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煜
编辑|明煜论点
“我认为我比马云有钱!我的司机和保姆跟着我投资股票都已经赚了2亿和8亿!我从20多岁到现在一直都有钱,马云那时还在打工。”
说这话的人名叫林园,是股票界的一位传奇人物,1989年他拿着家里仅有的8000元投身股市,随后便启动了自己的“开挂人生”,身价连年暴涨,从十几万到一千万再到二十亿,如今的他更是茅台集团的散户大股东,伴随着茅台股价的水涨船高,他的身价也已经过千亿。他是如何从一个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顶级富豪的?对于股市的掌控他是否有什么独门绝技呢?
不甘于平凡的“普通人”
林园在成功之后,有人称他为“中国巴菲特”,对于炒股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称赞,但他却不太喜欢这个称呼,他认为每个人成功的道路都是不同的,自己也并非是谁的复制品,他和巴菲特完全不是一类人。
众所周知“股神”巴菲特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中,而且是一个世代精英辈出的大家族,所以他所接受的教育和见识都非同一般,能掌控的资源更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而这些东西林园都没有,所以他的成功之路要更加充满传奇色彩。
1963年,他出生在陕西汉中的一个普通家庭中,父母都是工薪阶级,家里条件也就是个温饱状态。
上学时的林园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学习成绩也很一般,甚至处于中下游水平,还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学校里经常惹祸,父母也只能用“调皮的孩子聪明”来安慰自己。
成绩不行就只能另谋出路,林园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所幸就让林园报考了当地的卫校,一开始他极其不情愿,认为自己的性子不适合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但迫于父母的压力,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卫校上了两年。
在卫校的生活在他看来是枯燥乏味的,他本身就志不在此,偏偏临床医学的知识还极其繁琐复杂更让他不感兴趣,于是在课余时间他便开始研究其他的生财之道,利用家里给的生活费在学校里当起了小商贩,在赚钱的同时他体会到了做买卖的快乐。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深圳的一家医院做临床医护人员,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从一个牢笼迈进了另一个牢笼,但他的父母却为儿子也能进入义务系统感到高兴,他们不图林园能有什么大富大贵,能平平安安的过一生就可以了。
在医院工作了四年之后,林园依旧是不能平复自己躁动的心,他认为自己这一生应该有所作为,不想过这种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
当时正赶上改革开放的热潮,深圳的发展日新月异,只要是有点经商头脑的人差不多都发财了,林园认为自己一点都不比他们差,如果投身商海也一定能赚个盆满钵满。
在激进思想的引导下他辞去了医院的工作,跟父母说要去闯出一番事业,父母虽然极力反对,但拗不过他那颗不甘平凡的心,最终作出了妥协,还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一共8000元,给他当做创业基金。
人生充满机遇,成功的道路有很多
兜里揣着8000块钱的林园突然有些迷茫,在那个充满机遇的年代,他一时间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了解过几个商业项目,但经过研究利润都很一般,稳定但没有挑战性,心比天高的他想要找一条赚钱快的路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股市,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行业,有的人借此一夜暴富,也有人为此倾家荡产,机会与风险并存,林园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
当时的股票市场刚刚在国内兴起,大部分人都摸不清其中的门道,都是凭着直觉一通乱买,林园这个外行人也不例外,买入全靠自己喜好,很快8000元就全部投进去了,结果可想而知,钱像打水漂一样有去无回。
经历了失败的林园并没有为此感到懊悔和颓丧,而是冷静地分析自己投资过程中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他对股市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掌握了其中的一些门道,他决定再试一次,从哪里跌倒就从哪爬起。
投资失败的事情他暂时没敢告诉家里,他不想让父母失望,于是只能找身边的朋友借钱作启动资金,求爷爷告奶奶地凑了几千块钱后,他再次投身股市,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他这次的投资十分谨慎,买入的股票也是选了又选。
俗话说“谁家孩子天天哭,没有老哥天天输”,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林园此次的投资赚了个盆满钵满,通过不断地买入和抛售,短短半年的时间他手中的资金就翻了十几倍,不光还清了欠债,手里还富余出10万元的资金,在那个“万元户”都是土豪的年代,这简直是一笔巨款。
这一次投资的成功让林园尝到了甜头,他越发地坚定走脚下这条路,同时他也没有落下学习关于股市分析的知识,与在卫校学习医学知识不同,他对研究股市十分感兴趣,研究起来也是废寝忘食,果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成为“散户股神”的那段日子
在深圳赚到第一桶金后,林园也开始在圈内小有名气,许多股民都纷纷向他讨教经验,还有关系比较好的干脆就跟着他买,把他当做了领头人,这也让林园很有成就感。
