件风险相对较高,主机厂有较高转换成本与粘性。
4.3.2、方向二、自动驾驶: V2X 逐步落地推动产业加速
自动驾驶的实现由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三部分支撑。具体而言,自动驾 驶汽车以各类关键软硬件设备为基础,通过车载摄像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等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配合车联网与高精地图进行决策判断并形成安 全合理的路径规划,由执行系统控制车辆沿规划路径完成驾驶。
(1)发展趋势:自动驾驶渗透率的不断上升已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大趋势,感 知层 V2X(vehicle to X)技术落地助力 L4/L5 级自动驾驶系统长期稳步推进。 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预测,2025 年全球 L2 级别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渗透 率将达 28%(2020 年为 7%)。其中,亿欧智库预测,2025 年中国 L2 级别及 以上的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达 42%(2021 年为 18%)。
V2X(vehicle to X)助力高级别自动驾驶推进。V2X 是指借助新一代信息和 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车内、车外(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云端服务平台) 的全方位网络连接,作为自动驾驶感知层的补充存在,有望助力 L4/L5 级自动 驾驶系统长期稳步推进。 当前车联网主要形成包括 DSRC 和 C-V2X 两条技术路线,其中:DSRC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专用短距离通信)由 IEEE 提出, 主要由美国主导,发展自上世纪末,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虽然技术发展时间较长,但 DSRC 在高速场景下存在信号骤降、可靠性差、时延 抖动较大等问题,商业化尝试推进缓慢。 C-V2X(Cellular-V2X)由 3GPP 提出,最初在 Rel14 中定义为基于 3G/4G 的 LTE-V2X,现在包括了演进中的 5G NR-V2X,由电信行业链和拥有蜂窝技术 背景的公司和车企推动,目前中国主要主张该技术路线。C-V2X 在高速移动场景 下拥有更加稳定的信息传输能力,且由于其基于蜂窝网络实现信号传输,因此具 有更低的部署成本。 C-V2X 的标准化工作分阶段进行,预计 2026 年可实现全场景试运行。3GPP 将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支持 LTE-V2X 的 Release-14 标准,该标 准已于 2017 年 3 月正式发布,这也是全球 C-V2X 商用落地的主要版本;第二阶 段是支持 LTE-eV2X 的 Release-15 标准,已于 2018 年 6 月正式发布;第三阶 段是支持 5G-V2X 的 Release-16 标准,于 2020 年 8 月发布;第四阶段是支持 增强 5G-V2X 的 Release-17 标准,于 2022 年 3 月下旬完成功能性冻结(即完 成系统设计),预计 6 月可完成 ASN.1 冻结(即协议冻结,可进入执行阶段)。 根据 5GAA 预测,2020-2023E 可实现 4G LTE-V2X 的搭载,2024E-2026E 有望 在部分场景实现 5G-V2X,2026E 之后实现全场景 5G-V2X 或 C-V2X 试运行。
自 2020 年起,国内已有部分车企选择为其量产车型搭载 C-V2X 技术。高合 HiPhi X、一汽红旗 E-HS9 等车型甚至在较早的阶段即实现 C-V2X 的全系列标配。 但目前该技术的可运用功能还极为受限,车企主在红绿灯信号推送、绿波车速、 绿灯起步提醒、闯红灯预警、交叉路口碰撞预警、道路信息播报等基本的安全功 能上布局,略显冗余。车企较早的布局更有可能是为未来 OTA 做准备。
受益示范区与国家重视程度提升,C-V2X 加速落地,自动驾驶系统市场高速 发展。目前,受制于部分技术问题(C-V2X 路测设施部署率低、应用场景不完善、 C-V2V 受存量市场影响较大等),智能网联实际搭载率有限,据佐思汽研统计, 2022 年上半年国内共有 4.6 万辆量产乘用车装载 C-V2X 技术,按约 900 万的量 产乘用车总产量,当前新车装配率在 0.5%左右。然而,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 催化与各测试场的试验进展,未来市场增长可期。佐思汽研预测,到 2026 年, 国内 C-V2X 新装渗透率有望达到 10%。
(2)市场空间:预计到 2025 年,中国智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市场规模将 达 1150 亿元。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 年中国智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市场规模为 335 亿元,2025 年将达 1150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28%。其中城区、高速/快速路和 泊车以辅助驾驶系统为主,矿区和港口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主。城区路况复杂度高, 短期内辅助驾驶仍然占据主流;高速场景复杂度低,更加易于辅助驾驶功能量产 落地;AVM 和 APA 泊车辅助功能在现阶段可满足大部分消费者需求,装机量将 不断提升,HPP 和 AVP 等 L3+泊车方案目前装配率较低,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由于矿区内低速、封闭、固定路线和不载人场景,无人驾驶较早落地;目前港口 自动驾驶集卡处于小规模运营阶段,艾瑞咨询预测 2023 年将逐步实现大规模运 营从而助力港口的智能化建设。
