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non-fungible token)意为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非同质化,意为每个代币可以代表一个独特的数码资料。NFT的概念由全球首款区块链游戏CryptoKitties的创始人Dieter Shirley在2017年正式提出,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在NFT数字作品交易市场热度不减的当下,来自东南大学法学院的研究团队着眼于交易平台的民事、刑事、行政法律合规风险,依托东南大学2022-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契机,以“NFT数字作品交易平台合规机制研究”为题对NFT数字作品交易平台进行了细致探索和法实证研究,取得了一定实践成果。
作为数字市场上的新宠,NFT在海外经历了2017年的迅速爆火、2018-2019的大规模增长和2020-2021的爆发式发展。2022年10月13日,《解放日报》发文《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紧跟潮流武康大楼首款数字藏品》,文中提到“这是武康大楼首度发布NFT数字藏品,在元宇宙新赛道探索历史风貌保护的数字化蝶变。”不过近年来全球NFT热度正在迅速消退,市场也逐步回归理性。但是,行业的热度变化是一方面,金融监管方面对该类数字作品持较为保守的态度亦起到部分影响。为了打击炒作交易行为,目前国内主流NFT发行平台均不支持开通二级市场交易,规定用户从平台购入的NFT数字藏品只能转赠,不支持直接交易,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排除用户之间存在线上赠予线下交易的可能性,但某种程度上也对NFT市场过热的降温产生了影响。
基于以上制度背景,项目组意图寻找切实可行的NFT市场发展过程中著作权保护的法律规制和救济手段,给当下羽翼尚薄的NFT法制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建议,呼应当下知识产权法制发展社会关切,为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发展添砖加瓦。解决元宇宙中NFT数字作品著作权的侵权纠纷,明确相关主体责任,对NFT交易中可能带来的新型法律问题进行规制,更好地保护NFT数字作品的著作权,促进NFT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结合论文、资料和数据,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考察等方法,从理论和司法实务两个层面探讨NFT交易中著作权的保护问题,针对平台、数字作品和创作者等多个角度提出有效规制方案,并论证其合理性。
鉴于国内NFT市场还不成熟、暂无健全的法律规制,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着性质界定不清、法条适用不明、风险规避失灵的三大困境。为回应实务中这一问题,项目团队以NFT数字作品的性质界定为切入点,通过探讨NFT数字作品的性质应当归属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或是虚拟藏品等等进行了界定厘清。经过一系列实证研究,项目组决定用过程论的视角进行切入,将NFT数字作品的全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和交易阶段,并进行了比对分析。
图为NFT数字作品的准备与交易流程
实践中长期以来存在着NFT数字作品的性质之争,即使是“NFT第一案”也未能带来性质的彻底厘清。项目组将其定性为交易阶段的债权客体。NFT数字作品的首次交易形成了购买者对“铸造者”的债权。将作品“铸造”成NFT数字作品并“出售”,形成了“铸造者”与首次购买者之间的合同关系。由于NFT数字作品在“铸造”时就会生成带有智能合约的凭证,且在交易成功后智能合约会将购买者记录为凭证的拥有者,该凭证在民法上的性质正是购买者对“铸造者”享有上述债权的依据,即债权凭证。对于债权性质的界定有助于明细法律关系、推动NFT数字作品相关规制的尽快到位。
NFT市场释放出新格局下的新态势,亟待行业规范加以治理。当前NFT交易市场火热,玩家持续入局。据01区块链、Forechain不完全统计,2022年初至6月,国内已发行数字藏品达1536.92万件,环比增长551.67%,发行总额达6.5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735.16%。但同时,NFT市场面临着玩家不断退局的情况。2022年下半年来,腾讯系数字藏品已先后关停,2022年7月1日腾讯新闻暂停发售数字藏品,2022年8月16日腾讯幻核正式发布数字藏品清退公告。2022年11月16日,据界面新闻消息,腾讯音乐已经叫停“TME数字藏品”业务,原团队部分成员已内部允许自由申请内部转岗。在此情形下,进行现存市场的法律治理和风险防范显得格外重要,项目组也产出了一套专用于NFT数字交易平台的合规问题指标,指标涵盖资质合规、运营合规、发行合规、平台用户权益保护、税务合规等等指标,可以对市场上绝大多数交易平台进行合规分析。如何后续推动NFT数字作品交易平台的成果转化与反哺实践?这将是项目组将在未来继续回应与努力的方向。
(通讯员:东南大学 陈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