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说存款准备金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大
1、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
2、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二、中国的货币乘数为什么在近年来大幅攀升
1、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中国,一般很少用公开市场操作来进行货币政策,
2、因为公开市场操作对金融市场的完善发达程度要求较高;
3、比较常用的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给。
4、而发达国家一般有较成熟的金融市场,所以可以有效灵活的运用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操作,
5、而很少使用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6、因为公开市场操作比起调整准备金率有更大的优势,
7、而且调整准备金率是调整货币供给中的货币乘数,往往会引起货币供给大幅变动,可能会导致剧烈的宏观经济波动。
8、所以,我国常用准备金率来调整,而外国发达国家很少用调整准备金率来作为货币政策,
9、我国准备金率自然而然比外国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幅度比国外大,
10、虽然,国外准备金率不如我国高,但在控制货币供给时,他们发行的债券要比我国多,
11、也就是说,我国用准备金率这种调节手段较多,合不合理要看总的货币政策是否合理,
12、各国有不同的偏重,中国偏重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国外偏重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
13、导致各国的准备金率有所不同,债券发行量也有所不同,
14、但是理论上货币的供给是达到当局的预定值的,
15、所以说,我国准备金率在现在通胀持续的经济情况下,偏高相对还是合理的,
16、更何况我国过情和其他经济体制比较自由的资本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别,本身在不存在通胀的经济条件下,准备金率就会存在偏差,更何况是在目前这种急需控制货币供给的情况下。
三、高能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关系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货币乘数的大小由以下因素决定:1、现金比率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2、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3、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四、影响货币创造乘数的因素是什么
1.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比例,它的大小决定了商业银行能够从每笔存款中创造多少货币。存款准备金率越低,货币创造乘数越大。
2.货币准备金持有比例:商业银行决定持有多少准备金,用于支付客户的提款需求,决定了银行能够通过存款创造多少货币。持有比例越小,货币创造乘数越大。
3.贷款需求和信贷风险: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以及对贷款的信贷风险评估也会影响其贷款规模。如果贷款需求大且风险评估偏低,银行会倾向于扩大贷款规模,从而增加货币创造乘数。
4.储蓄意愿和投资需求:储蓄者的意愿和投资者的需求也会影响货币创造乘数。如果储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存入银行,而投资者需求较低,银行的存款增加,从而增加货币创造乘数。
5.央行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创造乘数。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间接影响货币创造乘数。
五、货币供给被放大是什么意思
1、通过货币乘数效应的作用,货币供应量被放大,不仅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2、货币供给是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
3、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4、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
5、M1=现金+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
6、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散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7、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
8、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货币供给还可划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等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