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懂有话说:房地产投资,可以说是所有资产类别中最“眼见为实”的资产了,然而有时放在眼前的东西,却不一定能“看得清”,房地产投资的误区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多。今天让我们来说说国内房地产投资的那些“坑”。
国内投资买房,许多人都习惯看房价,忽略了房租也是非常重要且稳定的收益来源。其实,如果能看懂“租售比”,就能一定程度上拥有,看透房产真实价值的“火眼金睛”。
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先了解下租售比是怎么算的。
租售比 = 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
国际上用来衡量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一般界定1∶300~1∶200,租售比低于1:300,即表示超过300个月才能收回购房成本,投资价值相对较小。(内容来源:搜狐)
租售比扮演着什么角色?让我们看2个例子;
案例1:上海中环一间50平的小户型房子,租金3000元/月,每平方月租金即为60元,房价约50000元/平,其月租售比=60/50000,约为1:833,小于1:300,意味着该房投资价值相对较小。
案例2:日本东京千叶县一栋楼,月收入租金为47.5万日元,房价的总额为7000万日元,月租售比约为1:147。高于国际标准,说明这栋楼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租售比越高,投资回本越快。房子越抢手,租金水平就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房产的"热度”,因此我们说租售比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房产投资价值的“试金石”。
这些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主要表现在房地产规模的增加以及房价过快上涨这两个方面。曾经高速发展的市场,催生出了一批“炒房客”,许多人都在房地产市场中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梦想。然而随着市场从增量时代转为存量时代,如今还在继续“炒房模式”的投资人可要注意了,中国城镇住房空置率数据正在亮起警示灯。
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
空置率在5-10%之间为合理区,商品房供求平衡;
空置率在10-20%之间,商品房可能有些供大于求;
空置率在20%以上,就非常值得注意了。
西南财大在《2017中国城镇住房空置分析》的报告指出,2011、2013、2015年和2017年我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分别为18.4%、19.5%、20.6%和21.4%,中国城镇住房空置率正在逐年上升。2017年全国城镇地区有6500万套空置住房,三四线城市空置率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
中国城镇家庭人均住房面积36.6平方米(数据来源:中国建设报,截至2016年年底),已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房住不炒的政策坚定推行,买房难逐渐成了卖房难,当下持有过多的房产是有风险的,炒房模式必须被打破。
随着住宅冰封,有些投资者开始转向商业地产,但在投资上却依旧沿袭着住宅投资的老路——砸重金买买买。然而商业地产往往动辄千万上亿,投不了很多,这就会导致风险过于集中,而且商业地产投资中的“讲究”更多,不是地段好就一定能赢。
举个例子,武汉的六渡桥和汉正街,在各自的鼎盛时期,都是一铺难求、租金以百万计,但一个依赖六渡桥百货、一个依赖小商品批发,这个两个因素失去后,这里的商业地产即沦落为一般房产,价值大幅缩水。
对于商业地产来说,一旦所依赖的业态,如学校、工业区、大型单位、大型市场出现搬迁或关闭,就会面临很大风险。但是相对的,与住宅不同,商业、办公、物流等其他细分类别的地产投资机会也非常多元:
● 联合办公快速发展,正在盘活写字楼存量资产;
● “最后一公里经济”,激发社区商业零售优势;
● 电商、“O2O”市场发力,物流地产藏新机;
● 银发红利爆发,催生老年公寓市场需求……
面对如此多的机会,投资者如果可以打破思维框架,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的多个优质项目中,平滑风险同时还能创造多元获利机会。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随着市场逐渐步入理性,一夜暴富的梦已经醒了。要赢在未来,只有与专业机构合作,网罗美国、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的优秀资源,覆盖办公、住宅、酒店、物流以及零售等多个资产类别,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房地产市场的科学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