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业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

重庆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倾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倾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倾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将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融入改革发展各环节是重庆农商行持续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农商行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实行党委班子成员与董事会、经营层班子成员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修订完善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法定地位和具体职权。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加深对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认识,持续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金融实践。


始终坚持党建融合。坚持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将党建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实施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党建考核占比提升至20%。建立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有效发挥。全力支持派驻机构改革,强化总行党委与驻行纪检监察组协调机制,积极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持“经营机构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截至2022年6月末,重庆农商行现有党委45个、党支部540余个、党员7000余名,各级党委班子分别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全面开展“一支一品牌”培育创建,打造党建示范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扬“走千山万水、进千家万户”优良传统,走进群众、贴近农村、下沉一线,倾情服务社会民生。


重庆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倾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农商行工作人员深入田间调查了解杂交水稻种植户融资需求


回顾重庆农商行十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就是以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的结果。


——资产规模实现“新突破”。截至2022年6月末,资产总额超过13000亿元,是全国首家万亿农商行、西部首家万亿银行、重庆首家万亿企业。存款余额超过8200亿元、贷款余额超过6100亿元,资产、存款、贷款均保持重庆市银行同业第一。综合实力排名“全球银行1000强”第113位、国内银行第22位,连续多年成为中国企业500强中西部唯一上榜银行。


——金融改革开创“新局面”。成为全国首家“A+H”上市农商行,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农商行控股金融租赁公司、全国首家农商行理财公司,成为全国第四家、中西部首家“赤道银行”。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连续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


——服务实体展现“新作为”。截至2022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贷款余额全市占比25%,在重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主要指标中有7项位列重庆第一;涉农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超过1200亿元,服务各类涉农经营主体超过110万户,支农支小等主要指标长期稳居重庆第一。其中,涉农贷款余额全市占比近30%,农户贷款全市占比近50%。


——科技创新迸发“新活力”。是唯一入选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地方银行,获批国家级金融科技应用和金融标准化试点资格,申请专利120余项。截至2022年6月末,手机银行客户数突破1300万户,线上普惠贷款余额近1100亿元。


——风险防控取得“新成效”。截至2022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降至1.23%,低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达377%;资本充足率15.3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82%,质量指标显著优于监管标准、保持全国上市银行优良水平。


扎根巴渝大地,绘就发展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农商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等国家及地方重大机遇,真正把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认真履行金融国企责任担当,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


聚焦服务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项目。截至2022年6月末,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贷款余额超过1760亿元,支持“一带一路”贷款余额超过160亿元,支持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贷款余额超过150亿元;积极助力提升重庆开放通道能级,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支持铁路、高速、机场等重点项目贷款余额超过700亿元。


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制定出台《支持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加大信贷、政策、渠道等资源倾斜,助力西部金融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建立金融支持成渝重点合作项目库,紧密对接交通、环保等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向成渝地区90余个重点项目及企业授信超过1000亿元。专设科学城分行,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和专属产品,对科技企业实行差异化优惠定价,满足高新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融资需求。充分发挥银行、金融租赁、理财等牌照优势,发布专题理财、川渝联名信用卡等多种产品,满足成渝地区群众多元化金融需求。


聚焦服务重庆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截至2022年6月末,支持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过550亿元,其中,助力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130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过530亿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80亿元。认真践行中西部首家“赤道银行”责任担当,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信贷投放、产品创新、文化建设等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全过程。率先落地重庆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创设清可贷、绿增贷等产品,绿色信贷余额超过430亿元,累计投放突破700亿元。


聚焦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适应性、普惠性,坚持减费让利、能免则免,截至2022年6月末,运用再贷款资金为小微、民营及涉农等8.8万户市场主体发放贷款431亿元。对9万户中小微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纾困政策,贷款余额630亿元。对物流、餐饮等重点行业人群定制货车按揭贷、餐饮贷等专属产品,惠及受困客户2200余户,金额超过5亿元。围绕新市民就业、住房、消费等领域优化提升金融服务,累计为超过2.2万户灵活就业人员办理公积金缴存,通过简易开户流程累计为近10万户新市民开立账户,今年以来办理农民工工资代发超过15万笔,金额超过11亿元,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



姓农为农、助农便农惠农是重庆农商行始终如一的服务宗旨和神圣使命。重庆农商行切实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构建和完善“三农”金融服务长效机制,持续深化“三农”金融服务,用实干担当倾情助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重庆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倾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农商行支持华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发展