5、 重点公司分析
5.1、 吉大正元:可信数据保障的领 先企业
公司 2021 年实现营收 8.16 亿元,同比增长 33.72%;归母净利润 1.46 亿 元,同比增长 36.12%。2022 年三季度实现营收 2.91 亿元,同比下降 26.46%; 归母净利润-0.6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亏损。
吉大正元是我国电子认证及可信数据保障领域的领先企业。自 1999 年 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开展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及服务,提供基于密码的可信身份认证及可信数据保障等安全解决方案,是国家首批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吉林大学为公司主要发起人之一,公司在人才与技 术方面具有坚实支撑。
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持续加码,安全重要性将 逐渐突显。IDC 预测,到 2025 年,我国安全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59.0 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23.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等保 2.0 等政策法 规影响下,密码算法的国产化和普及推广仍将为以密码为核心的电子认证及可信 数据保障行业带来较大空间。在行业传统客户如政府、军队等保持较大需求的同 时,物联网等新应用的落地将持续打开行业空间。
全力支持科技自主生态建设,党政军相关业务实现较大增长。公司积极推 进自有产品对信创产业的支持与合作,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国密算法、操作系统、 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的集成、适配、测试环境与服务,共同促进产业发展、 推进国家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自 2020 年度,公司在党政业务方面实现了较大增 长,研发创新方面完成了全线产品对国产环境的开发。在军队业务方面,公司该 领域业务占比持续增加,根据公司在投资者平台披露,2021 年度公司军队业务 收入已约占公司总体业务收入的 22%。未来,该领域业务收入规模及质量均有 望继续提升。
紧抓车联网、数据安全等新兴市场机会,促公司增量业务实现落地:车联 网方面,2021 年及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在原有方案基础上,升级了车联网安 全方案,形成了车云、车际、车内多层次的安全解决方案,强化面向下一代智能 网联汽车 C-V2X 的数字技术与 IoV 的安全关键技术,用于多个车联网示范项目。 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面,公司携手互联网巨头大有可为。2022 年 7 月,《网 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被纳入国务院 2022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继 2021 年征求 意见稿发布超半年以来取得新进展。随着立法程序的推进,执行标准和规范逐渐 明确,评测机构、监管机构进一步确立,商业闭环逐步形成。公司提前布局,为 互联网企业提供数据安全保障服务。未来随着立法的深入,互联网企业、科技公 司等对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形成刚需,公司该类业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5.2、 太极股份:背靠中电科,构建 自主可控体系
公司 2021 年全年实现营收 105.05 亿元,同比增长 23.11%;实现归母净 利润 3.73 亿元,同比增长 1.1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7.39 亿元。2022 年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0.61 亿元,同比增长 0.84%;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 同比增长 36.44%。
