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达清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51期)
导读关键词:
皖南铁路 芜屯铁路 宁湘铁路 芜乍铁路 江南铁路 京粤铁路 京衢铁路 京赣铁路 皖赣铁路
皖赣铁路自其动议修建到完全建成投入运营,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时光,其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皖赣铁路建筑史,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的发展史,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缓慢发展的艰难历程。
1、艰难的启航
清朝末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各省纷纷修建铁路,以图富民强国。而外国资本也乘机而入,意图通过控制中国铁路并进而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因此,各地纷纷开展了保路运动。
安徽省亦早有修建铁路之议。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之春任安徽巡抚时,皖人就拟修建芜屯铁路,但王之春主张以路权为担保,向法国人贷款,遭到皖人的强烈反对,此议遂不了了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皖籍官员吕佩芬、郑恭、蒋家骏等在京倡议保全安徽路权,皖籍留日学生程家柽也从日本发回《为全皖铁路敬告父老书》,呼吁力保安徽铁路路权。七月二十八日,安徽巡抚诚勋与两江总督周馥正式向清廷奏请筹款筑路,八月,商部(后改农工商部)颁发安徽全省铁路关防。九月十五日,呈报拟建铁路路线,当时拟先建芜湖至宣城再到广德的皖南铁路,约三百余里,招募股银四百万两。为此,在京皖人经共同商议,决定成立“商办安徽全省铁路有限公司”,推举李经方为安徽铁路督办。
公司于十一月一日在芜湖正式宣告成立,并发布《安徽全省铁路招股章程》十条。当年公司即筹款110余万元,聘请挪威、日本工程师进行铁路设计,次年即动工建设。然由于主管者频繁更迭(李经芳—李经羲—周学熙—周学铭—洪恩亮),管理不善,工程进展极其缓慢,到宣统三年(1911),仅筑成芜湖至湾沚路基十余里,铁轨也仅铺数里,而所筹资金被消耗殆尽,购物货款无力偿还,筑路计划被迫中止。
恰好此前清政府决定修筑从江苏江宁至湖南萍乡的宁湘铁路,其路线与皖南铁路基本重合,因此皖南铁路并入宁湘铁路计划。民国成立后,皖督柏文蔚聘请歙人许承尧为安徽铁路总办,筹划芜(湖)屯(溪)铁路的修筑,但不久柏文蔚因“二次革命”下野,吴承尧也被迫离职,芜屯铁路自然胎死腹中。民国二年(1913),北洋政府交通部与安徽铁路公司达成协议,由交通部负责偿还股债各款,公司将已筑成路基等完全让与中央政府。
同年十月二十日,宁湘铁路局在南京成立,向英国借款800万英镑,聘请英国人格鲁为总工程师,实际上宁湘铁路已沦入英国人之手。民国五年(1916),欧战爆发,英国无款可借,宁湘铁路自然也随即下马。
其后国民政府与安徽地方政府虽曾一再动议继续修建该路,但终因经费不足,未能兴工。(参见程士范《建筑皖南铁路之计画》,《津浦之声》1928年第6期。王恒升《京粤铁路线地质矿产报告》,《地质汇报》第十四号,1930年)
2、江南铁路的修建与运营
193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张人杰(静江)提议修建从芜湖至浙江乍浦的芜乍铁路,以完成孙中山先生当年把乍浦港建设成为东方大港的心愿。是年7月30日,张静江、杜月笙、张啸林等三十余人在浙江莫干山菜根香旅馆召开发起人大会,开始具体筹备工作,李煜瀛(石曾)在北平也积极响应。
1933年4月19日,江南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由张静江任总经理,李石曾等任董事,诸民谊等任监察。4月25日在芜湖举行奠基仪式,7月10正式开工建设。但工程开工后不久,国民政府将乍浦规划为军事要塞区,芜乍铁路不能直达乍浦。1934年2月23日,经铁道部批准,将线路改为京粤铁路,即由南京经芜湖、宣城、徽州,沿原京诏线到达广东境内。
1934年2月,芜湖至竹丝港段22公里首先建成,开始试运营。7月29日,芜宣段建成通车,11月20日,宣城至孙家埠段也竣工通车。12月1日,上海北站等站与宣城站实行旅客行李联运。1935年5月,芜湖至南京中华门、中华门至尧光门段均建成通车。1937年10月1日,京沪路将尧光门段移交江南铁路公司管理。至此,自南京尧光门至宣城孙家埠、全长197.05公里的江南铁路全线贯通。
