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俄大使馆经济商务公使刘雪松日前表示,俄罗斯经济顶住了西方制裁的打压,而与此同时,中俄之间的合作势头非常强劲。
按照俄媒引述,刘雪松公使的原话是——“尽管西方的制裁压力很大,但俄罗斯的经济还是挺了过来,中国会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经济合作。”
实际上,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不论是俄罗斯经济本身,还是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都顶住了西方的制裁压力。同时,中国驻俄大使馆的这番表态,也相当于给对屡创新高的中俄经贸有着更高期待的俄方,喂下了一粒定心丸。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企图用制裁和封锁来打压俄罗斯经济,让俄罗斯“不战而败”,欧盟迄今为止已经通过了整整八轮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久前第九轮制裁措施方案也已经出炉,目前正在内部讨论中。
的确,在冲突爆发的第一个月,俄罗斯经济确实受到了西方制裁带来的极大冲击,卢布汇率一度跌到十几年来的最低点。但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普京政府推出“卢布支付令”,将卢布与天然气绑定,俄罗斯成功扭转了自己的颓势,甚至是“反客为主”:卢布汇率逆势上扬,并把高汇率一直保持到了现在,而与此同时,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开始反噬自身:物价上涨、能源价格上涨、民众上街抗议、欧洲大量制造业企业流失,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右翼势力抬头。
而就在西方因为制裁而自伤时,俄罗斯却已经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贸易关系,并帮助那些在因西方制裁而陷入困境的国家解决实质性问题。
比如在西方对俄发动制裁后,许多拉美国家都因全球能源、粮食价格上涨而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对此,俄罗斯及时伸出了援手,俄罗斯与拉美今年前6个月的贸易额同比增长近30%。其中同属金砖国家的俄罗斯与巴西,两国之间的贸易在上半年间增长了近50%。针对拉美国家缺乏化肥的情况,俄罗斯还向拉美地区以优惠价格出售了37亿美元的化肥。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俄罗斯的一众合作伙伴中,中国仍是最重要的一个,中俄合作依旧是俄罗斯对抗西方制裁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中国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俄贸易额达到了1360亿美元,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其中,中国自俄罗斯进口额为838亿美元,对俄罗斯出口额为522亿美元,中间贸易顺差达到了316亿美元——相比之下,俄罗斯去年一整年对中国的顺差也不过120亿美元。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西方想用打击俄罗斯经济的方式来让普京政府屈服,思路没问题,但就是低估了俄罗斯的潜力和中俄合作的韧性。西方的制裁,不仅没让俄罗斯经济崩溃,反而进一步推动了中俄合作的脚步。
今年9月,中俄双方达成协议,俄罗斯未来通过“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将彻底抛弃美元结算,转而使用人民币和卢布;10月,俄罗斯方面确认,另一条中俄跨境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将于明年完成设计工作,顺利的话2024年就可以动工;11月,中俄黑龙江大桥正式竣工通车,预计每年将有数千万吨货物通过该桥进行周转。
当然,任何事物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刘公使在发言中也提到了这点。比如他就提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潜力有限”。这里举个典型的例子,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的煤炭企业想把更多的煤炭转移到俄东部地区,以便更好地向中国市场出口。
对俄煤企业来说,现在是打入中国市场的好机会,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恢复澳大利亚煤炭的正常进口。但问题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既缺乏用于运输的铁路,也缺乏用于出口的煤炭码头——海参崴已经是俄罗斯远东条件最好的码头了,但承载力仍然不够。远东地区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现在许多俄罗斯煤炭仍被堵在火车站里出不去,非常尴尬。
在共同反对美国霸权的需求下,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是必然趋势。但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出现问题也是理所应当的,而且西方也不会就此放弃制裁和打压,因此有很多困难在等着中国和俄罗斯。但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坚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