政务信息化领先企业,经营稳健增长:公司是一家面向党政、公共安全、 国防军工、能源、交通等行业提供安全可靠信息系统建设和云计算、大数据等相 关服务的公司,是国内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和关键行业信息化的领先企业。公司 近年来经营一直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收入从 2012 年的 29 亿增长到 2021 年 105 亿,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由 2012 年的 1.32 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3.73 亿元,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经营业绩稳健 增长。
背靠中国电科,信创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 集团(CETC),CETC 目前已覆盖安全芯片、固件、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 数据库、中间件、业务应用等领域完整的信创产品体系。公司依托 CETC,通过 整合资源和资本运作完善自主可控产业链布局:1、牵头组建中国电科安全可靠 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太极正在积极推进与龙芯、飞腾、中创等产品的合作, 目标定位在短期内完成掌握、适配 100 种国产化技术产品。2、太极将联合 IT 厂商、区域服务商,共同组建业务“铁三角”,短期内形成 100 个安全可靠应 用案例,以推动形成安全可靠产业大生态。3、先后投资人大金仓、慧点科技和 金蝶天燕自主可控品牌,不断完善自主可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业务领先的安 全可靠系统建设与服务能力。
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持续发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2015 年太极 明确了向云计算转型的战略,旨在打造“中国政务云服务第一品牌”。2017 年 公司确立“数据驱动”“云领未来”“网安天下”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云计 算和大数据等创新业务发展。依托公司在传统政企的客户优势,公司政务云业务 快速推进,先后为国家海关总署、北京市政府、海南省政府、天津市交通运输委、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等部门或地方政府提供了安全可靠云服务。除此之外,公 司警务云和警务大数据、司法大数据也取得巨大的突破,目前已在多地应用。在 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2022 数字经济领航者峰会”上,太极政府数 字化转型方法论入选《2022 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
5.3、 中科创达:卡位底层系统,屹 立浪潮接踵
公司 2021 年实现营收 41.27 亿元,同比增长 57.04%;实现归母净利润 6.47 亿元,同比增长 45.9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76 亿,同比增长 57.29%。 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8.54 亿元,同比增长 44.23%;实现归母净利润 6.39 亿元,同比增长 41.9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05 亿,同比增长 49.01%。
国内稀缺的操作系统和中间件技术赋能者:公司成立于 2008 年,2015 年 12 月在深交所上市,始终以底层操作系统、中间件开发和服务为核心,扎营 于智能软件、智能汽车和智能物联网。公司全球化经营,2021 年海外营收占比 38%。
智能软件,以手机为主,奠定技术基础:受益于智能设备渗透率及 5G 手 机渗透率的提升,公司智能软件营收稳步增长。未来公司智能软件业务的主要看 点在于:1)海外市场 5G 渗透率提升;2)存量客户升级+头部客户回流带来增 量空间。
智能汽车,智舱和智驾有望接力增长:1)智能座舱:据麦肯锡预测,2030 年全球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市场规模有望达 80 亿美元,2020-2030 年 CAGR 为 9%,到 2030 年软件价值量占整车价值量比例将达 30%。“软件定义 汽车”正逐步成为汽车产业的主流趋势, 车载底层软件市场前景广阔。在智能座 舱业务的带动下,公司智能网联汽车的营收从 2018 年的 2.79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2.24 亿元,CAGR 为 63.6%,未来增长驱动力在于智能座舱渗透率的进一 步提升+高通在智能座舱 SoC 芯片市场持续领先+公司技术先发优势+智能座舱 软件开发价值量的进一步增加。2)智能驾驶:我们预测 2030 年全球驾驶域控 制器市场规模有望达 360 亿美元。随着 L2+级别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 传统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智能出行的需求,未来 2-3 年电子电 气架构升级是主要方向,这也将加速域控制器的引入,域控软件平台厂商的价值 将逐渐显现。目前高通骁龙自动驾驶平台已定点多家头部主机厂,未来有望继续 拓展更多客户,公司通过深度绑定高通,有望获得一定市场份额。
5.4、 金山办公 : 国内领先办公软件 和服务提供商