1935年12月,张嘉璈任铁道部长,蒋介石召见他时指出,一旦中日战争爆发,京沪铁路必失,“必须有一自南京往后撤退之运输路线”。因此,张嘉璈拟利用江南铁路,自宣城南经宁国、绩溪、徽州,然后东行经威坪、淳安、龙游到达衢县,与浙赣路相连接,全线长四百七十余公里。
1936年3月,京衢铁路宣衢段工程局在宣城设立,于七月底正式开工建设。但由于该线离海岸线较近,战时仍未必安全,且沿线资源缺乏,经济价值较低,旋即改京衢铁路为京赣铁路,由歙县、休宁、祁门南下入江西境,在贵溪与浙赣线接轨。宣衢段工程局遂改名为宣贵段工程局。9月安徽境开工,1937年2月江西境开工,7月和10月,安徽段和江西段先后开始铺轨,宣城至歙县段开始营运。但终因抗日战争爆发,京赣铁路建设功败垂成。
江南铁路的建成,对改变皖南落后的交通状况、繁荣沿线经济,起到了巨大作用。可惜不久抗战爆发,为抗战需要,沿线许多大桥被炸毁,铁路设施被破坏。除南京至芜湖段能勉强通车外,芜湖至宣城段实际处于瘫痪状态。
抗战胜利后,江南铁路得到迅速恢复,1945年11月1日,江南铁路公司在中华门成立办事处开始办公,周贤颂任代总经理,交通部委派周有庵为副总经理协办。然而蒋介石此时积极准备内战,为了修复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1946年1月,下令将京芜路铁轨、枕木全部拆除,运往南京下关,恢复营运不到三个月的江南铁路再次被迫中断。
1948年1月,江南铁路公司贷款8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相关铁路器材,8月27日,江南铁路完成复轨,9月1日重新恢复运营。然而此时国民政府已是风雨飘摇,1949年4月,随着南京的解放,江南铁路公司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综观江南铁路公司前后成立十六年,实际运行时间不足三年半。这段步履维艰的历程,再次向世人说明,没有国家主权的完整,没有社会的长期和平稳定,任何实业都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3、建国后皖赣铁路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即把重新修建皖赣铁路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1950年至1956年,先后多次对皖赣铁路进行勘察。1958年9月对宁芜段和景贵段分别复建,1959年底停工。1960年5月复工,1961年7月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建。1971年,安徽省组建皖赣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各地县成立指挥部,组织民兵和部分专业队伍施工。不久,由于国家压缩基建投资规模,省指撤销,民兵返乡,皖赣线再次停建。
1974年7月1日,皖赣线再次开工。但由于建路所需钢铁、水泥、木材等供应不足,只好削减施工队伍,停止隧道、桥梁等重大工程项目,放慢施工速度。这是铁四局进驻皖赣线后遇到的第一次挫折。
1974年10月,芜湖至宁国段建成通车,1975年1月,宣城火车站开始正式运营。全线境内长50公里,设有巷口桥、宣城、孙埠、水东四个车站。1981年12月,皖赣铁路全线接轨通车,1984年6月1日,正式交付上海铁路局管理运营。
从此,这段经历了八十年坎坷历程的铁路终于再次焕发了生机。
2013年11月30日,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启动。2015年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北京召开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方案研讨会,研究对皖赣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目前已付诸实施。我们相信,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后,这一华东第二大动脉,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将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文原载2016年12月宣城市政协编《宣城记忆》一书)