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左,地狱在右。”
关于虚拟货币合约交易,有人说它是一种工具,有人说它就是一个赌场。在理性者看来,可以利用合约做量化,可以对冲交易风险;激进者则高呼“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
合约交易成为了投机者的天堂,有人在其间游刃有余,盆满钵满,也有人在高杠杆诱惑之下损失惨重。
在技术不成熟、监管缺失的行业现状下,高杠杆交易者爆仓,谁之过?
疑遭恶意攻击爆仓,投资者维权
9月5日下午5点30分,比特币突然大跌,15分钟内大跌近250美元,到6点45分左右已经跌了近400美元。
即便是见惯了瀑布的熊市,这跌幅也足够骇人,而对于玩合约交易的投资者更是如此,徐浪便是其中之一。
和大多数合约用户一样,比特币大跌后,徐浪第一时间登陆服务器去查看自己的持仓,然而刷新电脑页面,却显示无法登陆。
徐浪迅速转换到手机上操作,结果还是令他失望,APP出现卡顿、闪退,这令他无从下手。
就在这一分一秒的煎熬中,突然“叮叮”的两声,有两条短信进来,徐浪手心开始冒汗。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一条爆仓风险短信提醒和一条账户已经爆仓的短信提醒。
徐浪瘫坐在椅子上,心中充满无奈和悲伤。待平静下来后,他发现合约群里被爆仓的远不止他一个。
“很多想要止损平仓,或者追加保证金的用户,由于平台故障下无法操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账户爆仓却束手无策,这种感觉很糟糕的”。徐浪不无失望的说道。
徐浪一直以来都加的是20倍的杠杆,这次的爆仓让直接损失巨大。
“如果及时止损,本不用损失这么多钱的。”徐浪在一个合约群里哀叹。
与徐浪一道,面对突如其来的爆仓,不少投资者感到无助和迷茫。
此时,有网友在群里表示:“你们说这次会不会是交易所故意的?他们就是想恶意爆仓,吞我们的钱?”
另一位叫阿信的投资者也晒出自己向客服反映登陆问题的截图,客服在短时间内也提供不了解决方案。
于是,投资者将矛头指向了交易所。既然不是自己的问题,又有这么多人都遭到了损失,干脆一起组团去维权!
此时,徐浪还抱有一丝希望“要不再等等,看看交易所这次怎么说,说不定会像几个月的那次一样回滚交易”。
当日晚间,OKEX官方发布公告称,“受全球市场普跌、短时间行情剧烈波动的影响,大量用户集中在短时间内涌入合约交易操作,流量10倍于平常情况,受到恶意攻击致使服务器出现拥堵状况,影响了部分用户。”
但亏损已成事实,投资者在“维权情绪”弥漫之下,这则公告也于事无补。
徐浪称:“本来我个人一开始倒没想着去维权,看大家情绪这么激昂,也就跟着去吧。说不定也能挽回一点损失。”
于是,针对本次爆仓事件的“维权群”迅速组建,大家走上了“讨伐之路”。
技术事故频发,交易所成众矢之的
无论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市场波动还是恶意攻击,投资者亏损已成事实。
硬币君注意到,交易所出现技术事故并不少见,也并非某家交易所独有,而是国内交易所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交易所在技术上的软肋。
关于各大交易所,网上也流传着“ZB专业套人、OK专业爆仓、币安专业利空、火币专业宕机”的段子,国内几大交易所在交易机制和监管上面普遍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时间倒回几个月前,3月30日凌晨5点左右,OK上出现近一个半小时的极端交易行为,BTC季度合约一度比现货指数低出近30个百分点,短短时间内就有多头约46万个比特币的期货合约瞬间爆破。
事后,OKEx公告称,此次BTC季度合约价格异常,主要源于有账户通过不计成本的平仓,突破限价,导致BTC季度合约价格异常,大幅偏离指数。最终OKEx不得不回滚合约数据,但依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另一大交易所火币,也曾多次出现合约交易技术事故。
今年3月22日,火币网发生卡顿,出现了超额借贷,导致3月23日多位投资者在火币交易平台加杠杆进行投资时被爆仓。
5月12日下午14:00-14:15,火币平台上DTA、ONT、BTM、IOST多个币种的杠杆交易中出现不寻常的下阴线,导致大量用户被强制爆仓。
除了合约交易中的技术事故以外,平台中的漏洞也经常被黑客利用,导致异常交易、被盗币等事故。
币安也曾在3月份和7月份两次出现钓鱼事件,出现异常交易,最终不得不以回滚所有异常交易。
三大交易所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小交易所。而一旦发生类似事故,投资者也成为最直接受损者。迷茫之中,交易所往往则成为最直接的发难对象。
合约交易:天堂还是地狱?