特色服务让产业“旺起来”。围绕重庆市及各区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县一品”“一镇一业”等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推出系列涉农信贷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村地区的“造血”能力。一方面,打造60余家乡村振兴特色机构,例如,在榨菜之乡的涪陵设立“榨菜银行”、诗城奉节设立“脐橙银行”、石柱设立“黄连银行”等,为当地农业产业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创新“一业一品”特色产品。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客户,根据客户不同需求、不同产业特点、不同风险状况、不同用款条件,创设涪陵榨菜贷、江津花椒贷、云阳面业贷、奉节脐橙贷、渝北金果贷等特色产品,推出渝快乡村贷、渝快助农贷、渝快振兴贷、渝快付收款码等系列金融产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


资源倾斜让乡村“美起来”。倾斜人力资源——始终保持县域及镇街乡村的机构、员工占全行的80%,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客户经理队伍3700余人。选派3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到乡村第一线,压实助力产业振兴、信贷推动、金融宣传等工作职责。倾斜信贷资源——单列乡村振兴、“三社”融合等涉农信贷计划,全力保障信贷投入。如扎实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与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签订“三社”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实地走访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2.5万余户,支持“三社”融合贷款余额超过140亿元。倾斜财务资源——提高区县分支行发放“三农”贷款的考核系数1.5-6.5个百分点,给予普惠型涉农贷款70-110个基点内部转移定价优惠,按涉农贷款利息收入的20%调增员工绩效。


金融支持让农民“富起来”。“融资”解难题——结合农村“三变”改革,让乡村的承包地、林权、水域、牲畜等沉睡的资产有了抵押融资的价值,成功发放重庆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贷款、首笔山羊活体抵押贷款、首笔肉牛活体抵押跨境融资贷款等。加强银政企合作,根据政府风险补偿金扩大放款比例,推行“见贷即保”“批量授信”等新模式,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及农户参与、金融助力的方式破解“三农”抵押融资难题。“融智”办实事——参与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支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助推形成“培育一个龙头、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长效机制。“融服务”优体验——倾力构建科技赋能乡村振


兴服务平台,推出乡村专属版手机银行,优化助农贷款二维码申贷渠道,有效满足适农化、适老化金融服务需求。通过线上商城、直播带货、商户合作等方式,开展消费帮扶金额达2300余万元,开拓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农商行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兴行”战略,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数字农商行”,以数字普惠推动金融普惠,提升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


数字化能力赋能经营管理。瞄准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快数字化布局,率先成立金融创新部,形成“一会一中心一部”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即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金融科技中心、科技信息部统筹管理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确立自建团队、自主风控、自有技术、自创产品“四自模式”,金融科技投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持续健全金融科技知识产权体系,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围绕特色化金融科技创新申请发明专利超50项,全行各类专利超120项。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并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优秀案例”和“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项目”。放眼全球引进和培育金融科技人才,拥有全职科技人员超过500人,形成了“渠道+业务+数据+科技+合作”全面发展的金融科技人才梯队。


数字化产品提升服务效能。立足“零售立行”发展战略,坚持将金融科技与业务产品实现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数字化产品体系,持续提升客户数字化服务体验。目前,数字产品已经涵盖信用、抵押、质押、贴现等常规业务种类,渝快贷、房快贷、税快贷、渝悦贷、房快借、渝快乡村贷等自主创新数字产品数量达到16款,带动全行线上普惠贷款余额近1100亿元。其中,围绕新市民住房需求,创新推出线上房屋按揭贷款产品“捷房贷”,向新市民发放贷款余额近100亿元;围绕新市民消费需求,向新市民发放“渝快贷”余额超过90亿元,切实以数字化服务增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持续推动贷后管理数字化,推广大数据贷后管理预警系统,已应用于不同条线的80余款信贷产品;搭建数字化产品风险监控平台,实现对近20个线上贷款产品运营及风险数据有效监控,全面便捷地掌握线上产品业务发展情况,赋能业务决策。


数字化场景满足多元需求。不断加快大数据、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运用,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智能化水平,“视频银行”“方言银行”“一站式便民缴费”等5个项目成功纳入国家金融科技赋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例如,为持续加大“适农适老”金融服务供给,降低农村客户、老年群体金融服务门槛,提升智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重庆农商行创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方言银行”“空中柜台”,让智慧金融可观、可听、可感知。其中,“空中柜台”已逐步推广至21个分支行、360个网点,助力破除农村居民及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年累计交易量超44万笔。


笃行不怠风正劲,奋楫扬帆向未来。下一步,重庆农商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突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倾力服务实体经济,矢志强化改革创新,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主动融入国家及地方发展大局,永葆初心、勇担使命,奋力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金融力量,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重庆农业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Lin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