俗话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林园的赚钱之道看似简单,股票一买一卖钱就到手,这背后的努力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时常研究股票知识到很晚,有时候半夜两三点还在分析一些企业的未来趋势,只有对市场足够了解的人才能抓住先机,把握住经济的命脉。
上世纪90年代初,兜里有了稳定资金的林园打算继续开拓一下市场,他带着豪情壮志来到上海,见识到了比深圳更大更专业的股票市场,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投入其中,凭借自己对股票市场的认知和经验,金钱就像流水一样被他收入囊中。
到1992年时,林园的总资产已经达到千万级别,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了顶尖富豪之一,投资思路也开始有所转变,毕竟鸡蛋不能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知是他运气太好,还是林园确实对市场的大方向有独到的见解,按常理来说,他在股票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应该加大投资力度才对,但他却不按常理出牌,在风头正盛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回笼大量资金转行做起了房地产。就在他撤资的一年后,股市迎来了一场大动荡,许多散户都把前几年挣得钱又都赔了进去,更有甚者赌上了全部家当,结果赔得家破人亡。
后来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林园却说他并不为自己躲过股市灾难而庆幸,反而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抄底的大好时机,少挣了很多钱。他认为投资股市一方面要有狠辣的眼光,另一方面还要有坚持到底的魄力和决心,两者兼具才能赚大钱。
几年后他再次斥资入场,此时的股票市场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模式,也有许多资深股民做起了基金管理的生意,他也顺应潮流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凭借着以往的战绩和声望,瞬间吸引了一大批客户,大量的资金注入他的公司,由他来代为管理,他的身价再次迎来爆炸式增长,在2006年时已经达到20亿,已然是国内顶尖富豪之一。
有些钱只有“笨”人能赚到
在他创建了投资公司之后,有一大批人跟着他赚到了钱,就连他家中的佣人都身价过亿,他的司机都有近2亿的资产,家中的保姆据说身价更是高达8亿。
每当有人问到他家佣人是否真的那么有钱时,他都会予以肯定的回答,而且在他看来这十分正常,那些人只要跟着他的选择买股票就行了,不需要其他的操作,赚到钱的那些人也十分听话,完全是按照他的方法去投资。反而是林园收的一些徒弟,许多都是名牌高校毕业的,有丰富的金融理论知识,时常会对林园的投资方向提出质疑,认为许多做法都不正确,还经常跟林园产生分歧,他们最终选择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见解去操作,却成了亏钱的那一方。
对于那些不相信他的那些人,林园也一直是冷眼相对:你不信我,我也不会去帮你。他的那些徒弟,许多在股票市场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到金融公司去当打工人。林园也毫不掩饰地嘲讽道:打工是永远成不了富人的,靠打工攒钱,那得等到太阳从西边出来。
有钱人的“狂妄”
不知道是有钱后的迷之自信还是与生俱来的狂妄,林园打心眼里瞧不起打工人,他经常说自己要比马云有钱,虽然马云曾经登上过首富的宝座,林园一直认为自己比他强,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我在90年代的时候就实现了财富自由,身价就已经过千万了,那时候的马云还是个打工仔,为自己的项目到处找投资。”
要说林园为啥说话这么硬气,还得说他手里确实有硬货,这几年玩股票的人都知道,茅台这只股票简直就是香饽饽,闭着眼买都赚钱,而林园在它刚上市的时候就持续关注这只股票,这些年也一直在陆陆续续的加仓,据说他已经掌握了茅台集团2%左右的股份,价值约为500多亿,是已知的茅台最大的散户股东。
作为大股东,林园自然是有资格参加茅台集团的股东大会,今年的大会上他还发表了一些凡尔赛的言论:首先,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称自己手中持有许多股份,并且会长期持有;其次,他称自己原来帮过茅台许多忙,为茅台集团推销了许多酒,茅台能有如今的成就自己有一定的功劳;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称他作为大股东现在都买不到茅台酒,认为公司对股东的扶持政策不到位,应该出台一些便利条件。
他的这番言论让茅台的许多高管都有些下不来台,简直是当面给人难看,许多网友评论说:太凡尔赛了,真能装。
他的狂妄还不止于此,对待那些投钱给他管理的客户们他也是横眉冷对。今年A股股市出现了结构性行情,许多基金管理机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为了安抚投资客户的情绪,许多公司的大佬都纷纷出面致歉,安抚投资者的情绪,唯独林园不走寻常路,如此危机的时刻,不但不向客户们示好,反而说:“亏了钱你活该,我不会向你道歉,我怎么可能给穷人道歉呢?”
公司里许多基金经理都纷纷表示后悔让客户参加林园的路演,没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说,还把客户都惹恼了,许多投资人都叫嚷着要撤资。他公司投资的200多支产品有158个今年是负收益,也难怪投资人们不买账。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言论:只赚钱,不道歉,不认可他的请离开。看来有钱人说话确实硬气。
写在最后
对于林园的传奇经历希望大家能够理性解读,成功是无法复制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和目标,成为有钱人并非是成功的唯一衡量标准,自己过得快乐舒适,家人和睦安康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最后说一句:投资需谨慎,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要试图去赚自己认知以外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