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巍然而立的庞大建筑,斗拱交错,青瓦盖顶,像是一座宫殿,使人油然心生庄重之感。天空中,瑰丽的朝阳冉冉升起,彩霞若缕缕金丝浮游中天。殿前,一只腾云驾雾的白鹿美轮美奂,仙气逼人。“雾披乘鹿见,云起驭龙回”,俨然一种空灵的意境。
这是笔者第一次见到“白鹿见 鹿在朝”的切身感受。“白鹿见 鹿在朝”是近期在网上较火的一款数字藏品,凭借精湛的艺术造诣及美好的寓意受到了部分“数字藏友”的关注与青睐,成为广受欢迎的数字藏品之一。
在全球元宇宙的“基建”热潮中,经济系统一直是大众所关注的重点。而数字藏品则被看作是元宇宙经济系统的支柱。
谈起数字藏品,不得不提的便是如今的“国民团宠”——冰墩墩。2022年伊始,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了全民爆款,一墩难求。而“冰墩墩”的火爆同样出现在数字领域,由国际奥委会官方授权发行的冰墩墩数字藏品,仅上线半个月,价格就已经连续上涨数十倍,出现了“一墩破万元”的现象。
有专家认为,数字藏品简单来说就是有收藏价值的虚拟产品。从藏品本身来看,虚拟的数字藏品可以保持产品的成色,巧妙地规避了外界因素对于产品的影响,存储空间也不受实际场景的约束。
近期,围绕元宇宙概念,数字藏品持续“风生水起”。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发行自己的特定数字藏品。
不久前,腾讯幻核携手知名文房四宝老字号“荣宝斋”发行的“齐白石画作数字藏品”也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该系列数字藏品包含《游虾图》《三余图》《梅开雪霁》《白菜青蛙图》和《丝瓜蜂虫图》5款作品,单款作品限量2500份,一经发行便瞬间被一扫而空。据了解,除腾讯外,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一众互联网企业都纷纷入局数字藏品市场。
除了互联网企业,新华网、人民网、《解放日报》等平台也开始通过数字藏品记录时代的印记。2022年初,人民网于元宵节前夕发布了5款“人民数字虎帖”藏品;新华网连续3天推送虎年数字贺岁书画作品;《解放日报》则推出了2022份虎年纪念版数字藏品。
繁荣背后亦有风险
毋庸置疑,数字藏品市场正持续火热,或将成为文创行业焕新的重要载体,一种新兴业态也随之悄然浮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在相关活动中表示,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文创新形态,能使文化遗产在新的数字时代“活起来”。
诚然,数字藏品产业的高速兴起,离不开技术的加持,而区块链技术则在这一新兴业态的背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技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对数字作品进行标记生成唯一的数字凭证,同时能保证数字藏品在发行、出售、收藏和使用过程中的真实可信,起到了保护发行者版权和消费者权益的作用。
尽管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数字藏品版权的保护和确权,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合规性、转让交易、藏品价值等,是目前用户讨论最多的话题。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图片或者数字专辑无论怎样打上“防伪编码”,人们依旧可以复制它的数据,留作己用。
在笔者看来,尽管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是安全领域的“一柄利剑”,但也不能完全把它奉为圭臬,在具体应用方面,区块链技术亦存在“短板”。正如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李玥儒指出的那样,区块链技术同样不能从源头阻止数据的复制,如果发生侵权事件,执法部门如何将虚拟交易账户的行为定位到现实中可加以管辖的法律主体,也是难点。
除了有待完善的技术短板,数字藏品的兴盛也衍生出了相关欺诈风险和产业泡沫。由于数字藏品隐含“区块链基因”,这让不少劣质数字藏品的价格炒作层出不穷。对此,不少组织站出来公开反对。
“元宇宙藏品馆”平台曾表示,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数字藏品炒作,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以数字藏品为名,实为虚拟货币相关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数字藏品商品价格恶意炒作,用技术手段确保商品价格反映市场合理需求;坚决抵制任何形式将数字藏品进行权益类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反对数字藏品金融产品化,提醒大家谨慎购买数字艺术品,以防欺诈风险。
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链”也公开声明,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还在探索阶段,但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炒作。炒作违背基本的价值规律,“虚火上升”对社会有害无益。坚决抵制任何形式将数字藏品进行权益类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反对数字藏品金融产品化。
事实证明,数字藏品繁荣的背后亦有风险存在。
写在最后
“薛定谔的猫”是量子力学中的概念,在微观和宏观中,将一只猫放在一个带着毒气的容易碎的小瓶子里面,盖上盖子放在盒子里。那么在没打开盖子之前,这只猫生或死的可能性各占据一半。
在笔者看来,“薛定谔的猫”或是对如今数字藏品产业形象的诠释,在技术“短板”和违规炒作问题未解决之前,数字藏品行业能否持续繁荣仍是一个“未知数”。或许持续发力交易监管和技术升级,可能成为“小瓶子”的“解毒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