一边是交易所脆弱的技术系统,一边是蜂拥而至的合约交易者。
硬币君注意到,除了技术是一方面原因之外,大量的爆仓事件发生在合约交易中。
“天堂在左,地狱在右。”有人说,合约交易是投机者的天堂,这无异于是一个赌场;也有人说,合约交易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对冲风险。
业内人士称,入场合约交易的专业投资者中,初衷是通过对冲来降低风险,也有人用此进行量化交易。
但显然,大量的合约交易者并没有把它视作风险对冲的工具,合约交易变了味道。“在投机者眼里,合约跟赌博是一样,只有输赢”,赌下多年积蓄,博一夜暴富。
所以,在币圈也流传一句话:“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
此次维权的消息传开后,“愿赌服输”是被用得最多的词语,在很多人心里,合约交易早已成为了一场“赌局”。
杠杆交易本是存在于股票、外汇、贵金属等领域,曾经的A股大牛市便是在融资、配资盘的推动下走向了疯狂。
而在币市,7×24小时交易,价格波动剧烈,配上2到3倍的杠杆已经是很大胆的操作。如果再将杠杆的叠加倍数扩大到10倍、20倍,便成了“瞬间暴富的幻想或是瞬间倾家荡产”的存在。
爱好合约交易的徐浪便介绍,若开足20倍杠杆,只要0.1个EOS便可以委托1张。也就是说,只要有3-4元人民币就能参与交易,体验过山车式的高杠杆交易。
有丰富交易经验的投资者老关表示,“无论行情是涨是跌,只要波动剧烈,总会有大批爆仓单。”接触了合约交易后,老关经常凌晨3、4点还在盯盘。
他透露,“我虽然被爆过仓,但是最大盈利的一单能赚到11倍。合约交易基本上是纯博弈,除了技术指标和情绪,其实没有逻辑支撑。技术指标本身也是在随时变动。”
除了像老关这样的资深交易者,参与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新手。
老关回忆,刚入行时便自信的觉得:“今天瀑布15个点,只要不贪,那二十倍杠杆不是稳赚!”
围绕9月5日这次大跌,微博上有投资者称,“话说9.5你们要加仓,估计输的会更惨。这行情显然不是交易平台能控制的。”有投资者甚至更直接地指向维权者,“愿赌服输,怕爆仓就别来”。
但是被爆仓的投资者却激烈地反对,“自己玩爆仓了,那叫愿赌服输。被你平台故意拔网线爆的仓这个算什么,谁会心甘情愿,而且没有一个说法。”
不过,这种情况显然已在交易所的预警范围之内。OKEx交易平台上的“服务条款”第二条列出了平台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状况:
其中包括了“电信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进行数据传输的”、“由于……电信部门技术调整或故障、网站升级方面的问题……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原因而造成的服务中断或者延迟”。
缺失的是什么?
一次次的事故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这个行业到底缺失的是什么?
首先,技术储备成为行业一大短板。
这是一个年轻的行业,目前由国内团队运营的交易所排名前列的几家交易所上线时间也都很短。
其中OK算是最早成立的,可以追溯到2013年5月OKCoin正式上线,至今也仅有五年零四个月时间;2013年9月1日,火币网现货交易平台上线,至今刚满5年;而币安成立至今才1年零2个月。
反观深沪交易所,都已经有近30年的交易经验。
数字货币刚刚进入中国之初,由于交易用户数量少,交易品种也仅有BTC、LTC、ETH等少数几个品种,交易所搭建的草台班子也勉强够用了。
而在去年的大牛市开启后,用户和币种都在急速攀升,对于交易平台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从过往高频出现的卡顿和多次大额盗币事件来看,目前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在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安全性上,都存在巨大的缺陷。
此外,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也亟待提高。
数字货币投资是一件具有风险的行为,而带有杠杠的合约交易,更是高风险投资行为。但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各大平台普遍存在风险提示不足的问题。
目前在几大交易所注册账户十分简便,没有证券开户那么多繁琐的步骤,也不需要签署风险揭示文件,甚至没有看到有显眼的风险提示字眼。
对比证券市场,股指期货的资金门槛为50万人民币,需要到营业部现场开通账户,且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在各项条件达到标准之后,才予以开通。
而在数字货币交易中,开户门槛是极低的,只需要手机号或者邮箱,就可以在网上快速完成注册,也没有任何资金门槛,包括合约交易,同样没有设置资金门槛,只需要简单的回答几个问题,就可以开通并交易。
这样简便的注册和交易,虽然给用户带来了便利,但也放进来了大量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资者。
而行业规范,则是现阶段而言,这个行业最缺乏的。
在传统证券市场,有证监会、发审委、中登公司、交易所等等多个部门,对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体系进行监管,保证了投资者交易的安全和公平性。
但是在数字货币市场,数字货币交易所由于没有法律定义,加之注册地在海外,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交易所在身兼传统交易所功能的同时,还包揽了交易结算、资产存管的功能,还掌握着上币的生杀大权,甚至还有亲自下场交易的。
在这种权利高度集中,监管缺失的生态下,交易所的行为具有极大的自主权,同时,也缺乏强制性的保障措施和技术升级。
年轻的交易所,年轻的投资者,这个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源自壹块硬币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