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32.8 亿元,同比增长 45.1%;归母净利润 10.41 亿元,同比增长 18.6%;扣非归母净利润 8.4 亿元,同比增长 37.3%。2022 年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7.95 亿元,同比增长 17.8%;归母净利润 8.13 亿元,同比 下降 4.1%;扣非归母净利润 6.63 亿元,同比下降 5.7%。
国内领先的办公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从事 WPS Office 办公软件 产品及服务的设计研发及销售推广,产品主要包括 WPS Office 办公软件和金山 词霸等,可在 Windows、Linux、Mac OS、Android、iOS 等众多主流操作平 台上应用;公司服务主要包括基于公司产品及相关文档的增值服务等。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公司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为 5.78 亿,同比增长 10.94%。其 中 WPS Office PC 版月度活跃设备数 2.38 亿,同比增长 15.53%;移动版月度 活跃设备数 3.36 亿,同比增长 8.04%;公司其他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接近 500 万。
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订阅及服务收入占比近七成:公司持续贯彻实施“多 屏、云、内容、AI 和协作”的生态战略,2022 年第三季度国内个人订阅、机构 订阅、机构授权、互联网广告及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 51.5%、18.2%、22.4 %、 7.9%,国内个人和机构订阅营收总占比 69.7%,相比于 2021 年(58.3%)大幅 提升。分业务看:2022 年第三季度国内个人订阅营收 5.2 亿元,同比增长 43%, 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个人用户基数扩大,公司通过加强服务体验增加用户活跃度和 使用粘性,会员业务向长期转化;国内机构订阅营收 1.8 亿元,同比增长 47%, 增长的主要原因为组织级用户效率提升、数据管理等需求增加,公司数字办公平 台体系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国内机构授权业务营收 2.3 亿元,同比下降 6%。
5.5、 博思软件:财政信息化龙头企 业
公司 2021 年实现营收 15.64 亿元,同比增长 37.65%;归母净利润 2.29 亿 元,同比增长 41.62%;扣非归母净利润 2.12 亿,同比增长 64.79%。2022 年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9.58 亿元,同比增长 30.99%,归母净利润 0.11 亿元,较去 年同期增长 280.62%,扣非归母净利润-0.02 亿元。
专注财政信息化领域,通过投资并购积极扩大业务范围:博思软件成立于 2001 年,始终专注于财政信息化领域。成立初期,公司抓住国家对财政信息化 积极推动的契机,先后开发了财务管理软件、会计集中核算软件等产品,是福建 省行政事业单位在该领域的主要提供商之一。2003 年伴随着福建省财政厅在全 省范围内对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全面推行,公司进入财政票据及非税收入信息 化领域,成为福建省在该领域的龙头企业,2008 年进一步将业务推广至全国。 之后公司持续紧跟政策需求,大力发展医疗电子票据、预算一体化等业务。近年 来公司也积极布局公共采购、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领域。1)在公共采购方面, 2016 年收购支点国际布局政府采购业务,2018 年通过收购成都思必得等公司, 形成了满足政府、高校、国企采购的完整产品体系。2)在智慧城市方面,公司 推出支付平台、城市码等产品;2020 年数字乡村正式起航,随后推出数字乡村 综合治理平台等产品,目前已在部分地区展开试点运行。
把握财政电子化改革风向,促进医疗电子票据系统等产品区域推广:公司 积极顺应、把握财政电子票据改革、非税收入改革等制度要求和政策导向,及时 布局医疗电子票据系统、财政一体化等业务。2018 年公司便已增强对电子票据 在医疗、公安等领域深入应用的挖掘。伴随着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不断推进, 2019 年公司电子票据系统逐步在百余家三级医院推广使用,截至 2022 年 7 月, 公司财政电子票据业务已经覆盖财政部和 31 个省份,医疗电子票据业务覆盖各 级公立医疗机构,其中二级以上医院共计 5000 余家。凭借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打造标杆案例等,公司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有效地促进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 推广,进一步提高行业内竞争力。
5.6、 南威软件:政务服务龙头企业
