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成功的案例(融资成功的企业有哪些)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股权融资不是一个简单的资金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公司命运的综合性问题,既有可能皆大欢喜,也有可能两败俱伤。成功的股权融资应该像幸福的婚姻一样相互成全,为彼此争取利益最大化。对投资人来说,股权融资要获得好的投资回报,并且能够顺利退出。

对企业来说,对融资人来说,股权融资要讲究战略先行,在解决短期资金问题的基础上为企业长期发展注入资源。融资之前一定要想好你的目标是什么,再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人资源。比如互联网企业,初期对他们最重要的是流量和规模,而不是盈利和效益,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一开始都是要贴钱找用户,烧钱打市场,在用户基数足够大的时候才有可能考虑可以变现的盈利模式。

这意味着初期融资必须考虑两个核心因素:第一,投资人的资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耐力,能够打持久战,否则就会很难受。举个极端的例子,亚马逊1997年在纽交所上市,但一直到2015年才开始盈利,如果投资人是想短期投资,那就非常被动了。第二,融资最好能给企业的流量和规模增长注入资源,比如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宁愿估值低一点也愿意被腾讯和阿里投资,就是看重他们背后的流量资源,这在企业发展初期比资金更值钱。

对投资人来说,一定要考虑投资收益的退出和兑现。VC的主要退出方式包括股权转让、并购、IPO上市;PE的主要退出方式为上市和并购,为了盈利要求有的还会和企业签订对赌协议。投资股权项目的风险极大,但一旦成功,投资回报也非常惊人。比如软银对阿里巴巴的投资,软银持有阿里巴巴集团将近30%的股份,6000多万的投资,按照如今阿里的市值来算已经达到2000亿美元。

成功的股权融资就是把融资方和投资人的优势结合起来,1+1大于2。比如那些互联网巨头投资的项目大多都很成功,就是将融资方的技术优势和投资人的流量优势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出现化学反应。BAT和小米旗下都有自己的投资基金,孵化相关的产业和生态链,像滴滴、美团这样的未上市“独角兽”企业也会以生态链名义用自有资金去对其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这些投资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也在实际业务中为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品牌和流量支持,这也为经济回报奠定了基础。比如,2017年在港股、美股上市的众安保险、阅文集团、易鑫和搜狗第一大股东都是腾讯,为腾讯带来了441亿元回报,甚至超过了腾讯2016年的净利润。小米主要投资智能硬件产业,旗下的生态链企业中已有华米科技上市,雷军系是上市后的第二大股东,占据30%以上的股份。

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股权融资必须“战略先行”,根据未来业务发展的战略方向来进行融资。那么问题来了,企业具体应该怎么去制定融资战略呢?我们分析了很多成功的股权融资案例,发现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找准赛道”。纵观中国近二十年来的股权融资发展,基本上大机会都是抓住时代机遇,过了这一波就没有下一次,就算有,跟随者也永远没法复制引领者的成功。对企业来说,成功的股权融资一定是站在正确的赛道上,所谓正确的赛道,核心指标是成长性。对于一些已经完全成熟甚至过度竞争的赛道,试图与已经成熟的巨头竞争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换道超车”。逆势而为是很痛苦的,即便是腾讯,在互联网寒冬的时候也岌岌可危。早年腾讯在IDG资本和李泽楷的盈科资本进行A轮融资前账面上只有一万元,马化腾甚至考虑以六十万将QQ(那时还叫QICQ)卖掉;B轮融资前,腾讯更是因为现金流问题寻求被收购而屡被拒绝,直到南非的MIH出手,这一笔融资支撑腾讯走过2001年的互联网寒冬,也支持腾讯进行了痛苦的转型,这才使其有机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打造出微信这样的现象级产品,实现换道超车。

二是“不动如山”。企业在找准赛道后要在战略上保持方向感和定力,同时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一般而言,控制权要在创始团队手中,股权设计既不影响灵魂人物对公司的控制权,又能够激励团队的其他成员。这既需要制度规范,也需要团队默契。成功的股权融资不是没有“中国合伙人”和“夫妻店”,但双方作为关联利益方要一致行动,否则就会出问题。比如土豆就是因为夫妻反目影响股权融资从而影响企业发展的著名案例。在和资本博弈的同时企业要把自己的长期目标摆在首位。以阿里为例,阿里有著名的“十八罗汉”和制度建设,马云团队为了确保控制权费尽心思。阿里在2008年曾经在港股上市,后来因为港股不允许进行“同股不同权”的设计,无法确保企业的控制权停留在创始人手中而从港股退市,而后马云选择了在2014年重新在纽交所上市。更关键的是,马云在2010年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拆分出来实现了个人百分百控股,在2014年又正式成立了蚂蚁金服作为支付宝的母公司。这一招“暗度陈仓”在当时饱受诟病,但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无疑是正确的决策。

三是“小步快跑”。不光是战略上要在大体稳定的情形下进行不断迭代,股权融资也要如此,股权融资的时点要合适。我在前一课介绍了股权融资从天使轮、A轮到B轮、C轮的阶段特征,但实际上成功的股权融资不必拘泥于这些特征,而应该根据公司的发展灵活地进行决策。以美团、滴滴这两家O2O企业为例,美团的王兴是持续创业者,“小步快跑,持续迭代”不仅是他发展企业的原则,也是他进行股权融资的原则。成立8年来,美团一直从天使轮融到H轮,总融资金额约84亿美元,估值约在300亿美元。最近市场认为美团在考虑美股上市,希望达到的估值目标是600亿美元;不过,美团在O2O行业的竞争对手滴滴融资的步伐更加“快速”。滴滴迄今已完成了大大小小18轮的融资,最新的一轮是在2017年12月,交通银行、招商银行、软银和银湖资本参投,参投金额超过了40亿美元,估值目标在700到800亿美元。小步快跑的好处是便于及时适应市场变化,随时对公司的融资及发展战略进行校准。

四是“虚心实腹”。股权融资的估值要合适,不要贪多,不然会影响后续轮次的融资。VC是发现机会,但机会的另一面有可能是泡沫,我在前面讲过A轮融资估值不宜过高,应更关注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有些能给企业注入长期核心资源的投资人即便估值低一点也应该让他们进来。说白了,有时候你需要在短期的资金和长期的发展之间做取舍,短期资金适度即可,多了不仅没用,还可能成为负担。对于长期发展的资源,只要不会动摇到目前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就要尽可能的优先考虑。

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成功的股权融资必须战略先行,具体要做到四点:找准赛道、不动如山、小步快跑、虚心实腹,希望对大家的股权融资有所帮助。

融资成功的案例(融资成功的企业有哪些)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Lin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