公司 2021 年全年实现营收 17.16 亿元,同比增长 11.51%(追溯同一控制 下企业合并,下同),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同比下跌 43.49%。2022 年前三 季度实现营收 6.08 亿元,同比下跌 6.76%,归母净利润-0.34 亿元。2022 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新签合同签订额 12.19 亿元,同比增长 29.04%;新增中标项目 金额 12.82 亿元,同比增长 50.70%;项目回款额 6.20 亿元,同比下降 9.1%。
公司是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平台建设运营的综合性科技集团: 公司是全国政务服务龙头企业,行业领先的社会治理科技公司,聚焦发展数字政 府的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主营业务,拥有八项行业顶级资质,包括 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四级(国内最高级别)、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 级等,是行业内资质最高最全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电子证照 国家标准制定的组长单位。
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背景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2022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各地区各 部门按照《指南》要求,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促进数据依 法有序流动,积极开展政务大数据体系相关体制机制和应用服务创新,增强数字 政府效能,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为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公司深耕数字政务领域 20 年,一直 致力于政务大数据领域核心产品的创新和研发,目前已拥有全技术栈、全自主的 大数据产品体系——苍穹大数据平台。苍穹大数据产品体系,包括海通分布式数 据流集成和开发平台、风驰数据计算平台、万象数据治理、凌云智能搜索、皓月 数据资产、星罗人工智能、星辰数智云图、星图视频中台等多项大数据核心产品, 并从管资源、找资产、搜数据、用模型等多个维度打造湖仓一体的澄天数据中台, 是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大数据能力底座。
5.7、 新大陆:国内 POS 机市场龙头 企业,拥抱数字经济全面拓展
公司 2021 年实现营收 76.98 亿元,同比增长 8.99%;归母净利润 7.04 亿 元,同比增长 54.95%;扣非归母净利润 4.99 亿元,同比增长 17.13%。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5.27 亿元,同比增长 2.07%;归母净利润 3.72 亿元,同 比下降 24.89%;扣非归母净利润 4.74 亿元,同比增长 26.77%。
总行级 DCEP 系统服务商,数字人民币落地带来新发展机遇:数字人民币 落地场景不断增多,使用范围不断扩大,DCEP 系统改造及支付终端升级带来新 机会。目前,扫描支付形式仅需要 POS 厂商在软件端进行远程升级,双离线方 案推广后,智能 POS 机(且支持 NFC)将成为企业主体商户端标配,支付终端 升级换代需求增加。公司是总行级数字人民币支付受理系统的外包服务商以及核 心的智能 POS 的提供商,有望紧抓数字人民币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新一轮的 业绩增长。
深度参与开源鸿蒙,受益鸿蒙生态发展:公司积极布局 OpenHarmony 领域,作为开源鸿蒙项目群成员及 A 类候选捐赠人,深度参与开源鸿蒙工业项 目,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机器视觉与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公司最新一代二维码解 码芯片已适配 OpenHarmony 系统,支持包含 OEM 识读引擎和模组、条码扫描 器、移动数据终端、智能穿戴式设备、机器视觉设备等在内的多种设备形态,助 力设备互联与多端协同。
出海战略成果显著,海外业务潜力较大:经过海外市场多年的布局及深耕, 在疫情加速“无接触”支付和数字化服务需求的催化下,公司通过智能 POS 与 新兴扫码设备抓住海外移动支付渗透率上升的发展机遇,持续加强与海外地区客 户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全球营销网络覆盖至亚太、中东、非洲、欧洲、北美、拉 美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拉美、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地区公司业务拓展 情况良好。2021 年,公司支付设备海外出货量超 310 万台,同比增长 176%; 识读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 71%;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地区业务收入达 14.19 亿元, 同比增长 111.8%。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